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如何做好入學教育
A. 淺談怎樣做好少先隊工作
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做好本職工作,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育人環境,維持正常的教學工作秩序,促進少先隊員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重視少先隊員完整人格培養、個性充分發展,是21世紀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和共同趨勢。輔導員是對少先隊員的教育全面負責的專職教師;是學校各項工作計劃的主要實施者;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通過學習、實踐,我認為輔導員要想做好本職工作必須具有以下品質: 1、影響學生:小學生具有模仿性,學生的性格和日後的走向有很多時候和班主任或是某個老師有密切的關系,這說明,我們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平時做的到位,才會對學生有最為良好和最為深遠的影響。時刻關心學生,時刻心系學生,把自己和學生的想法聯繫到一起,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領路人。 2、相信學生:索里特爾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學》里談到,「如果你把學生看作是負責的人,他們就會有認真負責的行動;如果你把他們看作是小孩,他們將會像孩子似的行動;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東西,他將不會使你失望。」我不禁自問:學生能夠那麼相信老師,為什麼老師們不能相信學生呢?我們相信學生,不代表我們都聽從於學生的詭辯,而是在相同的情況下,仔細聽聽學生們的聲音。「信賴往往創造美好的境界。」 3、贊美學生:大文豪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句美妙的贊語可以使我多活兩個月。」他直接道出了整個人類在精神上的需要——贊美。贊美能賦予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能更大地激發人對事物的感情。 在學生的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就是受到老師的重視,每個學生都無一例外地希望受到老師的贊美。真誠的贊美可以拉近心靈,吸引著學生向你真心靠攏,傾聽你的教誨。小明是五年一班的一名學生,剛接觸他的時候我覺得他不是一個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因為他上課時經常做小動作,還和同桌講話,為此我也批評過他幾次,但效果並不明顯相反他還有抵觸情緒,但有一次就是我的一句贊美他的話使他徹底轉變了態度,他不僅改掉了上課愛講話的壞毛病,而且學習越來越認真成績越來越好,後來他還主動幫我拿琴、拿教學光碟等,主動和我接近。想不到就是一句很平常的贊美他的話竟然在他身上發生了這么神奇的效果。 4、寬容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學生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尤其是問題學生,犯錯的機會更大。如何處理他們的錯誤是轉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契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予以適當的寬容。當然,寬容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蘊涵著教師對他的無限期望,它跟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成的,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體現著為人師者的涵養和氣度。雨果說,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學生之為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有時愚昧無知,有缺點,不懂事,甚至會犯錯誤。做老師的,年長於學生,閱歷豐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勝於學生,當然應該寬容學生的缺點。 5、尊重學生:杜威曾經說過,「尊重的慾望是人類天性的最深刻的沖動。」青少年學生血氣方剛,自我意識、自尊心理尤為強烈,他們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生理、心理、行為上有缺陷的學生更是如此。也許尊重優秀的學生並不難,難的是對後進生也同樣的尊重。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同一件事發生在不同的學生身上,我們會用不同的態度去對待。正是由於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一些後進生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自卑感越來越重,對老師也越來越疏遠,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成了遙遙無期的事了。學生的自尊心是個敏感區,尤其是那些後進的學生,他們心虛、敏感,特別需要老師的寬容和理解,得到人格的尊重。 要做好少先隊輔導員工作,我們除了要用以上理論作為指導,結合當前新形勢,還要尋求具體有效的措施。 1、掌握規律,科學育人。 輔導員工作雖然千頭萬緒、紛繁復雜,但有其內在的規律。就其工作對象而言,身心發展也有規律可循。少先隊員求知慾強,喜歡新奇,愛好有趣味性的活動。輔導員應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一些知識性強,趣味性濃的活動,如小製作,各種知識競賽、演講會等等。這類活動既能把文化知識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又富有情趣;既能調動少先隊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又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把握時機,及時疏導。 在小學階段,少先隊員的自我評價還不成熟,因而家庭環境就會影響部分少先隊員的情緒,如父母吵架、離異等,使少先隊員產生焦慮、抑鬱的心理,情緒波動較大,這時尤其需要輔導員的關愛和開導。 由於少先隊員生活在一個復雜的現實世界,會受到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需要及時排除疏導。很多優秀輔導員的經驗表明,抓住三個「點」很重要。 一是抓新起點,及時引導。新學期開始是一個學習生活的新起點。這時候,少先隊員滿懷希望,嚮往新的未來。輔導員若能加強入學教育、新學期教育,根據班集體實際,引導少先隊員制定切實有效的奮斗目標,這便成功了一半。 二是抓激情點,及時鼓勵。少先隊員可塑性強,情緒容易激動,易受感染。如每當少先隊員聽了勞模或戰斗英雄的報告,看了歌頌革命前輩革命精神的電影,受到親人的鼓勵或學校的表彰後,他們會產生強烈的激情——「要向英雄們學習」,「要努力拚搏」。古人雲:水擊石則鳴,人擊志則宏。輔導員若能抓住這個時機,對少先隊員正面鼓勵、引導,就能把少先隊員的激情轉化為思想行為的內驅力,成為少先隊員努力上進的起點。 三是抓「偶發點」,及時疏導。一個班集體中意外之事時有發生。如有的少先隊員在課堂上搗亂;有的少先隊員幹部突然鬧情緒等等。任何「偶發事件」總是事出有因,輔導員在處理事件時要深入調查,謹慎行事。要主動詢問,不能主觀臆測。 3、從愛出發,以理服人。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誓言,也是做輔導員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個條件。「教育沒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 少先隊員的世界觀尚未形成,思想不定形,可塑性較強。輔導員應像慈母一樣,用愛去感召他們,滿腔熱情地與他們交朋友,用溫暖的心靈來醫治隊員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來滋潤和洗滌隊員精神的污垢。一句表揚,一個微笑,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個親切的動作,對少先隊員能產生的是多麼大的教育力量!某優秀輔導員作報告時說:要心存愛心,無論心平氣和,無論是其他什麼方式,要讓隊員感覺到你是愛他的。 說理也要講求方法,要耐心誠懇。「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輔導員要有針對性地說理;也可用生動的典型事例,形象的比喻或耐人尋味的典故,敘事論理,把深奧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講得淺顯明了,通俗易懂。同時輔導員熱情誠懇的態度能消除少先隊員對老師的戒心,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便可事半功倍。 輔導員只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才能導之以行。 總之,作為新世紀的少先隊輔導員,肩負著培養適應本世紀所需要的各種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須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認真學習,掌握和運用新時期教學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讓我們每個人都去克服主觀上的「暈輪效應」(即好的學生一切都好,差的學生生一切都差),用我們敏銳而友善的目光,獨到而縝密的思考,真誠而無私的愛心,去善待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B. 急求《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教程》電子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版 (2006年7月1日) 楊振斌、馮剛 主編
需此書來電子檔,加Wo
《高等學校輔源導員培訓教程》作者:楊振斌,馮剛主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織編寫 頁數:300 出版日期:2006.07 簡介:本書包括:大學生的特點和思想軌跡的把握(對象分析和把握)、黨團組織建設、學生日常教育(新生入學教育、畢業教育、形勢政策教育等)、校園文化建設(社團文化等)、學生社會實踐、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學生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