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八年級歷史下輔導學生計劃

八年級歷史下輔導學生計劃

發布時間: 2020-12-15 22:41:08

㈠ 初二下期歷史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復習計劃,首先要整理出可利用的時間,做出時間安排表版,以每一天為單位;權接下來,梳理自身學習情況,找出最需要提高或最薄弱的課節,合理分配復習和預習時間,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

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更好的完成計劃。我通過練習《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來激發大腦潛能,提高學習和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飛躍。

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我們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開展的幫助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全腦快速閱讀記憶軟體》,可以參考。

習慣比聰明更重要,加油!

㈡ 八年級下冊學習計劃

1.每天6:10起床.打開收音機邊聽英語,邊洗漱吃飯.
2.到校後利用課前時間多看看今天要講什麼,回顧昨天的東西.
3.充分利用每堂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多和周圍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解題方法.
4.中午要有午睡習慣,大約在20--40分鍾左右.剩下的時間用於背語文的古詩和歷史.每天中午背3--5首古詩.同學,貴在堅持不懈!
5.在校10分鍾的課間里,最好不要再想著出去玩,要在這10分鍾里好好理順一下剛才老師所講的自己懂了多少,有問題及時解決.
6.放學不在外逗留,抓緊時間回家,10分鍾內吃完飯,然後就一心學習.
7.初三前幾個月重點放在物理,數學,化學和語文背誦上.
8.到後期重點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也要適當做些經典題.

學習方式:
對於語文,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積累. 教課書上的古詩\文言要會背,重點段落要會翻譯和默寫.生詞表上的單詞要會寫. 這是前面基礎的10分. 後面的閱讀一定要注意平時的積累, 首先要多讀好的文章, 注意積累其中的詞彙. 讀完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僅是讀了就完了,要像在語文課上一樣做分析,分析一定要透徹,這樣才有助於閱讀水平的提高. 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礎上. 讀不懂就再讀, 要是真的讀不懂,那麼就是基礎功不夠了...關於作文首先卷面一定要整潔,有必要的話練下字去.平時要多讀好文章\好作文,並深刻解析,這樣對作文也會有幫助.但關鍵還是靠自己的感覺.

數學平時如果作業不多的話,自己多做一點題吧!一定記住:熟能生巧!這一點致關重要!!!去年中考我考了117,也是粗心...所以對於理科,做完了都要檢查.檢查的時候如果時間還多,那麼把答案蒙起來,重新做一遍吧!時間緊就把你認為你沒有把握的題目做一遍.最後加一點:切忌驕.

英語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關鍵看你有沒有興趣啦!上課注意聽講,語法不僅僅要背得,而且要熟練(這點跟數學一樣),學習了語法就多用用,練習相信老師布置的已經夠的多了.單詞也一定要努力背誦,不要一次性背誦,要反復鞏固,多學\多背\多用才是硬道理!也不要忽略課外的培養,多看一點適合自己的英語雜志\電視等等,並且我個人認為不要看中文了,這樣有一點適當的壓力未嘗不是好事.語感的培養同樣重要,有了較強語感可以大大加強速度及正確率.這全依賴與課外培養.

物理是一門理科,但同時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某個角度所,物理就是生活的學科.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注意觀察一下周圍的物理現象,比如打籃球的時候籃球飛了起來那是因為人的手對它做了功,它依靠慣性飛行;飛行過程中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重力勢能又轉化成為動能等等.物理的公式\定理也要像數學一樣的理解並且記憶,並且懂得舉一反三的道理.做物理實驗的時候不能馬虎,注意觀察,並且要親自動手做一做.

政治考試的時候應該是開卷的(至少我們是).這樣題型會相對靈活,但是萬變不離其中.考試之前對教材一定要熟悉,我是採用通讀教材的方式熟悉教材的,挺有效的.另外做題的時候要好好審題,答偏了可是一點分都不給....答一題的時間不能太長,簡答題答清要點即可.如果閉卷一定要背得各個概念.

生物我認為挺簡單的,我們初2時也是開卷考試.但是對教材也要熟悉,同樣可以採用通讀的方法.答題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發散.

