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要關系
❶ 大學的輔導員很重要嗎我們該怎麼處理和輔導員的關系
一,高校輔導員是非常重要的。
要看輔導員的能力了,和輔導員處理好關系是很重要的,在以後的保研,找工作的時候都會有意向不到的好處。處理好關系的方法很多,但是送東西是最膚淺的一種,不建議,但是逢年過節還是要有一點心意哈。其實,當班委是最好的方法,幫他做些事情,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其實輔導員也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對於輔導員來說,他會用他的方式讓自己的學生發揮各自得長出來幫忙。因此只要你有能力,輔導員自然會信任你,讓你做一些事。自然而然的,你為班集體為院集體做的事多了,你付出就會和你收獲成正比。
覺得這個真心有用,搞好跟輔導員的關系,受益無窮。那我自己來說,是一個人際關系的小白,進入大學不進任何社團,學生會,更不會和導員處好關系。但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很多事情,導員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比如說,有什麼活動,導員可以直接推薦去的。再比如入黨這件事,我個人一直在班級學習前五,但多次的黨課都沒有我的份,因為既不是班級幹部,和導員關系也不好,所以,這種機會簡直沒有。很多貧困生,選班幹部這種的都是導員內部操作,學生投票可以說沒有用。
和大學輔導員關系搞好是很有用的,一個人的交際能力是很重要的,都已經上大學了,成年人了,半隻腳都跨入社會了,難不成還不會交際能力。還以為是在初中和高中,已經是上大學了,醒醒吧,別整天只知道玩了,要學會交際能力,這對於自己的發展是挺有幫助的,如果你平時做人都做不好,交際能力肯定不會好,那就更別說和導員搞好關系了,那簡直就是在做夢。所以在學會交際之前要先學會做人。
二,應該這樣和輔導員搞好關系:
1,見到輔導員要認真地打招呼,讓輔導員先認識你。大學就是半個社會,跟輔導員處理好關系,對自己未來的路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不要跟高中一樣,看到老師就躲躲閃閃哦。認真地目視著對方,跟對方打招呼。
2,在班上做一個職務。大學里的班長和學習委員,是有很多機會和輔導員相處的,所以,在大學里,一定要競選一個職務,給自己增加機會。
3,做事情積極主動。班裡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或者老師們需要做什麼事情,要積極主動去幫忙,自己吃一點虧也沒有關系。
4,努力展示自己的才能。大學里,一定要把自己展示出來,這樣輔導員才對你有印象哦,這樣下次你再找輔導員幫忙的時候,會順暢很多。
(1)高校輔導員要關系擴展閱讀:
2005年,為了貫徹落實16號文件,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輔導員長期從事該項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
2006年,教育部又簽發第24號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了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聘任、培養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第十六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鼓勵、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開展研究。
隨後教育部又制定《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計劃》,提出到2010年培養和造就1000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國內影響的專家等目標。2013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年)》(教黨〔2013〕9號),提出構建高校輔導員隊伍能力標准體系,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2014年,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教思政[2014]2號)的通知,調整和完善高校輔導員培養培訓方案、工作職能設置、考評考核指標等,努力將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❷ 高校輔導員九大職業功能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標准對初級、中級、高級輔導員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包括低級別的要求。
標*項為專家職能,高級輔導員需至少符合一項標*項
1、思想政治教育
(一)主動思考研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和一般規律,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開展工作調查研究,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性、前沿性問題,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專家*
2、黨團和班級建設
(一)深入研究高校黨建的規律性前沿性問題,成為黨建專家
3、學業指導
(一)組織學生參與專業課教師的實驗或研究項目,培養學生學術愛好和研究能力
(二)深入研究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形成規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性人格
