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小學生放學後家長如何輔導

小學生放學後家長如何輔導

發布時間: 2020-12-14 22:30:04

1. 家長在家怎樣輔導孩子學習

1.確定時間點——生活有計劃


學生在家學習也需要確定每一件事的時間點,如起床時間點,家長按時起床給全家人做一頓營養早餐,一天的心情會明媚起來。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運動和娛樂等,都能有計劃,是提升假期質量的重要措施。



18. 堅持成習慣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和家長都不要寄希望有了好的方法就不需要付出努力,任何好的教育方法都不能代替堅持。陪伴孩子的成長,需要堅持付出,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我們不斷堅持,堅持組織家庭,堅持跟進管理,堅持幫助孩子,堅持總結再出發。


同樣地,要想幫助每一個家庭,讓父母能夠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也需要每一位老師能夠堅持再堅持,一直堅持到柳暗花明,堅持到冰消雲散,堅持到家長能夠和我們為了孩子的成長而攜手前行。

2. 怎麼才能做個合格的家長,放學後怎麼輔導孩子的學習

我感覺做合格的家長不是放學後怎麼輔導孩子的學習的問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家長不可能永遠能輔導得了孩子的功課,而且知識的更新速度快,做家長的學習的知識至少比孩子的早20多年。因此,我覺得做個合格的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讓孩子願意和你交流,否則,家長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機會。其次,做孩子的領路人而非事情過後跟著孩子「擦屁屁」的人。這樣孩子有向前的目標,有努力的方向,也就有了向前的動力。當孩子完成了一個目標時,家長予以適當的表揚或者鼓勵,這時孩子就得到了一個正強化。而不是等孩子犯了錯誤以後,再去批評教育甚至是打罵的家長。第三,做能帶領孩子做健康游戲,鍛煉孩子身心健康的家長。在游戲過程中,既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又鍛煉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能力。第四,至於孩子的學習問題,應當是在學校認真聽講,回家後養成復習、完成作業和預習的好習慣。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鍾,而不是抓緊每一分鍾學習。所以,這方面家長的責任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看得出你是一位重視孩子成長的好家長,有這樣的家長孩子的未來就有好希望。

3. 有孩子的家長們,孩子放學回來誰輔導功課如果下班晚怎麼辦

我姐姐家的孩子放學後都不直接回家,在學校老師家裡寫作業,然後吃晚飯,她們下班後正好可以接她回家,當然肯定是給了老師錢的

4. 小學一年級放學後家長怎樣幫復習的

關於復習方法,這里給你一些思路:

1、章節復習,不管是那門學科都分為大的章節和小的課時,一般當講完一個章節的所有課時就會把整個章節串起來在系統的講一遍,作為復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做,因為既然是一個章節的知識,所有的課時之前一定有聯系,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採用聯系記憶法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線串起來,更方便我們記憶。

2、考前突擊,俗話說的好,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很多學生平時不下功夫,總是在考試前做突擊,雖然這種方法不可取,但是不得不說考前突擊的記憶還是非常深刻,尤其是當你看到一個知識點而考試中有考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你對它的記憶便會更深,雖然不是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但是也有其一定的效果。

3、輪番復習,雖然我們學習的科目不止一項,但是有些學生就喜歡單一的復習,例如語文不好,就一直在復習語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問,其實這是個不好的習慣,當人在長時間重復的做某一件事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疲勞,進而產生倦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做復習的時候不要單一復習某一門科目,應該使它們輪番上陣,看語文看煩了,就換換數學,在煩了就換換英語,這樣可以把單調的復習變為一件有趣的事情,從而提高復習效果。

4、糾錯整理法:考試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5. 必備的家長如何輔導小學生有效學習

現如今,有很多的家長已經放棄了那種課外的補習班,比較更傾向於對一指導的家教老師.因為他們認為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畢竟是一對一的.可以很好的找到孩子的問題所在,並且幫助他們改掉,從而提升學習成績.那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應該做哪些功課呢?

