高校輔導員管理辦法最新
1. 得罪了大學輔導員怎麼辦
得罪就得罪了唄,只能想辦法補救,如果是你的錯就端正態度及時的認個錯就好了,能當上輔導員的一般肚量還是挺不錯的,如果不是你的錯,你也要好好的跟輔導員溝通,相信輔導員也不是蠻不講理的人
2. 求系統的大學生班級管理辦法
班級是大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較常規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校向學生實施教育與管理活動的基層組織,也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層群體。同時,班級也是學生完成社會化的途徑和渠道之一。班級是大學生的重要生活圈子和社區,從這個角度看,沒有班級就沒有集體主義觀念的形成,沒有班級就沒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甚至可以說,沒有班級就沒有完整的大學生活。黨中央、國務院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提出:「班級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要著力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活動,發揮團結學生、組織學生、教育學生的職能。」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無論怎樣的教育,都不如一個真正組織起來的集體給他的教育更多。」由此可見,大學班級對每個大學生是多麼的重要,大學班級建設的重要性由此可略見一斑。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作為高校班集體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管理者,輔導員是指導和完善高校班級建設的紐帶和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幹力量,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筆者對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作用發揮做了如下研究:
一、傳統模式下輔導員開展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分析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二字,在它的渲染下,輔導員對班級管理傾向於注重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注重向學生宣傳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輔導員通常以下面常見的工作方式來開展班級各項工作。
(一)以思想教育為主、鼓勵手段為輔抓班風學風建設
輔導員主要通過宿舍為載體,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採的寢室文化活動,提升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圍繞著提升班級良好的學風,邀請高年級同學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班會,提升學生專業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通過談心等方式,解決學生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表現優異的同學實施嘉獎政策,樹立班級榜樣,在班級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但這種實施方法往往注重灌輸,形式比較單一,「我說你聽,我打你通,我令你行」的方式,過分強調輔導員的權威意識,學生只能聽命,不敢越雷池半步。
(二)通過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引導班級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為規范和約束學生的行為,輔導員引導班級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完善班級規章制度,制定了班級班規、班訓、班級出勤制度、考核制度、班級參與活動情況記錄等,對學生參與班級活動和個人發展情況等進行了詳細的記載,保證有法可依、有跡可循。但是有些班級規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強制力,很少有學生能夠反對,他們屬於被動接收,比較抵觸和反感。在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設和管理中還缺少一些結合學生個性、更人性化的內容和環節。
(三)按照統一的模式開展對班級骨乾的培養和建設
輔導員在開展班級管理和教育工作時,通常通過班級骨幹培訓會、班委交流會等,提升班委思想意識,提高他們工作積極主動性,明確工作目標。另外輔導員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的有力指導,鍛煉了班級骨幹各方面能力。但目前體制下對班級骨乾的培訓和管理缺乏針對性,忽略了學生骨幹個體差異和能力,仍然按照統一標準的模式培養,容易造成班級骨幹思維的僵化和責任不明確。還有部分學生幹部因精力和能力的限制,發揮主體自我調控的能力較差,不能有效協助老師開展班級工作,給班級開展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二、網路的使用給班級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創新
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是網路化的世紀。網路的迅猛發展,與人們的生活聯系越加密切,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時更加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世界。在大學校園里,互聯網已成為高校師生獲取信息、傳播知識、享受生活的最重要支持工具。網路在對高校師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著越來越重要影響的同時,其超時空、迅速、交互的特點也給高校的班級教育和管理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沖擊和挑戰。網路時代的輔導員應該充分了解網路的特點,掌握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能熟練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管理、運用,積極創新班級教育和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升班級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一)利用網路的及時性向班級傳播各類信息
網路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傳播的及時性,信息傳播速度快捷、方便,而且沒有時空和地域限制。任何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網路暢通時即可在網上開展信息傳播的活動,避免了傳統的由書面傳達即耗時又耗力的體力活動。輔導員藉助網路為媒介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使用諸如飛信、QQ、班級管理系統等方式,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將相關信息傳達給班級學生,讓他們能及早掌握學生工作的動向,了解國家、學校和學院關於學生工作的相關政策和通知。通過網路化信息傳播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掌握班級評優、班級獎懲以及班級活動情況等,清楚的認識班級現狀,促使他們積極參與班級建設中,為創造優秀班集體而努力。
