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優秀輔導員事跡材料
㈠ 抗疫英雄有哪些人及事跡
國家最高榮譽,致敬鍾南山!還有這些抗疫英雄們!
近日,國家公布了「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建議人選,鍾南山這個讓全國人民都熟記的名字赫然在列。另外還有3名抗疫英雄被建議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是他們為這個「歲月靜好」的時代在「負重前行」。
鍾南山
「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
在這個春節,鍾南山這個名字傳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84歲高齡的他義無反顧地趕往了武漢的防疫最前線,而在前一刻,他剛剛建議全國人民不要去武漢。高鐵上,鍾老在高鐵餐車的角落裡倚座而眠,這樣的舉動至今令人動容。現在,國家建議鍾老獲得「共和國勛章」,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他的擔當、他的專業、他的勇氣都值得我們欽佩,他是我們新時代所需要的偶像。
張伯禮
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大年初二,張伯禮趕往武漢,帶領中醫團隊接手了江夏方艙醫院,要知道,張伯禮院士也已經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了,在抗疫過程中做了膽囊的摘除手術,僅僅休息了三天就又投入到抗疫的工作中,把自己的健康和安危放在了一邊。江夏方艙醫院沒有一例轉為重症,張老和他的中醫團隊功不可沒。現在,國家建議張老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是對他的肯定,也是對中醫從業者的慰藉和鼓勵。
張定宇
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金銀潭醫院院長、漸凍症患者、妻子感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太多的身份讓張定宇心力交瘁,身體上的疲憊、工作中的忙碌、生活里的打擊,我們為這樣的勇士感嘆上天的不公,而他卻毅然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從提前改造病房、到走不動的雙腿,再到現在的抗疫勝利,張定宇院長給我們展現出了「鐵人」風范。近日,他被建議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我只想說,這是您應得的,也更希望您保重身體。
陳薇
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陳薇院士不僅是一位醫生,還是一位軍人,在疫情的時候,帶領團隊奔赴武漢,研製出了國內第一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目前這款疫苗已經在國外准備開展3期臨床試驗。作為科研人員,陳薇院士可能不被大眾熟知,但我們必須要明白,這樣的英雄不應該被遺忘,國家給予她最高榮譽稱號,是最大的褒獎,我們衷心祝願陳薇院士能夠早日研製出新冠疫苗。
㈡ 抗疫英雄事跡演講稿
寫作思路復:從文章的寫作目的制、中心主旨入手,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正文: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感染病學家,她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時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為浙江取得抗擊「非典」勝利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在春運臨近高峰,武漢疫情呈蔓延趨勢時,她頂著壓力,幾度建議「封一座城,護一國安康」。黨中央迅速採納了她的建議,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擴散,這一舉措不知讓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歲的李蘭娟院士還主動請纓,進駐武漢,和武漢的醫護工作一起接診病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醫生。七十多歲的老人,一連7天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她怕一眨眼,鮮活的生命會從她指間溜走。
她搶在時間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為了盡快找到「對症下葯」的疫苗,她率領科研團隊,日夜兼程。
她是我們生命的守護神。
㈢ 結合防疫抗疫中涌現的先進人物、感動事跡,說說哪些人和事跡讓你最感動
其實我覺得在抗疫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讓我們感覺到就是這些人,關鍵時候就是捨命奉獻,真的令人敬佩
㈣ 抗疫主要事跡
可以就結合你所知道的事情,把那些比較典型的比較有名的師姐給講出來就可以了,或者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介紹一下身邊的人。
㈤ 抗疫道德模範教師推薦理由怎麼寫
結合自己教師的職業實際情況進行填寫,以及你在教學的過程中自己的感悟,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最有真情實感。
㈥ 抗疫英雄事跡簡短
寫作思路:使用簡單的寫作風格,讀者傾向於選擇簡單的文本來閱讀回,而不是在答復雜的表達中沉思。例如,你可以用「幫助」而不是「促進」或「使用」而不是「利用」。把復雜的單詞留給教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與人交談,而不用讓讀者花很多時間去閱讀。
範文:
他是院長,也是病患。他叫張定宇。作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院之長,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漸凍症患者。行動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線堅持了30餘天。每天接上千個電話,處理無數突發事件的他,無暇顧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妻子,始終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
他說:「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別人眼裡風風火火的鐵血男兒,害怕失去摯愛的繾綣,濕了他的淚眼。一天睡眠不到兩個小時的張定宇,正在和病魔爭奪時間。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以後我會被固定在輪椅上,我現在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張院長,您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英雄硬漢形象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