輔導孩子做題

以上說的內容都是關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之前需要做的功課,希望家長們一定要認真地觀看,因為這對於孩子的提高學習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6. 家長應該如何輔導小學生的作業

1、小學生需要老師或家長把好檢查作業這—關,失去有效的檢查,那麼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難以提高的。家長要學會正確的檢查方法,以培養孩子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做法是:孩子讀—、二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贊孩子聰明、能幹。三年級以後,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對待做作業拖拉、愛玩的孩子,不能在一旁總是用責怪、數落、抱怨的語言說教他,如,「做作業總是愛打野,不專心,真是個『拖皮鬼』。」「快做,不要玩。」「幾道題,也要做半天,真沒出息。」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c. 利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麼我想只能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這種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算多,用20分鍾完全可以做完,數學稍為多一點,用35分鍾做完。如果在規定時間沒完成,到了時間,爸爸便會收起你的作業,裝在書包里,不能在家繼續做了。老師發現你的作業沒做完,會處罰你的,由此而產生的責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擔。當然,你覺得時間不夠,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再商定完成時間。」那麼,大人說到就要做到,當然,在執行這一規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要讓孩子明白:大人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己而為之,帶有強迫性,要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系,請老師作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4 、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長點撥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拔,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誘導和培養。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其方法是:
a. 讓孩子反復讀題。許多題目並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正確的方法是:「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大人要高興地稱贊:「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一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
孩子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b.用例題作輔導。對於孩子經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由於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麼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家長有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會學習的孩子,說到底就是具備了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能夠以弄懂例題為基礎,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習題。這就叫做「活讀書」,而不是「死讀書」。有的家長,似乎很疼愛孩子,生怕他多動腦,一遇到難題,就告訴其做法,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應該避開。
c. 只講關鍵點。對於有些難題,家長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大人的提示去思考。而不能直接解決問題,或告訴孩子第—步做什麼,第二步再做什麼……如果這祥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永遠打不開。

7. 我是小學一年級的家長,請教怎麼教育輔導孩子

(一)快快樂樂上小學
孩子上小學了,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重大事件和轉折點。除了在物質上做好一切准備外,家長和教師還要特別注意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情緒氛圍。讓孩子對小學生活產生嚮往、渴望學習、渴望與他人交往,要讓孩子感到上學是一件好事,是光榮的、值得驕傲的事。平時家長可以在與孩子交流中傳遞出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的小學生,做起事情來就是不一樣了」,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為自己的成長而高興,為自己即將的小學生活感到自豪。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備上學用的各種物品,可以帶孩子走走上學的馬路,在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可以告訴他:「這些好聽的故事都寫在書里,等你上學認識了字,就能自己看了,還能從書里知道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更好聽的故事呢!」,這些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和延遲孩子的有益學習動機。與快快樂樂准備上學相對應的,我們也看到有些家長的入學教育是非常錯誤的,應與糾正。比如,學業成績是父母最重視的核心問題,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家長將這種渴望過多過早的轉嫁給孩子,動輒就嘮叨要好好學習,一定要拿第一名……這樣做會令孩子感到壓力驟增,與幼兒園的「玩」的反差太大了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情緒,對今後漫長的學業之路影響甚大。另外,有個別家長用學校和老師來嚇唬自己頑皮的孩子。比如說:「等你上學了,看老師怎麼管你」。還有家長片面強化學業的沉重和艱辛。比如說:「玩不了幾天了你,上學了你就沒時間玩了」學齡初期的兒童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有些話會引發孩子的恐慌和厭惡心理,恐懼老師、恐懼學習。有些孩子甚至還會引發生理上的不適症狀:比如發燒、失眠等,這樣會更加影響孩子的學業,形成惡性循環,家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避免這樣的不當言行。

