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輔導作業家長最凶
1. 最怕的不是上班辛苦,而是要回家教娃做作業,輔導作業「殺傷力」有多麼大
我兒子在讀學前班時,每周一周二會有家庭作業。每次要開始寫作業他就說肚子不舒服、要版上廁所、頭權暈等等找各種借口拖延,要不就是寫了一會就把筆當飛機、火箭發射著玩,一篇作業要寫幾個小時。剛開始我就是獅子吼,威逼利誘,甚至想揍他,每次寫個作業就和打仗似的。一學期下來我瘦了十二斤,還有的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把自己氣進醫院的。由此可見,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真的是見大事業,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自己主動的完成作業呢?我現在總結了以下點:
1.提高孩子對需要完成的作業的興趣。比如寫數字「1」,我們首先要把數字「1」形象化,「1」它像什麼?像鉛筆、像一條路、像公交車等,讓孩子自己想,選擇他自己喜歡的。比如我兒子說:「數字『1』像一條路」,那就讓他自己把所有的路畫完。
2.中途休息一會。當你發現孩子寫了一半現在確實不想寫作業,你就先和他講好條件然後休息十分鍾(聽下音樂或者看下窗戶外面)。這樣能有效緩解他和你的精神壓力。讓之後寫作業的注意力更集中。
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但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也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有耐心,不要太暴躁哦!
2.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特別容易生氣該怎麼辦
從最根底的常識點開端教導,從簡略到雜亂。
教導孩子學習要從從最根底的常識點開端教導,從簡略到雜亂。由於假如根底常識點沒學習好,標題略微變動一下孩子就不理解了,你再怎樣責怪他,他仍是不明白。
2
要及時換一個解題思路來解說標題。
有時分家長教導孩子學習由於一道題卡住了,重復解說,孩子都不明白,所以家長會發火。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及時換一個解題思路來解說標題,不呆板一種辦法解題。
3
通知自己教育孩子不能一蹴即至。
俗話說,哺育孩子容易,可是教育孩子的確很艱難的事情,家長需要和孩子一同生長。當自己忍不住想發火的時分,要通知自己,教育孩子不能一蹴即至,要給孩子生長的時刻。
4
先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辦法,引導孩子自覺學習。
家長不可能永久陪著孩子教導學習,家長要做的是先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辦法,比方課前要預習講義常識,作業要自己查看一遍,課後及時溫習等等,引導孩子自覺學習,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家長心態放輕松,天然心情好了。
5
真實操控不住心情,應該立刻脫離鎮定。
有時分家長教導孩子學習的時分發火,假如總是和孩子待在一同,孩子又懼怕而哭哭啼啼,更會引發家長的怒火,這種情況下,假如家長真實操控不住心情,應該立刻脫離到別的的房間里,鎮定下來後再和孩子交流。
6
不要把日子和工作中的壞心情帶給孩子。
家長作為家中的頂樑柱,承受著日子和工作中的兩層壓力現已疲憊不堪,回家後還要教導孩子的學習,天然會有點心情。可是此刻要通知自己,不能把孩子當做自己心情的垃圾桶,孩子是未來的期望,不要把日子和工作中的壞心情帶給孩子。假如當天心情的確欠好,就不要牽強自己教導孩子學習,可以請其他家人幫助教導。
3. 家長一輔導孩子寫作業就容易發火,是孩子太笨還是自己沒耐心
作為家長,還要學會對孩子放手。學習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定不要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當作自己的責任,而要對孩子充滿信任,相信他不需要自己的監督和提醒,也能夠按時完成自己的任務。想清楚了這一點,就不會對孩子有太高的期望,更不會孩子一開始寫作業,家裡就雞飛狗跳了。
4. 輔導作業就容易氣死家長!怎樣培養小學生獨立完成家庭作業
現在很多孩子做作業都喜歡依賴家長,不喜歡自己獨立完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不知道是作業太多,還是懶於去思考。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呢?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現在老師留給學生的作業越來越多,所以有的學生就會直接去搜答案,去網上看別人的解題方式,就不喜歡去思考。而且有的小學生會依賴家長,不喜歡獨立完成作業,想讓家長去輔導他。如果想要小學生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話,就要培養他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學會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學習。
總之,給孩子獨立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總是陪著孩子做作業,讓他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5. 為何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很容易生氣
我認為有好幾方面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前提條件,即“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個孩子的學習肯定不是拔尖的,否則家長也就不會輔導了。好的,那麼第一條原因就出來了——家長的恨鐵不成鋼心態。現在的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在學校中好好聽課,在班級中爭取一個好的名次,為自己爭光。由此,在輔導孩子時,難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進行對比,“恨鐵不成鋼”的心態開始作祟,家長也就變得氣憤起來。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輔導孩子呢?