(三)研究完善學生綜合評價體系,研究健全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4、日常事務管理
(一)積極創新學生事務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總結凝練工作經驗,深入研究把握學生事務管理的規律,成為學生事務管理專家*
5、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
(一)總結凝練實踐工作經驗,深入研究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專家*
6、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一)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豐富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深入研究把握網路傳播的規律、研判網上學生思想動態,成為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專家*
7、危機事件應對
(一)對危機事件進行分類分級,並做出預判
(二)協調相關部門妥善處理危機事件,穩定工作局面
(三)總結經驗,對工作進行改進,完善預警和應對機制
(四)總結凝練實踐工作經驗,深入研究把握危機事件應對的規律,成為校園公共危機管理專家*
8、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
(一)總結凝練實際工作經驗,深入研究把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規律,能為學生開展基本的創業指導,成為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專家*
9、理論和實踐研究
(一)參加國際交流、考察和進修深造
(二)主持省部級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課題或項目研究;形成具有影響力和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
(2)高校輔導員要關系擴展閱讀:
1、初級輔導員一般工作年限為1-3年,經過規定入職培訓並取得相應證書。
2、中級輔導員一般工作年限為4-8年,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培養了較強研究能力,積累了一定理論和實踐成果。中級輔導員職業標准除涵蓋初級輔導員的職業標准內容要求外,在各項職業功能上有更高要求。
3、高級輔導員一般工作8年以上,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學術修養,高級輔導員職業標准除涵蓋中級輔導員的職業標准內容要求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領域有深入的研究並具備有影響力的成果,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❸ 大學輔導員為何要求是黨員
大學輔導員要求是黨員的原因是輔導員的定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
「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輔導員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
(3)高校輔導員要關系擴展閱讀:
2004年,中共中央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16號文件),提出要採取有力措施,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班主任隊伍。
2005年,為了貫徹落實16號文件,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輔導員長期從事該項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
2006年,教育部又簽發第24號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了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聘任、培養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第十六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鼓勵、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開展研究。
❹ 高校輔導員需要具備的幾種能力
1、較強的組織能力。輔導員面臨的都是求知慾望比較強烈和風華正茂的大學生,需要經常組織一些大型的活動,包括班級年會、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這些都要去有駕馭大型活動的組織能力,能夠快刀斬亂麻,能夠臨危不亂,處事果敢。 2、較準的相人能力。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離不開一支得力的學生幹部隊伍助手。學生幹部選拔的得力,在日常工作中就會發揮左膀右臂的作用,否則就會成為掣肘。從班級建設的角度出發而言,學生幹部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有的學生幹部人前人後兩張皮,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使得班級的工作難以開展。因此,輔導員要具備一定的相人能力,當然不是說的看相。而是能夠結合實際兼聽則明,綜合考察學生幹部的能力,也就是管理的執行力情況。不要總是滿足於總是坐在辦公室聽學生幹部匯報工作,在花費重要精力提升學生幹部工作能力的同時,要用更多的時間深入到普通學生中間,了解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在普通學生中間,可能聽到更真實的聲音,也能夠發現更符合實情的情況。 