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學生科學輔導總結

學生科學輔導總結

發布時間: 2020-12-14 15:12:35

㈠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的研究課期階段性小結

科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基礎自然科學。要學好科學課,就必須多觀察、多實踐、多思考。但是如果學生對學習科學課沒有興趣,那就談不上怎樣去觀察、實踐和思考,正如常言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就應考慮採用何種方式、何種手段激活課堂氣氛,使整個教學活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探索欲、創新欲,對學習科學產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熟練的掌握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達到教學的目的。為此,教學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設置懸念,誘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設置挑戰性場景,給學生留下探究性懸念,可以有效的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懸念的設置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能與學社已有的經驗產生沖突,或是學生之間產生爭議,學生有了好奇心就可以更好的參與,積極的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視情況提出挑戰性問題,適當提出一些超越薛神醫有經驗水平的問題,讓學生的發展性思維得到鍛煉和提高,要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如:我在教《馬鈴薯在水中的沉與浮》這課時,我一走進教室,就擺出了早就准備好的演示儀器和材料。然後對同學們講:今天,我給大家表演個小魔術,好嗎?你們想看嗎?同學們的求知興趣,一下子被激起來啦!齊聲答道:想看。接著,我邊操作便發問,你們看看,兩個水槽得水是不是一樣的?生答:是一樣的。(因為甲水槽底部的鹽是平鋪的,而且,學生看水槽時,略微仰視,所以看不出兩樣 )看看這兩個馬鈴薯一樣嗎?生答:也是一樣的。現在,我要用這根魔棒把躺在甲水槽底部睡大覺的馬鈴薯請起來,讓他浮上水面,你們信嗎?有的答:信。有的答:不信。我用玻璃棒攪動甲水槽中得水,直到馬鈴薯浮到水面。同學們一下子被這一現象驚呆了。誰能把乙水槽里睡覺的馬鈴薯也請起來呢?上來一個同學,他用玻璃棒攪動水槽里的水,左攪右攪,馬鈴薯總是不浮到水面上來,攪得同學泄氣了,看的同學也愣住了。突然一個同學舉起手來,大聲問道:老師,是不是您在水中做了甚麼手腳?這真是一語打破沉靜,一場探索馬鈴薯在水中沉浮實驗,就這樣開始了,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得出了結論。 二、創設情境 ,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設置誘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 又如在《導體和絕緣體》一課教學中,教師先出示一電路板,緊接著設問有什麼方法使小燈泡亮,蜂鳴器變響 ?學生答:合上開關。進一步追問假如把電路開關斷開,有沒有辦法在不合開關的情況下,也能使燈泡變亮?學生即答:用一金屬接在開關兩端,就能使小燈泡變亮。這時教師請他們試試,並讓他們說說,是什麼物體使小燈泡變亮起來的,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巧設懸念,創設新情境,使學生把原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到新情境中讓學生在這種新情境中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動手操作,通過觀察小燈泡亮與不亮來證明該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三、利用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游戲符合兒童的特點,特別是低中年級的學生更喜愛游戲活動。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常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活動可以幫助兒童發展體力、智力、交際能力和感情等,在科學教學中適當應用游戲形式進行教學,學生是十分歡迎的。在游戲活動中,他們不會感到有沉重的負擔,始終沉浸在歡樂愉快的情趣之中。而在不知不覺之中獲得了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教學《日食和月食》這節課時,考慮到學生雖然能聽懂但卻難以真正掌握,為了使教學更加形象具體,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表演:將開著的燈光當太陽,讓一個學生舉著小球當月亮,另一個學生站著不動以頭當地球。然後讓舉著小球的學生在燈泡與另一個學生之間轉,當燈光、小球、與另一個學生的臉在同一直線上時,另一個學生說他看不見太陽。其它學生也從陰影中看到了這一點。通過游戲。學生能真正掌握月食知識,感到學習是一種輕松,充滿樂趣的事。從而對科學這門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再如在教《怎樣認出它們》一課時,在學習了用摸的方法認識東西之後,設計一個摸袋子游戲,給每個小組准備一個牛皮紙袋,裡面裝有鉛筆、橡皮、糖、小刀、硬幣、花生等東西,要求學生不準看,只能用手伸進去摸,比一比誰摸出的東西最多,最後把東西倒出來看,究竟摸對多少,摸對了的學生開心得不得了。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游戲是由愉快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設計各種游戲、創設教學情境,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心理,產生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這種氛圍不但能增長學生的知識,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觀察、記憶、注意和獨立思考能力,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加深了對科學的理解,在學中玩,玩中學,學得有勁,玩得開心,增強了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動手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在科學課中,許多重要的規律都是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同時,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階段,好動是他們的特點,他們看到新奇的東西,有時不滿足於看到它的外表,希望拆看來探索它的內部構造。在科學教學中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同時體會到知識的實踐意義。俗話說:眼過百遍,不如動手一做。。科學實驗形象生動,本身帶有很強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對動手實驗往往比聽教師講課感興趣得多,所以幾乎所有學生在上課時總是盼望做實驗。在教學中如果能精心設計實驗,,增強其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磁鐵的磁性》一課時,教師對學生說:這堂課我們來『玩』磁鐵,在『玩』的過程中要開動腦筋,發現磁鐵的奧秘,看哪一位同學發現得最多。然後分組實驗,可以相互討論。課堂的氣氛立即活躍起來,他們會拿著各種各樣的磁鐵,這里摸摸,那裡碰碰,甚至可以拿著磁鐵離座位去碰碰門、窗、黑板等。最後,教師引導學生做小結:你們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並讓學生演示給同學們看。讓沒有發現磁鐵這種性質的學生模仿剛才同學的演示方法自己做一做。這個『玩』的過程就是學生的實驗的過程,既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又使每個學生都達到本課的認知目標要求。這種教學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只起了架橋鋪路和引導啟發的作用,學生自己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又如在教學《水》一課時,學生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知道了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這時教師拿出課前准備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鹽水、醬油、醋等幾種液體,讓他們自己設計出鑒別水的實驗方案,學生人人動手、動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研究討論的結果,認為先看、再聞、最後嘗味道,才是最合適的程序。這樣,學生不但對水是什麼樣的液體認識得很清楚,並且掌握了鑒別水的方法。事物本身不包含興趣,興趣產生與我們自身。有些事物看起來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我們去接觸它,深入下去,情況就不同了,特別是有些事物經過實踐,興趣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 總之,靈活的課堂教學手段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創設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它還能有效地把學生帶入所學的環境中,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探索,從而獲得出乎意料的最佳的教學效果。