歷史對於大事件一定要清楚地記憶人物\時間\地點\過程和結果.歷史的背誦最好是平時就背誦了,你要臨時記憶效果不會太好...歷史是一門正宗的課外學科,所以課外的積累是最重要的.課外的掌握若是豐富了,自然不會怕考試.

學習地理同樣是課外的積累,我個人推薦《中國地理雜志》一書,我認為對於有需要的人,它是不錯的選擇.學習地理我還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聽天氣預報,這對於記憶各省市行政區很有幫助.

最後一點,學習之餘要注意勞逸結合.

我是剛剛畢業的初中生,對此深有體會.基礎非常重要,你就是再厲害你也不能脫離基礎,好好學習,祝你順利渡過中考^_^

㈢ 八年級下冊歷史學習計劃800字

歷史學習計劃

對學習歷史的目標要明確,實現目標也有保證。學習計劃就是規定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方法步驟達到什麼學習目標。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小目標。長時間達到一個大目標。在長短計劃指導下,使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
(一)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有彈性地安排時間去學習,使學習有秩序地進行,有了計劃可以把自己的學習管理好。到一定時候對照計劃檢查總結一下自己的學習,看看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優點發揚,缺點克服,使學習不斷進步。
(二)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大有幫助。良好習慣養成以後,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學習。有了計劃,也有利於鍛煉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無論碰到什麼困難挫折也要堅持完成計劃,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
(三)提高計劃觀念和計劃能力,使自己成為能夠有條理地安排學習,生活的人。這種計劃觀念和計劃能力,學生都應該學習和具備,這對一生都有好處。
(四)知識要扎實,條理要清楚,邏輯要連貫。要有扎實的歷史基礎知識,對課文中不能理解的地方,先自己思考,實在搞不清楚就准備一個歷史問題本寫下來,明天問老師
(五)在歷史課堂上,同學們要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勇敢的提出問題,大膽的進行辯論。
(六)在課余時間,多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多看一些有關歷史的節目,開闊一下視野,積累課外知識,豐富自己的大腦。

㈣ 8年級歷史復習計劃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總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史前時代
第一課 人猿相揖別
1、直立行走對人類體質產生了哪些影響?P5
兩足行走不僅是一種重大的生物學上的改變,也是一種重大的適應性改變。由於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來,手腳逐漸形成;直立使喉頭的聲道角變小,促使發音器官出現很大變化,語言產生;直立還使頭顱托置於脊柱上,使視野開闊,促進腦的發育,人腦逐漸形成。
2、觀察圖1-3,比較猿「手」與人手的區別。P5
猿「手」同攀緣生活相適應,大拇指短小,大魚際肌群不發達,不能靈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動。而人手經過長期勞動,大拇指增長,拇指第二節指骨的頂端高於相鄰的指掌關節,大魚際肌群發達。因此,大拇指能夠同其他四指靈活對握,做出猿類不能做的精細而多樣的動作。
3、勞動對人類的誕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勞動在今天有什麼現實意義?P5
從猿到人的轉變,勞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成和工具的製造,都離不開勞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現實意義: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促進社會的發展,勞動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要以勞動為榮,熱愛勞動,樹立勞動觀點。
4、古人類生活在哪些區域?(非洲、亞洲、歐洲等地)
古人類生活區域的氣候有什麼特點?(溫暖、濕潤、植物繁茂)P6
5、比較圖1-6和圖1-9,說說山頂洞人與北京人外貌特徵的不同
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吻部前伸,沒有明顯下頦,臉部仍保留著某些猿的特徵。而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山頂洞人的臉部與現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頂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進步?
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製石器與鑽孔技術,會人工取火,生活群體是氏族。
7、遠古人類的取火方式:雷電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 鑽木或擊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處:人類可隨時使用火,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8、比較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異同
生活時間 生活地點 體態 社會組織 取火方式 生產工具 生產方式
北京人 距今70-20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都屬於舊石器時代) 頭部保留猿類特徵 原始人群 天然火 打制石器 採集、狩獵
山頂洞人 距今18000年 外貌特徵與現代人基本一樣 氏族公社(血緣) 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為主,出現磨製石器和鑽孔技術 採集、狩獵、捕魚