首先,要有意的規避自己的潛意識,對自己的孩子不能過於打壓,但也不能過於寵愛,要給他一個合理的對待。其次,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給孩子講述問題。最後,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6. 給孩子輔導作業,你會大吼大叫嗎
不僅會大呼小叫,有時候我甚至想打他,我其實脾氣本來就挺暴躁的,說白內了就是沒耐性容,所以每次給我小侄子輔導功課的時候我都會想要發瘋,那些我平時在他面前積累的好人緣都會因為輔導功課而崩潰,但是我也控制不住自己,每次看到他幾個英語單詞能背半個小時,最後還一個都沒記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最重要的是一個題反復講了無數遍,他卻像聽新題一樣,每次發火我媽還說我沒耐心,我真的特別想讓她也試試這種感覺,到那時候她應該就不會說我了。
7. 為何輔導孩子作業家長都暴跳如雷呢
因為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總是試圖以自己的角度去教導孩子,竭盡全力讓他們以最快速的方式掌握知識點。卻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為他們考慮,以他們的角度出發,讓他們更容易接受知識。這往往會導致孩子對於學習的抗拒和困惱,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總有相似的經歷,那就是被家長教學。
8. 家長輔導學生做作業能凶嗎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不能凶,而應該注意一些方式方法。
1. 制定學習規矩
這是我跟一位學心理的朋友學到的技巧,他說孩子在學習時會有一個厭煩期,簡單來說孩子在學習15分鍾左右的時候會有一個疲倦期,這個時候孩子是學不進去東西的,我們可以根據孩子這一特性制定一個規矩:學習15分鍾休息5分鍾!讓孩子在失去學習興趣之前休息調整一下,學習效率會更高,孩子也不容易出現厭學的心理。當然,這5分鍾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家長們可以藉此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孩子大腦也能得到放鬆,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特別有效。
2. 用鼓勵代替謾罵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純凈和敏感的,如果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對孩子說「你怎麼這么笨,這道題跟你講了幾遍了,你還不會?」,孩子內心會受到傷害不說,還會陷入到自我懷疑裡面,他們會真的為此懷疑自己的智商,這對孩子發展是很不好的。遇到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家長應該多一些包容,用鼓勵的方式給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比別人差,當孩子有了信心之後,學東西也會更快。
3. 不沖孩子發泄情緒
最後是我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孩子性格自卑大部分原因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父母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態度,孩子就會給出什麼樣的反應。如果父母在輔導孩子時大喊大叫,孩子就會表現的比較怯弱和恐懼,時間長了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也不利於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發展,在這上面家長要引起重視。
9. 為何有些家長輔導作業時總忍不住吼
為何有些家長輔導功課時總忍不住吼?真相或許很無奈:主要有三點!
一,孩子的態度不夠端正
有些父母反應自己已經壓制了很多的情緒的,但是孩子不爭氣,做作業時態度不端正,感覺像是在給家長完成作業,不是東翻翻就是西找正,邊做作業還要邊吃東西,字跡潦草,家長看到這樣的場景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感覺自己就是在對牛彈琴,這時候怎能忍住不吼?
第三,鼓勵孩子先動腦
很多家長從一開始陪孩子寫作業,就變成了“幫孩子”寫作業,一年級的孩子有些題目需要思考一下很正常,有些家長一點時間都不給孩子,馬上就告訴孩子正確答案,這樣下來,就會讓你的孩子依賴你了。
所以,從孩子開始有作業時,就應當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告訴孩子一定要及時啟動自己聰明的大腦。
註: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