㈡ 小學 科學 概念總結

科學復習
1.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觀察同一物體,隨著放大倍數的增加,觀察物體的(圖像)變大,獲得的(物體信息)更多,同時(視野)變小,球形放大鏡放的最大,特別是(玻璃球)。
2、 鏡的特點是(透明,中央厚邊緣薄)。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面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球形透明體)放大倍數是最大的,例如(裝滿水的玻璃球、燒瓶)。
3、 顯微鏡至少要(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
4、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域)叫做透鏡的(視野)。
5、晶體的方法是有(減少水分)和(降低溫度)兩種。我們在課堂上利用(蒸發)來減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的)。
7、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後來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
8、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發現了(細胞)。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由組成的。
9、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人類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包括空氣、電、火、聲音。
12、(物質)總是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形態、大小,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
13、蠟燭變成蠟燭油是(物理變化),油燃燒了變成氣體是(化學變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變化),熔化後變黃、變黑,有焦味是(化學變化)。
15、建築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16、含澱粉的食物有(米飯、土豆、麵粉、紅薯、玉米、豆類、包子、饅頭、餅類)。
17、鐵生銹與(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有關。
18、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有(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澱物)。
19、澱粉遇到碘酒變成藍色、鐵生銹、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銅溶液與鐵釘的反應、蠟燭燃燒、白糖加熱、煤和石油的燃燒、美麗的煙花、製作檸檬汽水是化學變化。
20、鐵絲變彎\水結冰和水變成水蒸氣、折紙、易拉罐壓扁、混合沙和豆子、鹽或糖在水裡溶解是物理變化。
21、物理變化的特點: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的特點:產生了新物質。
22、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含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
23、 第一個在月球上著陸的載人飛船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人叫(阿姆斯特朗)。
24、 第一個進入宇宙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
25、 世界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是(中國)
26、 我的載人飛船是(神舟5號和神舟6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現在(嫦娥一號)探月又發射成功
27、 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用來計量(恆星間距離)的單位。
28、 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29、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30、 (大熊座)的明顯標志是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能很快找到北極星。
31、 (天津四、織女星、牛郎星)三個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稱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屬於(天鵝座),織女星屬於(天琴座),牛郎星屬於(天鷹座)。
32、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徵:(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
33、(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34、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剩餘飯菜、果皮和蔬菜莖葉等廚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各種金屬、紙、塑料、玻璃、橡膠、布等製品。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廢水銀溫度計、注射器、過期葯品。
其他垃圾: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
35、(重新使用)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36、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 焚燒) 兩種。
37、絕大多數的水污染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
38、(垃圾分類、分裝)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
39、污水的處理包括三步:初步處理(物理方法)、再處理(生物方法)、追加處理(化學方法)
40、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土地沙漠化、溫室效應、臭氧空洞……

㈢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的總結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武威市古浪縣民權學區:何佰川

內容提要:學習科學要有足夠的興趣,只有培養了學生的學習
科學的興趣,
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成效,
所以學習科學必須先得培養興
趣。