[自我測評]1.正確答案為B和C。2.可從身體形態(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徵等幾方面
思考。 3.排列順序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種、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課 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
1、 在世界農業、畜牧業起源時期,世界主要農作物和馴化動物的整體空間分布有什麼特點?
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西亞、中美洲和歐洲
2、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標志著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食物生產的革命(有了穩定的衣食來源)。①使生產工具有了顯著的改進,出現了磨製石器,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②推動了原始社會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例如制陶、製革、紡織等以婦女為主的手工業;③促使農業村落出現,人類逐步實現了定居生活。
3、 較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先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處?
新石器時代的「新」表現在磨製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鐮作為磨製石器的代表,側重於生產領域;陶器作為重要的生活用具,側重於生活領域
4、 農業的產生、家畜的馴養、陶器的發明、與定居的實現有什麼關系?P12
原始農業、畜牧業的產生,磨製石器、陶器的出現,使人類逐漸開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農業村落。定居生活促進了原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也促進了人們精神生活的改善,對於人類文明的起源和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5、 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麼特點?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遺址處於黃河流域,氣候冬冷夏熱、乾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涼。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麼特點?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系?
干欄式木結構建築。當地處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多雨,這種房屋利於通風、防潮。
6、先民的精神世界體現在哪些方面?藝術、宗教信仰、審美觀念、科學萌芽,圖騰崇拜等方面
7、第一單元內容列表
生活時間 遠古人類 特點差異
舊石器時代 距今約170萬年 ①雲南元謀人(我國境內發現的已知最早人類)
生產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產生活靠採集狩獵為主
生活方式過著群居生活
距今約100萬-50萬年 ②陝西藍田人
距今約70萬-20萬年 ③北京人
距今約18000年 ④山頂洞人
新石器時代 距今約1萬年 生產工具「新」:主要使用磨製石器
生產生活靠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為主
生活方式上過著定居生活
生活用具「新」:主要使用陶器
距今約7000年 ⑤浙河姆渡遺址
距今約6000-5000年 ⑥陝西半坡遺址
距今約5000-4000年 ⑦炎黃堯舜禹傳說