(二)利用網路的開放性引導班級形成獨特的風格
網路班級管理是一種開放性班級管理,老師和學生的身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有所差別。班級論壇、班級管理系統或者QQ群、班級電子郵件等,都需要指定管理者進行網上系統的操作,如風格的篩選、界面的布置、人員的命名等。在這里的管理者就並不一定是老師,可以是班級中有能力的同學來擔任,也可以是班委。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班級網路系統的管理和維護,呈現出與其他班級不同的特色。班級同學還可以在博客或日誌中發表對班級事物的看法,吸引班級同學參與班級建設的討論中,為班級管理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輔導員在班級博客或日誌上可以就近期班級情況發表意見和看法,如推優入黨的選拔流程和條件,目前工作開展進程和具體的安排等等,聽取同學的意見,實時改善工作方式,更有利於班級同學和老師的交流和溝通。
(三)利用網路的交互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輔導員通過班級論壇或班級日常等,可以隨時設定討論的若干話題,師生可以通過網路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交流和互動,學生可以在班級管理系統或者是QQ群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大家一起討論。班級論壇使輔導員工作與學生的個性意識互動,創造性地營造班級文化,塑造班級形象,以此來促進班級建設和學生的成長。通過班級論壇等,輔導員可以引導學生在網路交往中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班級,增強班級凝聚力和認同感。
(四)利用網路的虛擬性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網路虛擬世界中,現實中的人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構成的自我都被隱藏起來,現實的人成了無標識的網路主體,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每個網路主體具有平等性。在這里,沒有長幼尊卑,沒有地位的懸殊,沒有身份的差別,所有的網民基於一個平台進行交流,給了每個網路主體相同的話語權,使得每一個發言人不再需要足夠的思想和文采,不再受各種現實交流中的約束而限制或縮小了其話語權。輔導員和學生可以平等地對話,學生可以毫無保留地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真實看法和見解,老師也可以毫無保留地傾訴對班級同學的建議。師生雙方的這種平等交融性,順應了學生要求獨立自主平等的要求,縮短了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五)利用網路的趣味性提高大學生對班級建設的參與度
集文字、聲音、圖形圖象和影視於一身的多媒體技術,為我們的班級活動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網路化班級管理比傳統的班級管理更能吸引班級同學參與。網路使得學生變得輕鬆起來,讓他們更樂於接受新的班級管理的方式,更積極地融入到新的班級管理模式中。
三、整合傳統模式和網路新模式的優勢,促進新時期高校學生班級的建設
盡管輔導員可以利用網路的各種特點開展有特色和創新的班級教育和管理工作,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網路給大學生以及班級建設帶來的負面作用和影響。因此輔導員要認真分析網路時代的班級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高思想意識,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取長補短,努力尋找傳統思政模式和網路時代新模式的契合點,促進新時期高校學生班級的建設。
(一)輔導員應加強網路監管和網路道德教育,減小網路對大學生的負面沖擊
大學生是網路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一個群體,他們在各種論壇、博客、管理系統、QQ群等網路社區里暢所欲言。但是,針對當代大學生網民展現出來的空虛、網路漫遊無目的的特點,輔導員要採取有力的監管措施來防止交流平台淪為灌水論壇,保證交流平台的正常有效運作。要善於在大學生的網路交談中捕捉傾向性、苗頭性的信息,及時進行分析和引導,杜絕一切不良傾向的滋生和蔓延。特別是在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下,個別學生會利用網路發表一些影響班級團結甚至危害社會安定的偏激言論,要通過有效的監管,及時對有害信息進行防禦、過濾和監控,尤其要控制不良信息的源頭,杜絕此類不良影響的產生。另外,網路社會和現實社會有很大的差異,不能依靠現實的社會道德的調控機制加以調控,而是更多依靠網民的自律、自覺精神來維持,這種氛圍再加上網路的虛擬化、符號化情景,往往使富有好奇心和沖動心理的大學生作出道德失范的網路行為。此時需要輔導員利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注重對學生開展網路法紀教育和網路文明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確的網路道德,增強他們對網路內容的鑒別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引導他們開展健康文明的網路生活。同時,輔導員還應注重對學生的網路行為的責任教育,只有讓他們更多地體會到網路不道德行為帶來的害處,也更意識到資源共享、互助合作、互惠互利等道德規范的重要,才能使他們進一步思考自己應承擔的道德義務和道德責任,思考在新的環境中如何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輔導員應貼近學生、深入學生宿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面對面、心貼心
以網路為媒介開展班級管理和教育,忽視了傳統的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僅靠文字進行信息傳播,彼此看不到對方的身體動作,對對方的直觀反應很難感受,輔導員只能憑借想像感知學生對事物的看法,並不能准確把握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還有一些情況雖然可用文字進行及時回答,但有時文字不能充分表達交流雙方的情緒,也有可能用文字有意識地掩蓋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學生僅靠網路來了解班級情況,了解輔導員,也容易導致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不諒解,造成師生之間的陌生感。因此輔導員不僅僅通過網路和學生進行溝通,還要堅持深入學生宿舍以及食堂和教室,面對面和學生進行深度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做到人到位、面對面、心貼心,准確把握學生真實的思想動向,以便於真正掌握到第一手資料,使工作做到針對性強、解決實際問題、收到滿意效果。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傳統的班級管理的模式和網路化班級管理的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取長補短,這樣才能推進班級管理建設工作的高效展開,促進班級管理工作又上一個新台階,這也是現代化班級管理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