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看圖寫話輔導作業
A.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看圖寫話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寫話習慣
1、規范的格式。
如果要寫到兩三句話或以上,就要寫成段落的形式,即開頭要空格以後內容寫多了,可以分幾段來寫,那每段開頭都要空兩格。
2、正確的標點。
寫話像說話,說話不可能不停頓不喘氣,一直講下去。那麼停頓或喘氣之處就要加逗號和句號。一句話沒說完點逗號;一句話說完了點句號;表達疑問用問號;發出感嘆用感嘆號。還要提醒孩子,標點符號也算字,要佔一個字的距離,即佔一格。
3、通順的語句。
通順的語句是寫話最基本的要求,若語句都不能做到通順,還談什麼寫具體,寫生動呢?這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瓶頸,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小,本來說話就有些顛三倒四;另一方面因為孩子的說和寫是脫節的,往往說得很好,但寫下來就變了樣。怎麼辦?方法就是:練習!對於說話顛三倒四的孩子,要讓他們多說,在說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調整語序,理清條理。對於說寫不一致的孩子,提醒他們,你怎麼想的就怎麼寫。另外,要想讓孩子的寫話通順流利,平時得多寫寫,如堅持每天寫一兩句話,每周寫一兩篇日記等。讓不要著急,慢慢來,相信孩子一定可以突破這個瓶頸的。
4、不寫錯別字。
在寫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寫錯字、別字。沒學過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要做到一個字不錯,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的,這需要平時有扎實的識字、寫字的基礎。但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向此方向努力,不是說高考准備嚴改錯別字,錯一字扣一分,那扣起來可真是太厲害了。
二、循序漸進地指導
1、指導會看圖。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圖,然後再寫話,所以看是基礎。這就要我們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看得懂才能說得明,所以,看懂圖意,會看圖是寫話的前提。
首先,有順序。有順序為的是寫話更有條理性。觀察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三、及時的激勵評價
要想讓孩子們喜歡表達、喜歡寫作,老師、家長都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們的寫作成果,讓孩子們享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們的文章像破土而出的幼苗,相信經歷陽光和雨露的小幼苗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這既可以作為孩子童年的記憶珍藏,又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多麼了不起,從而使他寫話的熱情越來越高!
B. 2年級小學生看圖寫話作業本怎麼寫
一、指導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一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看圖時先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弄清時間、地點、什麼人在干什麼,
1、仔細觀察,判定時間.時間的判定需要學生把圖片內容提示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綜合分析.要想判定圖片的時間,需要讓學生首先明確什麼圖像能代表時間,這要有一個生活的積累.舉例說明:圖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著了,孩子們自然想到時間是晚上;遍地的積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饋給我們冬日的信息.特殊的時間可以從圖片的提示加以具體判斷.
2、地點和人物的觀察.地點的發現一般來講比較直觀甚至一目瞭然,地點判斷也得建立在社會生活基礎上,特殊的地點判斷也要求孩子多方考慮,再下定論.在時間地點基本得到明確後就要觀察人物了,這是觀察重點.人物身份的觀察可從年齡、衣著、動作、行為等方面統一考慮,喜、怒、哀、樂的表現能一目瞭然,人物的外在表現與周圍環境只要結合起來統一考慮.
3、事情的觀察分析.圖上的人物動作,表情一般能比較直觀反映出畫面人物在做什麼?在怎樣做?在事情的觀察上需要孩子們有極大想像空間,敘事要完整有連續性和必然性,從最初的訓練出發要培養學生寫完整話的習慣.這對他們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在比較准確地全面地觀察畫面以後,要進一步培養他們有步驟地、按一定順序來觀察畫面的能力.就順序來說:在低年級指的是主次順序和方位順序.方位順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後、里外四組.注意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麼,想什麼.