P15[自我測評] 1、新石器時代與舊石器時代相比,新在哪裡?
生產方面:生產工具新,主要使用磨製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
2. 比較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的異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異同)
河姆渡遺址 半坡遺址
區域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生活地點 浙江餘姚 陝西西安
生活時間 距今約7000年 距今約6000-5000年
自然環境 氣候比較濕潤多雨,水網密布 氣候比較乾燥少雨,河流較少
建築樣式 干欄式木結構 半地穴式(圓形尖頂小屋)
種植的農作物 水稻 粟(小米)和小麥
馴養的動物 牛 豬
製作的陶器 黑陶 彩陶
相同點 河姆渡居民與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使用磨製石器和陶器,會建築房屋,建立了農業村落,過著定居的生活,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3.法國的造石器專家承認:沒有人能比得過原始人的製作工藝。這說明了什麼?
因為原始人使用最簡陋的工具,能加工出適合生產的石斧等各種促進人類社會物質生產的工具,體現了高超的製作工藝並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 傳說故事與歷史事實之間的關系
傳說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實成分,這些歷史事實可以通過考古發掘來印證。傳說故事和考古發掘都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2、P17○這些文物印證了炎黃傳說中的哪些內容?這些文物說明當時人們會紡織、養蠶、製造陶器、以船為交通工具(半坡遺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壺),當時還出現了原始音樂(半坡出土的陶塤和河南舞陽出土的骨笛)。 ○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的歷史有什麼意義?
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可以從不同側面揭示歷史事實,幫助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的發展與沿革。
3、評價禪讓制:這種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個氏族成員的微弱力量匯集起來,跟自然界進行斗爭,對生產力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但是,當時人類社會處在最低的發展階段,原始的民主制度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當時不發達的生產力相適應。
P18[自我測評] 1.傳說中,炎帝的功績有:教人農耕、發明醫葯、發明陶器、開辟集市;
黃帝的功績有:開始建造宮殿、發明車船、製作衣裳、教人們打井。
2.古代兩河流域、希臘、和中國的傳說有什麼共同特點:①從傳說反映的時間來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②從內容來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眾的英雄史觀傾向;③從歷史資料的形式來看,都屬於口述資料;④從它們的意義或價值來看,傳說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實成分,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3. 為什麼炎帝和黃帝被稱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①黃帝、炎帝的發明創造從物質、精神方面改善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②黃帝、炎帝等部落通過戰爭與融合定居中原後,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兩岸,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因此,炎帝和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4、在保護文物古跡時,可能會與哪些方面發生矛盾沖突?
城市建設 旅遊開發 資金短缺 技術落後 能源開發(書上P20案例:埃及金字塔體現了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之間的矛盾;平遙古城體現了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尼羅河沿岸古跡體現了文物保護過程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矛盾。)
5.保護文物古跡有何意義?①文物古跡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它們可以在精神和物質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②文物古跡有許多研究和欣賞價值,通過這些文物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了解自然,增長見識。③文物古跡是我們認識歷史的重要資料,也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④保護文物古跡不僅是歷史科學發展的需要,而且對於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優化社會生活的人文環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養等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6.怎樣樣保護文物古跡?①根據具體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對古跡的整修建議;②劃定專門保護區,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和規章制度並加強宣傳;③落實消防措施,有專人看護;④改進周邊地區的環境,進行必要的綠化。⑤政府要投入資金、技術、人才組織修復等
第二單元 文明的起源
第一課 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
P28這一時期已經從石器時代向金屬時代過渡,農業上已經率先進入了犁耕時代。
[自我測評]1、比較四大文明古國(文明發源地、產生文明時間、統一時間、統一者)
文明古國 文明發源地 產生文明時間 國家統一時間 統一者
古埃及 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 美尼斯
古巴比倫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紀 漢謨拉比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恆河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3世紀 阿育王
中國 黃河、長江流域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
2、四大文明大致位於哪個溫度帶上?從地理環境看,它們有什麼共同點?說明原因(為什麼早期人類文明都發源於大河流域?)
溫帶。 這些文明都屬於農業文明,都位於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多雨,利於農作物培植和生長,適宜人類居住和生存,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見,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
第二課 早期國家的形成
1、禪讓制和世襲制的比較
統治者產生方式 特點
禪讓制 民主選舉 「天下為公」
世襲制 父死子繼 「家天下」
2、比較四大文明古國的異同(城市、王權、社會等級、刑法)
城市 王權 社會等級 刑法
埃及 孟斐斯 法老 統治階層:王室、僧侶、貴族;
自由民:工匠和農民;奴隸
兩河流域 烏爾城 國王 奴隸主、自由民、奴隸 《漢謨拉比法典》
中國 二里頭 國王 貴族、平民和奴隸 嚴酷刑法
印度 摩亨佐•達羅 國王 ①婆羅門②剎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羅
3.為什麼說《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隸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②法典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奴隸買賣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④法典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⑤法典保護商人和高利貸者的利益。
