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需不需要家長輔導作業
A. 現在小學生作業不知道是給家長留的還是給學生留的,要老師幹啥用作業發條簡訊家長清開始做了
微信,QQ布置作業也沒什麼問題.家長可以知道作業情況,有時間可以督促. 問題回在於,這是勞務關系,布置作業答,批改作業是老師的本職工作,不能讓硬性讓客戶承擔這份工作. 我做印刷的,接了訂單,我能給客戶說,你自己來開印刷機印嗎?
B. 小學生作業 家長該不該檢查
要,這樣子後一天正確率高,老師有許多學生不可能一個一個來教,不檢查作業還會留下來,讓家長多感尷尬呀,給孩子看作業還可以了解孩子在哪方面薄弱,多多讓他掌握哪個方面,總之,檢查作業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C. 家長應該如何輔導小學生的作業
1、小學生需要老師或家長把好檢查作業這—關,失去有效的檢查,那麼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難以提高的。家長要學會正確的檢查方法,以培養孩子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做法是:孩子讀—、二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贊孩子聰明、能幹。三年級以後,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對待做作業拖拉、愛玩的孩子,不能在一旁總是用責怪、數落、抱怨的語言說教他,如,「做作業總是愛打野,不專心,真是個『拖皮鬼』。」「快做,不要玩。」「幾道題,也要做半天,真沒出息。」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c. 利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麼我想只能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這種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算多,用20分鍾完全可以做完,數學稍為多一點,用35分鍾做完。如果在規定時間沒完成,到了時間,爸爸便會收起你的作業,裝在書包里,不能在家繼續做了。老師發現你的作業沒做完,會處罰你的,由此而產生的責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擔。當然,你覺得時間不夠,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再商定完成時間。」那麼,大人說到就要做到,當然,在執行這一規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要讓孩子明白:大人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己而為之,帶有強迫性,要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系,請老師作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4 、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長點撥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拔,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誘導和培養。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其方法是:
a. 讓孩子反復讀題。許多題目並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正確的方法是:「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大人要高興地稱贊:「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一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
孩子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b.用例題作輔導。對於孩子經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由於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麼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家長有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會學習的孩子,說到底就是具備了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能夠以弄懂例題為基礎,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習題。這就叫做「活讀書」,而不是「死讀書」。有的家長,似乎很疼愛孩子,生怕他多動腦,一遇到難題,就告訴其做法,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應該避開。
c. 只講關鍵點。對於有些難題,家長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大人的提示去思考。而不能直接解決問題,或告訴孩子第—步做什麼,第二步再做什麼……如果這祥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永遠打不開。
D. 小學生的作業,家長該不該檢查呢
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我覺得初衷應該是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另外一個也內是督促孩子完成容作業。但是目前好多都變味了。變成是讓家長輔導孩子的作業。說真的,我要是會,能輔導孩子作業,我還讓他去學校讀干什麼。自己教不就得了。個人認為,家長檢查孩子作業,是一個輔助行為,監督孩子回家學習,復習。而不是教孩子如何寫作業。作業對錯以及懂不懂,應該是老師的責任。
E. 小學生作業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簽字
如今,大部分的小學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完成老師在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他們往往要求學生家長在學生完成後在後面簽字,以實現對學生作業完成度的監督。近日,浙江一實驗小學取消規定家長為孩子家庭作業簽字的要求,這個消息傳開後,引起了人們的議論。
不過,可不能因此混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區別。學校教育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就應該由老師承擔起批閱的職責,不能隨意轉交給家長。「家庭教育」也是不能由學校教育代替,他們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系。家長在琢磨著怎樣給孩子簽字的同時,還要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自信心、責任感。不能太多地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絕對不能陪讀或者包辦孩子應該自己掌握的一些教育知識。
因此,不需要家長簽字,並不意味著把家長獨立出來,相反,他們更應該發揮其在家的重要作用,畢竟老師只能在學校對學生有比較好的監督和教育,在家裡他們的手是抓不到的,只能由家長親自去做。
F. 你覺得家長該怎麼輔導小學生寫作業
我認為作為家長想要輔導小學生寫作業的話,就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輔導孩子學習。
G. 家長如何輔導小學生的作業
家長起到引導的作用,來督促孩子來完成家庭作業的。
家庭作業,就是為了鞏固孩子的學習的課程。
需要孩子獨立完成,以及家長輔助孩子找到解題方法。
H. 對於當代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我們是要獨立完成後真實的對與錯,還是家長輔導後的全對呢
三年來級以下的學生獨立完成後是需要自家長檢查的,新學的內容可能運用不夠熟練,你不需要把正確答案告訴他,但是要告訴他錯了,他向你求助時再講解,這樣會記憶深刻(一般小孩都有過目難忘的本領)。三年級的孩子需要學會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並對其結果負責了,而且他不會喜歡你給他檢查作業的,如果他有要求,你需要改正他的想法,讓他自己完成檢查工作(一般學生都不習慣重新檢查)。我還是在校學生,對自己小學學習生活習慣記憶猶新,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的,並且很能接受我家庭這樣的教育方式。
I. 如何判斷家長輔導小學生作業的效果
輔導孩子學習是有方法的,要想知道孩子作業問題是否質量提高,你可以把先天的作業題從新來一遍,但並不是看著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作業,也不是代筆寫作業,而是教方法
J. 為何現在的小學生做完作業,還需要家長簽字呢
現在的小學生做完作業還要讓家長去檢查,家長簽字之後帶回學校,然後再由老師去辦,或者說老師都不看,這種情況已經很常見了,本來學校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家長參與到孩子學習的過程,給予孩子一定的引導,但是現實卻變了味。
學校關於留作業這方面關於家長的引入,這方面真的是應該進行一定的改革的,老師留了作業不管你留的多還是少,你都應該保證留了的,你要看你要把它判完了,並且給學生一定的意見,要不然你留他有什麼意義呢?把家長引入應該是讓家長去監督,不是讓家長代替老師去履行那個職責,不然要老師都有什麼用呢,所以說這個教育系統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起來也不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