C. 怎樣輔導一年級學生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一年級學生最頭痛的事,對於剛上小學的小朋友來說不知該如何下手,毫無頭緒。學生看圖寫話的好壞,老師起著主導作用。 在看圖寫話中,要想讓學生會說會寫,就得先讓學生學會看。指導學生學會看圖的順序,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通過仔細的觀察,弄懂它所表達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能准確和分析各組成部分的特點。例如:一年級拼音識字課《上中下》的插圖是先按照先整體後部分,先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來引導學生。 讓學生完整地敘述內容並不容易,他們對畫面內容理解了,卻敘述不清楚,甚至說得亂七八糟,因此,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就行了,然後再來要求說幾句到一段話。 教單幅圖時,先教學生在觀察圖,抓住圖主要內容用完整的話表達,如:地、人、事,說清楚圖中的主要內容。如:「少先隊員扶爺爺過馬路」一圖,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一句完整的話說清楚。教多幅圖時,要進一步指導學生前後連貫地說話。教師要具體指導學生先說什麼後說什麼,還可以提供一些詞語,讓學生藉助這些詞語來說話。如:四個小朋友撿到鑰匙,送還給失主的故事,要求學生用這四幅圖說話,教師可以提供以下詞語:四個小朋友,路上,看見,拾起,送還,交給等…。讓學生藉助這些詞語來連成一段話。 看圖寫話比看圖說話難度更大,因為它要受到文字的限制,既要用詞准確、語句通順、段與段之間. 慢慢地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但是學生寫出來的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是生動的、有趣的。充滿了孩子對這個世界認知,寫滿了他們的善良和活潑。那一句句天真爛漫的話語讓我們為之感動,為之欣喜若狂!
D. 如何輔導小學生寫看圖作文
教學一節好的課其實就是各個教學環節的優化,如導入、目標、導讀、總結與作內業等方面的優化.
1、導入容的優化:導入課的方法很多,例如題目導入法
2、教學目標的優化:依據課文特點,依據文體特點學習品析語言的方法,教會方法,然後讓他用你教會的方法去學習.作為一個教師,心中特別應該有一個方法目標,同樣一個問題,不同年級是不一樣的.應該考慮七年級教會,八年級提升,九年級拔高.
3、導學過程的優化:導學思路藝術化,教材處理,導學方法科學化.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思路設計.
E. 如何輔導二年級學生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指導要素
低年級學生剛剛跨入寫作的門檻,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作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長時間的教學,我總結了低年級看圖寫話的五大技巧。
1、仔細推敲寫話 要求找出要素
看圖寫話,通常都會配有這樣一段文字。「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麼?想一想他們會說什麼?請用幾句話把圖上的意思連起來寫一寫。」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萬不可一看而過,要細細推敲,這段文字就是對寫話的要求,也提示我們如何寫話。
寫話要求通常提示我們觀察圖畫要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因此在寫話的時候你就要寫上這幅圖所告訴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只有這些要素都具備了,才是合格的寫話。
2、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
理清圖意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隻舔著嘴巴笑眯眯的貓。你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你的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圖中省去了貓吃魚的過程,就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理清圖的意思。
請看這篇佳作:「有一隻小花貓看到一個魚缸裡面有一條金魚,她想來想去:怎麼能吃到這條金魚呢?小花貓伸出貓爪在魚缸里抓魚,小金魚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紅色的閃電。小花貓怎麼也抓不到它,急得滿頭大汗。小花貓抓抓腦袋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對小金魚說:「你游泳的技術真棒,可是你會跳嗎?」小魚得意地說:「我當然會跳啦!」「那你跳幾下給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貓剛說完,小金魚就跳了起來,水花濺了一地。小花貓看準時機在空中抓住了小魚塞進了嘴裡。小花貓閉上眼睛,舔著嘴巴,得意洋洋地走開了。」
3、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麼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從哪裡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麼,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再看場地是在公園,人們都在鍛煉身體,顯然人們是在公園里晨練,從而知道圖上畫的是早晨。因此理清圖意,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測很重要。
4、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看圖寫話訓練的一個重點就是按順序觀察,只有按順序觀察了才能使你的表達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兩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按順序觀察是前提,能詳略得當地描寫可以使你的作文更顯張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有所側重。你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堆雪人的,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都是什麼做成的。也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打雪仗的,他們的動作和表情怎樣。重點觀察後再寫出來,那你的寫話就更出彩了。
5、發揮合理想像豐富語言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像。其實想像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例如一幅圖上呈現四個小朋友,他們有的扛著小樹苗、有的提著水壺、有的拿著鐵鍬,很顯然小朋友們是准備植樹了。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還有兩只小鳥在飛。如果在寫話的時候只是寫你觀察到的兩只小鳥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飛翔,就顯得簡單無趣。這時你就要展開合理的想像:小鳥可能在給小朋友們唱歌,小鳥可能在說:「太好了,我們又有新家啦!」這樣的想像就比寫小鳥在飛要生動有趣的多。
想像可以給你的作文添彩,但如果不根據圖畫進行合理想像,就會使你的作文變成「胡編亂造」。如果你想像圖中的小鳥要去南方過冬、圖中的小鳥正在覓食,就與四個小朋友去植樹沒有關聯,背離了圖意。
以上就是我們在寫話中要掌握的幾個技巧,每一環節都把握好了,才能寫出優秀的看圖作文。
F. 二年級看圖寫話怎麼輔導
二年級看圖寫話,你要引導先看遠景,再看近景—步—步寫大去就可以了。
G. 淺談怎樣輔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看圖寫話的作文
下面我就掛一漏萬地談談這個問題吧!