4、《漢謨拉比法典》對當時的意義:是國家出現後的產物,是鎮壓勞動人民反抗、加強和鞏固王權統治的工具,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現在意義: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於我們全面了解古巴比倫當時的社會情況,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是人類由史前時代向農耕文明時代過渡時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實質:法典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與現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漢謨拉比法典體現了當時刑法的殘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同現代法律所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5、印度種姓制度(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工具
地位 等級 名稱 代表的社會階層 該階層的職責或義務
統治階級 一 婆羅門 僧侶 掌握宗教文化祭祀大權
二 剎帝利 國王、武士、官吏 掌握軍事行政大權
被統治階級 三 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等 供養前兩個階層
四 首陀羅 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者(奴隸、理發師等) 沒有任何權利,處在社會最底層
第三課 告別野蠻
1、書P36答案 ①、刻劃符號根據一些特定的符號來表達信息,圖畫文字根據形象的畫面來表達信息;圖畫文字比刻劃符號更進一步,是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的表達思想的手段,它沒有讀音,目的只在表意。②、刻劃符號和圖畫文字只是幫助記憶的一種途徑,離開了記憶者,別人就無法了解其意義。人們並不能把這種圖畫形式和語言結合起來,一個個讀出音來,只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利用它交流思想。
2、比較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
古老文字 各自特點 共同點
發源地 形成時間 發明者 構造特點 書寫材料 都是從圖畫文字逐步發展而來,把繁復不易刻畫的圖形簡化為一些符號性質的象形文字,使它能記錄語言,具有相對固定的形、音、義;都是不同區域的人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都是現代文字的起源。
象形文字 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000年 古埃及人 「畫成其物」 紙草
楔形文字 兩河流域 公元前3000年 蘇美爾人 筆畫像楔子 泥版
甲骨文 黃河流域
(殷墟) 商朝 中國商朝人 「刻成其物」 龜甲、獸骨
3、文字究竟是誰發明的?(人民群眾發明的) 文字的產生有什麼歷史意義?①文字的產生和使用,標志著人類告別野蠻,開始進入文明時代。②文字的出現使人類的生產經驗和知識更好地得到交流和傳播、繼承和積累,為科學文化的建立和發展准備了必要條件。
4、人類在告別野蠻時代進入文明社會後,四大文明古國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文明古國 文字 建築和工藝 科學技術 宗教
古代埃及 象形文字 金字塔(胡夫)、獅身人面像(哈佛拉) 世界最早的太陽歷,木乃伊(解剖學和防腐技術),幾何學,圓周率3.16 多神教國家,阿蒙神(王國保護神)
古巴比倫 楔形文字 空中花園 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計時法
古印度 發明0—9十個阿拉伯數字 佛教
古中國 商朝的甲骨文 商朝—青銅文化(司母戊大方鼎) 西漢末年(公元前後)佛教傳入
5、書P40答案:埃及的天文學成就中最有影響的是太陽歷,而它是古代埃及人民通過長期對尼羅河水漲落的細致觀察,按照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制訂的。
6、書P43[自我測評] 1.四大古文明中的哪些成果對今天仍有直接影響?①古代埃及的歷法;②西亞的星期制度;③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④西亞的「60進位法」。
2.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古代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用事例證明這一說法的正確)?①古代文獻證明:「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流出來,養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少,人們就會停止呼吸。」這是在一張紙草上記載的古代埃及人贊頌尼羅河的詩篇,它說明了古代埃及與尼羅河息息相關。②地理環境證明:埃及位於非洲的東北部,這里是大乾旱地區的一部分,終年雨量稀少,尼羅河成了惟一的水源。若無此水源,埃及人將無法生存。由於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河水灌溉了兩岸的土地,還給地面鋪上了一層肥沃的淤泥,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河水退卻後,埃及人依靠集體的力量,用粗糙簡陋的工具,清除荊棘,排干沼澤,開構築壩,辛勤耕耘。③科學與數學證明:埃及天文歷法的產生,是因為要准確預測洪水的泛濫和播種時節。埃及的數學是要計算洪水退卻後的土地面積。
3.我國最早的遠古居民①雲南元謀人,170萬年前②北京人:70~20萬年前③山頂洞人:18000年前④河姆渡文化:約7000年前⑤半坡文化:約5000~6000年前⑥華夏族初祖:大約4000--5000年以前⑦中國最早王朝的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⑧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
第三單元 農耕文明時代(上)
第一課 希臘、羅馬與歐洲古典文明
1、 希臘文明: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古代希臘文明的開端(淵源於)——愛琴文明
愛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城為中心形成了愛琴文明
城邦時代-----公元前8世紀開始,希臘進入城邦時代,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重要代表。
2、比較雅典和斯巴達的異同,並分析其差異形成的原因
地理環境 經濟特點 政治特點 文化 差異原因
雅典 沿海城邦 以對外貿易和商業為主,工商業發達 實行民主制度 文化繁榮,哲學、文學、歷史學都很有成就 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是由城邦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決定的,雅典是沿海城邦,適合發展海上貿易,而斯巴達是內陸城邦,相對閉塞。
斯巴達 內陸城邦 以農業為主 實行專制統治 實行嚴格軍事教育制度,尚武,熱衷於擴張戰爭。
3、書P52答案(評價雅典民主制) 伯利克里的說法部分正確。雅典民主制實際上具有兩重性:①進步性(從積極的方面看),它具有專制統治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點,使公民主動積極的參政議政和享有更多的權利;②局限性(從消極的方面看),這種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實際上是少數奴隸主的民主。
4、書P53答案: 主要依靠軍事征服,而軍力強大、戰士善於作戰、戰術高超是其戰無不勝的重要保證。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希臘、土耳其、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西班牙、葡萄牙。
5、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臘羅馬文明(是西方哲學、近代科學、法學、建築學的源頭)
哲學 文學 史學 自然科學 建築
希臘文化 古希臘是西方哲學的故鄉,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是歐洲戲劇故鄉 史學家希羅多德《歷史》 科學家阿基米德發明螺旋提水器和浮力定律、杠桿定律 雅典衛城