重要詞語:提問、實驗、情境、自主。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涉及到物理、化學、地理等多
方面的知識,
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

否學好科學課,將直接關繫到將來對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學習的
興趣及成效,還關繫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好這門課對提
高小學生的科學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何學好這門課,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要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學
習興趣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誇美紐斯曾經說過:
「興趣是創造一個
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興趣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一
種積極的認識傾向,
是影響學習進程與學習效果的強大動力,
又是激
發創造思維、開發智力的催化,只有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教學中注
意用多種方式向同學展示科學的奧秘,
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

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呢?本人在教學中總結了以
下幾點。

一、

提出疑問,激發興趣。

在剛開始學習科學時提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比如說:
電燈

為什麼會發光?為什麼有黑夜又有白天?電視為什麼會出圖像?冬
天為什麼穿棉衣不覺得冷?走在冰上面為什麼會容易滑倒等等。
這些
都是和生活非常密切的現象,
同學們都很清楚,
但說不出為什麼?這
樣無疑激發了他們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的興趣,
為學習科學打下了完
美的開端,
在每上一節課前不妨聯系課本內容提一些類似的和生活相
關的一些問題,我想效果會更好一些。比如說在上《傳熱比賽》時,
在課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在冬天,
室外的鐵棒為什麼比木棒摸上去
更冷
;
或在炎炎烈日下的鐵棒為什麼比木棒更熱。這自然而然的就將
問題轉移到了傳熱上,
而且從常見的問題出發,
激起了同學們強烈的
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

通過實驗,激發興趣。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人們可以通過實驗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激發其認識興趣,
力圖通過思維解決這些問題,
從而產生求知的強大
動力。例如:學習《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時,將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在玻璃杯里,上面蓋上玻璃片,讓同學們觀察其現象,然後將點燃的
木條放入玻璃杯中,再觀察發生的現象。同學們會看到,小蘇打和白
醋混合後產生了大量的氣體,
點燃的木條伸入玻璃杯後熄滅了,
他們
就會想為什麼會產生氣體,
木條為什麼又會熄滅?從而激起學生想探
求知識的慾望以及興趣,
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產生高程
度的快樂體驗,又培養了他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創設一定的情境,提出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習興趣。

在科學課的教學中,
可以創設問題的情境,
啟發同學們自己以現

問題,提出問題,
同學們的注意力被集中了,又感到了他們變成了主
角,
學習的興趣自然高漲了,
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
力。例如:在學習《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時,上課前隨身准備一
些垃圾,如廢紙,
破塑料袋等,上課時在講台上有意無意的將這些垃
圾弄到地上,
同學們就有可能會說出來你做的不對,
也有可能用異樣
的目光注視你,
這時你開始問:
怎麼了?早已以發現問題的同學們便
會說:你將垃圾隨意的扔到地上是不對的,破壞了我們的學習環境。
同學們能提出這樣的看法,問題也就解決了,你可以進一步深化,拾
起垃圾:
那我們怎樣才能維護我們的學習環境和我們的生活環境呢?
此時學生想探索的興趣油然而生。

四、

啟發學生自己提問題,自主探究。

啟發學生自己在課堂中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其他同學幫提出問
題的同學來回答,
也可以有效的激發興趣,
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到討論
中來。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即使是錯誤的或不得要領,都是他們思
考的結果,都要給以鼓勵,這樣有利於學生大膽發言,暢所欲言,無
疑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培養了興趣。

總之,
興趣在學習各種學科中都有重要的意義,
尤其是在科學的
學習之中,興趣可將學生帶入到一個未知的且豐富多採的世界。

㈣ 小學科學課外活動計劃及總結

課外活動工作計劃
在學校,課外活動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採的課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為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現制定本學期的課外活動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現在學生的體質正在不斷下降,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開展適當的課外活動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學生們很喜歡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在以前的活動中,可以看出學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思想上顯得更加團結,在體質上更加強健,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幹部在組織上還有點無序,學生在活動中還不能守好規則,自律意識不強。
二、活動目標:
1、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動手意識,培養探索科學的信心,發展學生創造生活美的能力。
2、豐富學生的課內外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可能。
3、加強活動的計劃性,嚴密組織,提高活動效果。
三、活動措施:
1、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如:跳繩、踢毽子、新年文藝演出等,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2、利用班級圖書角,組織開展讀書活動。
3、在重大節日,開展適應節日特點的活動。
4、保證活動時間,在每天的課外活動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活動,切實達到活動目的。
5、做好活動的記錄,在每次活動後都對活動的情況進行記錄、總結。發現問題及時改正,為後面的活動打好基礎。
6、抓好個別輔導,讓個別差的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7、發揚集體精神,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8、發揮年級組的合力,組織適合學生活動的班級集體項目,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