除了先指導孩子看懂圖畫所表達的意思,再引導他像講故事一樣地講出來之外,當然在孩子講之前,教師可以先循循善誘地講一遍,同時再啟發孩子運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來進一步想像構思,最好讓孩子在不偏離圖畫主題太遠的前提下,能有自己的一些見解,總之一句話,一定要允許孩子馳騁於自己那豐富的想像力中,在這里教師萬萬不可越俎代庖,否則教育出來的孩子所寫作文就會非常死板、教條,那是當代八股文的縮影,他的想像力也會逐漸被教師扼殺!
教師引導著講完了,孩子也已經用自己的話把圖的內容都說過了,接下來我個人認為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我和其他作文教學班不同的一點是——一般的作文班教學到這里的時候,教師往往在孩子「說」完之後,就讓孩子「寫」開了,而我與他們不同的地方是——我沒有馬上讓孩子寫,因為根據我以往的教學經驗,能力比較超前的孩子在這個時候馬上就寫,當然不成問題,可是大多數的孩子還是一籌莫展地在咬著手裡的筆桿子挨時間,經過縝密的思考,我是這樣處理的:我沒有馬上讓孩子寫,而是我先在黑板上「范寫」,在我范寫的過程中,我還是一邊徵求著孩子的意見,一邊講解著一些比較具體的語法知識,比如」在本文的一開頭應該先交代時間」,「到那裡應該分段了,為什麼要分段呢?因為地點或時間發生了變化」;「這里應該用什麼標點符號呢」雲雲。有些地方在寫的過程中,我甚至還主動徵求孩子們的意見應該怎樣寫呢,這樣極大地刺激了孩子們創作的積極性,話說到這里還沒有完呢,我在寫完這篇下水文之後,通常還會請一兩個寫作特別吃力的孩子再讀一讀,然後我馬上就把黑板上的下水文給擦掉,然後讓孩子開始動筆寫……
可以說我與其他作文班的區別就在這里了!
結果上周三的下午,我在給幾個二年級的孩子講下面的這篇看圖寫話的作文時,就比較成功,每個孩子都洋洋灑灑地寫了很詳實完整的作文來,盡管與老師雷同的地方很多,但是初次學習寫作的孩子就是模仿的痕跡多一些,但這並不奇怪,因為等到孩子到一定的年齡時,他們往往就有了自己的創作思維,就會終止模仿教師的行為了。
請看下面的這篇看圖寫話作文:
下面是我用這種方法輔導的二年級的小學生寫的作文《吹泡泡》吹泡泡
芳草園小學二年級馬若軒
暑假的一天,三個好朋友芳芳、友友和明明,他們在公園里一起玩耍。
明明建議道:「大家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吧!」
「好呀!好呀!」友友和芳芳高興地說,「我們可喜歡玩吹泡泡的游戲啦!」
於是,明明回家拿了一杯肥皂水和一根細管,然後,就開始吹泡泡了,不一會兒,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泡泡從細管的一端飄了出來。大泡泡有人的腦袋那麼大,小泡泡才黃豆粒那麼小,大大小小的泡泡映著金色的陽光,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真是美麗極啦!
芳芳和友友看得目不轉睛,於是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他們把《兩只老虎》的歌詞給改唱成:「許多泡泡,許多泡泡,真美麗,真美麗!有的就象人腦袋,有的就象黃豆粒,真可愛,真可愛!」
最後,他們玩累了,才依依不捨地各自回家了。
H. 家長怎麼輔導小學生看圖寫話
你要引導它自己從裡面看出,不然你告訴它它寫寫,那不是輔導。作業上的版寫不出來了,你權自己可以找些孩子感興趣的圖畫讓他說,或寫,它有自信了,找到門道了就好了。不然他也應付的的。小孩子的想像力很強大的。要相信它,同時不要用大人的眼光衡量它,只要不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