羅馬文化 ①法學:a、產生:公元前5世紀中葉,羅馬頒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b、對後世影響:它是羅馬法和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法對後世歐美各國的法律影響很大,成為近代西方各國法律體系的基礎。
②建築:a、代表:凱旋門、古羅馬競技場、萬神殿;b、類型:宗教建築、公共建築、紀念性建築、道路工程建築;c、特點:規模宏大、類型多樣、建築與藝術緊密結合、公路四通八達、庄嚴厚重多使用柱子和拱型結構;d、對後世影響:直到現在我們還有許多的建築沿襲和繼承發揚了古希臘羅馬的建築結構、建築風格、建築藝術傳統。
6、書P56答案 ①羅馬競技場:完全採用拱券式結構,這種大跨度的拱頂和穹頂覆蓋的面積很大,形成寬闊的內部空間,使人們的活動從室內移至室外,改變了建築型制,是古羅馬建築最偉大的代表作。②羅馬萬神殿:結構簡潔、形體單純,主體為圓形穹頂,石制柱廊為古希臘建築的典型特點,是古羅馬留給後世的最重要遺產。
相似之處:現代體育場和美國馬薩諸塞州議會大廈則分別繼承發揚了上述兩種建築藝術的傳統,說明了古典建築藝術旺盛、活躍的生命力。
7、[自我測評]1.A。 2.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舉例說明。 在古典文化中,哲學、科學、文學、戲劇、歷史、法律、建築等方面的成就,對西方文化影響深遠。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對後來西方政治制度也產生了較重要的影響。舉例請參考上面表格「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臘羅馬文明」
第二課 基督教文明與歐洲中世紀
1、歐洲中世紀有句諺語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反映了當時的什麼情況?
反映了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等級制度。由於封建等級制度是因土地的層層分封而形成的,各級封君與封臣之間都互有義務。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認自己直接受封的領主為封君,而對自己封君的封君卻沒有臣屬(主從)關系。所以,中世紀的西歐出現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現象。這種復雜的關系,在封建主之間「造成一團亂麻般的權利和義務」,使封建主之間不斷發生爭奪和混戰。
2、教皇為查理加冕,這一事件意味著什麼?(上帝對查理稱帝的認可,意味著查理負有傳播和捍衛基督教的義務,標志著教權與王權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及其聯盟的建立。)
3、為什麼在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了基督教?(猶太人民不滿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在屢次反抗斗爭失敗後,才將希望轉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來拯救他們。)最初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還是窮人?(在基督教產生之初,它是下層人民的精神寄託和藉以斗爭的手段。)後來富人加入教會,對基督教產生哪些影響?(上流社會的人士入教並把持了教會的領導權,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漸消失,日益成為羅馬帝國維護其統治的思想工具。)教會為什麼積極靠攏王權?(利用國王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影響。它通過各種手段佔有大量地產,並經常干涉和控制各國的事務。)後來教會勢力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歐洲封建社會鼎盛期,教會不僅壟斷了思想文化領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經濟地位和相當大的政治權力。)
4、書P60:它們分別是麵包師、裁縫和釀酒工行會的徽章。
5、歐洲中世紀城市和鄉村生活的最大不同點是什麼?
①從政治角度來說,歐洲中世紀鄉村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封建庄園,生活在其中的勞動者是依附於封建領主的農奴。他們為了獲得土地的使用權,必須忍受封建主的剝削和壓迫,交納地租,服勞役。農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被束縛在土地上,與庄園主有依附關系;而城市的市民則擺脫了封建義務的束縛和領主的控制,相對具有很大的自由。②從經濟角度來說,鄉村莊園經濟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的生產不是為了出賣,而是為了庄園內部的消費;而城市中商品經濟發達,貿易繁榮,十分開放。
3.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表現:①封建庄園制度、②封建農奴制度、③封建等級制度、④基督教的作用和影響。
第三課 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1、阿拉伯文化有什麼突出特點?