3、快速的危機干預能力。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學生,作為一個有獨立思想和行為能力的人,要想完全杜絕危機事故是不可能的,但是當危機事件發生後,對危機實情的處理能力確是相當重要。這里包括對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事先預估和危機發生後採取的補救措施。通過班會將危機事件的案例提前告知學生,加強行為認知是提高學生防禦意識的一種重要渠道。在日常的管理中,時刻與學生保持信息暢通也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危機事件的發生,我們不可能把學生用一根線拴在自己的身上,但是我們卻可以與學生保持信息暢通,比如學生要請假外出,要弄清楚他去的目的地、目的地的聯系人(如果能夠記錄下聯系人的電話最好)、返校的時間等等。當然,天有不測風雲,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預料,因此危機的處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向老輔導員虛心請教能夠簡捷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危機干預能力。 4、較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現在的輔導員都是多才多藝的優秀分子,但是在眾多的才藝中語言關是很重要的環節,不在於能夠聲情並茂的朗誦詩文,重要的是能夠用打動人心的平朴言語將工作做到心坎上。這就講求語言的藝術,永遠不要小瞧自己的學生,不要用生硬的語言去開展或部署工作,那樣在工作尚未開始以前已經遭到了心理抵觸。即使批評,也要注意技巧。沒有人願意被否定,即使他做錯了。如果嚴厲的管理和苦口婆心的說服得到只是學生的怨憤,教育的效果就會盪然無存。另外,要注意多動筆練習自己的寫作能力。作為學校幹部的後備軍,文字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平時動筆練習寫一些應用性的公文如工作計劃、總結等,這樣為日後進入到別的管理崗位奠定基礎。雖然,很多輔導員都是經過嚴格的筆試和面試程序才最終進入輔導員隊伍的,但大多數參加工作後由於受具體事務所囿,很少有時間能夠再去筆耕,實際上這也正是研究型輔導員和事務型輔導員的分界嶺。大家都在忙同樣的事情,有的人善於思考,文章論言不時見於報端,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最終卻精神倦怠、身體疲憊。我們隊伍中有很多文筆不錯的輔導員最後都發展很好,有的通過考試進入了國家重要機關,有的則被提拔任用為某些部門的要職。如果你沒有超強的凸顯自我的能力,那麼文字表達能力可能為你搭建一座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得你在眾人中脫穎而出。不過,這當中需要付出很多的辛苦。
❺ 高校輔導員要為黨和國家培養什麼樣的人
四有新人。
在學校領導的領導下,以關懷愛護學生,面向全體,負責全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四有」新人,形成文明班集體作為班主任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而且班主任要經常和科任教師聯系,了解研究學生思想、學習情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發展自學能力,學好各門課,不斷提高學習成績,向任課教師反映學生正當 要求,平衡和控制各科作業負擔。 還要 關心學生身心健康。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體育、文娛、衛生活動,做好「兩操」,開展體育達標訓練,自覺搞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加強對學生生活管理和個人安全指導。從這上面幾條可以看出來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方面是全面的,從課堂到生活,從學習到娛樂。事實上在高中也是班主任經常陪在我們身邊,但是側重點還是在學習上。
(5)高校輔導員要關系擴展閱讀
大學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幹力量,專職從事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管理工作,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輔導員工作守則上記載,輔導員肩負著為黨和國家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醫學專門人才的重任。
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人才,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和接班人。其實大學輔導員主要是管理學生生活上的,對學習不側重,但是重視思想教育。
❻ 去一般的高校,做輔導員好不好,合同制的
民辦高校做輔導員的話1、壓力比較大,學生管理工作難度相對更大,學生情況較為復雜;2、民辦高校可能更重偏重教學而非管理,所以有可能輔導員這個職業並不像教師的地位和待遇那麼高了,尤其是民辦高校;3、個別民辦高校工資不是按時發放的,這個需要了解清楚,一年發多少月的工資,基本工資和待遇怎麼樣,是否是你能夠接受的,五險一金是什麼情況等等都需要了解;4、根據你描述的高校地域來看,大環境里經濟比較發達但是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能相對少。總之,如果你喜歡輔導員這個職業,這個地域對你來說也有吸引力,那麼建議可以考慮這份工作;如果你同時需要求得其他方面的發展,比如職業成就感等,建議慎重考慮。也可以了解一下該校目前的輔導員用工制度、考核情況、發展趨勢等以作參考。不管怎樣,祝諸事順利!