(二)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很顯然,上小學後「時間」這個概念會更多地出現在孩子身旁周邊較之幼兒園的相對鬆散的作息時間,小學的作息時間更為緊密和嚴格。從早上起床時間到路上交通時間,再到上課時間、活動時間、作業時間、休息時間、上床睡覺時間等等都環環相扣。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持久性,小學生上一節課要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這個能力是需要練習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堅持做完;什麼時間不應該做什麼事情,並能夠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比如作業一定要按時完成,完成作業後收拾利索才能去看電視和玩,避免完成作業就玩您就幫孩子收拾了,我們經常看到學生忘帶書或一些學慣用品,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家長沒給他收拾好,而忘記收拾書包應該是誰的責任。有些家長自從孩子上學後就不再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自己去支配,但要加以引導。要培養孩子做事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使一天的生活富有規律,保證有充足的體力和精力來面對小學生活。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大有益處。而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主要在小學低年級。所以,孩子入學後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習慣。執筆姿勢:拇指食指執筆,中指托住筆。坐姿:腰挺直,腳放平,做到四個一(胸離桌一拳,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拇指食指留條縫)。書寫要工整橫平豎直間架合理(依照書先看再描最後落筆)。為孩子選擇文具等也很重要,為孩子多准備鉛筆,避免自動鉛筆和功能多的文具,那隻會增加玩的機會。
2.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每天除了在學校內完成作業外,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應該先做完回家作業,包括口頭和筆頭的作業。做家庭作業時,先復習老師教的內容,再做作業。做作業時候要讓孩子養成認真讀題,不開小差,不看電視,不做做玩玩講講話。做完後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並准備好第二天的學慣用具,做完一科作業就收拾好再做另一科作業,自己的事自己做等等。放學後先完成作業再玩,家長也不要坐在他身邊看著,應讓孩子自己獨立思考的完成作業,不要怕他出錯。當孩子的作業出現錯誤時,要讓他自己檢查並改正錯誤。老師會要求家長對孩子的作業(或登記本),試卷簽名,目的有兩個,一是了解孩子學習的情況,二是字是否寫得規范,是否完成作業。不需家長指出錯誤,而應由孩子自己檢查,老師批改,以便老師了解孩子掌握知識的情況,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平時不允許孩子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問家長,應在經過思考後實在想不出來了,才向他人求助,培養孩子學習上的韌性。這些也都是需要家長同學校共同配合,督促孩子做好。我們不希望越俎代庖,幫孩子做這些事。如,我們曾發現有一年級有個別孩子出現到學校後發現沒帶作業或學慣用品打電話叫家長送來,這樣既影響家長的工作,小孩也不能養成好的習慣。我們要求學生,學習時就認認真真的學,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的玩等。
3.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在課余時間里,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鼓勵孩子多閱讀。新課程標准要求一、二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低年級孩子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應選取圖文並茂的課外讀物;到了中高年級孩子思維已由形象思維逐步向邏輯思維過渡,可選擇邏輯性、說理性強的讀物給孩子閱讀。選擇的內容應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買給孩子閱讀,並督促他每天定量閱讀,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同時可以要求孩子為您講解讀書內容,既培養孩子讀書習慣,也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為今後的作文打基礎。家長可與孩子一起閱讀,一方面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一方面加深親子感情。還可以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去讓他們自由選擇書讀。學校也會開展一些讀書交流會、古詩誦讀、朗誦比賽等活動,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激發孩子與書為友,讓孩子踏著一路書香前行,在豐富的課外閱讀世界裡充實自身的文化底蘊。課外閱讀對現在獨生子女來說是一件收益無窮的事情,它將是陪伴孩子終身的朋友,孩子從書籍中學習詞語用法,把書本知識化為己有,寫文章時就能運用自如。
4. 培養孩子自理習慣。生活不要包辦,養成孩子自己查看課表、整理書包、帶好一切學慣用品;作業本保持整潔,不亂塗、亂撕等。體育課需穿褲子、運動鞋、不能穿裙、涼鞋、不能帶小刀、尺子、鑰匙等物品。如果孩子有特殊情況的應向老師說明。美術、音樂等科目要按老師要求帶好相應用具。校服(每星期一、五或學校集體活動如:春遊、秋遊、開學典禮等)。校服最好綉上名字,以免混淆和丟失。這些習慣的養成與否,對孩子今後的學習以及今後一個人成功都有重大的影響。培養好的習慣,就是尋找一種成功的方法,習慣是經過反復增長、反復訓練養成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監護人是家長,第一任老師也是家長,學校和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第二任老師。教育孩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配合。

8. 放學後,家長如何在家輔導小學生寫字

我們這邊有很多輔導機構,就是小孩放學的時候他們把小孩接過去做作業,然後會有老師做在一遍輔導作業,作業做完之後家長在接回去。我們這邊這些輔導機構一般都是招一些在校大學生去做老師輔導學生做作業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