①先進性:在數學、天文學、化學和醫學等科學技術方面,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②包容性、多民族性和融合創新精神。因為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形成促進了伊斯蘭文化的傳播,也推動了帝國范圍內各個不同地區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和希臘羅馬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既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很強的包容性。
2、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明的作用或貢獻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阿拉伯人把古希臘、羅馬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時,它也把中國和東方國家的一些文化傳到歐洲。②阿拉伯人穿梭於三大洲,帶去了阿拉伯的天文學、醫學和伊斯蘭教,帶回了東方的特產和先進的技術③阿拉伯文化在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橋梁作用。
3.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①2世紀的羅馬帝國(奴隸制);②395年的東羅馬帝國;③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封建制)④17世紀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封建制)
4、世界三大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創立地點 主要區域 宗教經典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喬達摩•悉達多 古印度 亞洲地區 佛經
基督教 1世紀 耶穌 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 歐洲北美 《聖經》
伊斯蘭教 7世紀(610年) 穆罕默德 阿拉伯(麥加) 亞非地區 《古蘭經》
三大宗教相同點:①都是由於當時戰亂造成人民的痛苦、在大眾需要精神寄託時產生的;②教義中都含有一神論、要甘於忍受痛苦、宗教儀式等內容;③對社會影響都極大,都與政治有緊密相連,發展到後都成為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
評價佛教:佛教掩蓋了奴隸社會中最根本的階級壓迫之苦,要人民忍耐順從,寄希望於來世,麻痹了人們的鬥志,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要;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要求,但佛教許給人們的只是虛幻的平等,是靈魂上的而不是現實中的平等,實際也起了麻痹鬥志的作用。佛教實質上是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
評價基督教:早期的基督教是下層人民的精神寄託和斗爭的手段;後來富人入教並取得了教會的領導權,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漸消失,日益成為統治階級維護其統治的思想工具(實質)。在歐洲中世紀,基督教成為歐洲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為教會所壟斷,教會還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相當大的政治權力,基督教勢力成為歐洲的主宰。(導致基督教性質變化的原因:教權與王權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及聯盟的建立。)

5.理解「條條大路通羅馬」(由來和今意):
答:①由來:古羅馬人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的道路交通網,這些寬闊的道路數量眾多,反映了當時交通非常發達。②今意:比喻各種方法各種途徑都可以達到同一個目的,也比喻做人要變通。

㈤ 八年級下冊歷史提分計劃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回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答。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㈥ 八年級學生的學習計劃

課前預復習,課上做筆制記,課後看筆記再做作業,回家先看書在做作業,然後背單詞,早上醒來再鞏固單詞的背誦,另外我覺得補課是沒有多大效果的,還不如把這些時間放在知識的鞏固和做題上面,還有有問題要及時問老師,把一分一秒的時間都利用起來。在周末的時候,也要早睡早起,不能玩得太晚,要把早上的時間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如背東西,你可以在星期五的晚上放鬆一下,但星期六和星期天要好好學習不能玩了。總之你想學習不管你怎麼樣你都能學得好的,主要還是靠自己的一個努力和堅持以及對時間的把握上,希望你能取得好成績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