❼ 大學輔導員日常工作
1、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內容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公民素質教育(民主法制、人文素養)學校規范教育(校規校紀律等)。
2、負責班級管理管理,處理好學生自我管理外需要輔導員辦理的事務。
3、負責信息管理,其內容如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4、提供輔導咨詢服務,與導師、校醫院、心理、職業指導中心合作,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缺乏統一標准體系情況下,主動溝通,從大一年級就建立一定的職責體系。
(7)高校輔導員要關系擴展閱讀
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上出台專門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設立專職輔導員,並得到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四人幫」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聲譽遭到破壞;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
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❽ 高校輔導員是什麼編制,
一般是行政編,但是很多學校可以走教師系列,就是可以評講師、助教,以後也可以當教授。待遇應該是學校里中下水平的,具體多少要看地域和什麼學校了。聘用3年滿後可以到機關工作,也可以去教課,當然可以繼續當輔導員。
輔導員這個崗位很鍛煉人,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方面,你要是帶了一屆學生,應該什麼人都見過了,經驗也有了,轉其他崗位比較容易。
輔導員工作比較忙,主要是雜事多,把你的時間都打斷成一段一段的了,所以感覺忙忙碌碌就一天,不過要是閑的時候確實很閑。另外輔導員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碩士,博士。
(8)高校輔導員要關系擴展閱讀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的培養與發展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24號)》第四章中:
第十一條高等學校應結合實際,按各校統一的教師職務崗位結構比例合理設置專職輔導員的相應教師職務崗位。專職輔導員可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要求評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或其他相關學科的專業技術職務。
第十二條高等學校應根據輔導員崗位基本職責、任職條件等要求,結合各校實際,制定輔導員評聘教師職務的具體條件,突出其從事學生工作的特點。輔導員評聘教師職務應堅持工作實績、科學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結合的原則,對於中級以下職務應側重考察工作實績。
第十三條高等學校應成立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具體負責本校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
高等學校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一般應由有關校領導,學生工作、組織人事、教學科研部門負責人等相關人員組成。
第十四條高等學校可根據輔導員的任職年限及實際工作表現,確定相應級別的行政待遇,給予相應的傾斜政策。
第十五條輔導員的培養應納入高等學校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享受專任教師培養同等待遇。
第十六條高等學校應當鼓勵、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開展研究。
第十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承擔所在區域內高等學校輔導員的崗前培訓、日常培訓和骨幹培訓,
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就業指導、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化輔導與培訓,開展與輔導員工作相關的科學研究。高校負責對本校輔導員的系統培訓。
第十八條高等學校要積極選拔優秀輔導員參加國內國際交流、考察和進修深造。支持輔導員在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攻讀相關專業學位,鼓勵和支持專職輔導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專門人才。
第十九條高等學校要積極為輔導員的工作和生活創造便利條件,應根據輔導員的工作特點,在崗位津貼、辦公條件、通訊經費等方面制定相關政策,為輔導員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第二十條高等學校應把輔導員隊伍作為後備幹部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來源,根據工作需要,向校內管理工作崗位選派或向地方組織部門推薦。
❾ 大學輔導員以後的發展有前途嗎
有的。
1、繼續做輔導員。輔導員隊伍對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心理健康、就業創業等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想要穩住這支隊伍,必須考慮他們的職業發展問題。而隨著國家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視,輔導員的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早早就在各級文件里反復說過。
2、轉崗為其他行政人員。相較於鳳毛麟角的副處級輔導員和副教授級輔導員,大多數輔導員在本崗位上職級能解決到正科、職務能解決到院系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學工組長、黨委秘書、組織員)、職稱能到講師等,就到頭了。
想要繼續發展,更多的人會選擇轉崗為其他行政人員,比如本院系的話轉為院辦主任的居多,還有一些會轉到機關,比如組織部、宣傳部、學工部、校團委、教務處等,尤其是一些機關處室多年不留人的情況下,為補充人員,經常從院系輔導員調人。
3、轉為專業教師。大多數輔導員留校的時候是碩士畢業,而大多數高校專業教師的學歷起點是博士。於是有些輔導員會在工作不久後考博士,過幾年博士畢業後通過一定「途徑」進入專業教師序列。這個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數量上是最少的。
(9)高校輔導員要關系擴展閱讀:
做大學輔導員條件
1、必須是黨員
這是輔導員的基本條件之一,因為輔導員很重要的職責是思想政治教育。5年前研究生入黨還是比較容易,近幾年入黨要求嚴格,比例降低,競爭激烈。畢竟進體制黨員有更多的機會。
2、必須是學生幹部
這也是學生管理的必要條件。每個高校輔導員招聘都會要求做過學生幹部,而且是主要幹部,當然這個要求相對會弱一些,因為主要幹部也沒有明確限定是什麼樣的范圍。
畢竟學校招進來後,立馬就要帶學生,而且不一定是大一的,有的直接帶大四的都有,沒有一定的學生幹部經驗是很難直接上手的。
3、必須是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進高校學歷是最為重要的,輔導員也不例外。即使是高職也要碩士學歷了,本科即使進去也只能是合同制員工。
現在高校進入非常難,編制控制的很嚴,行政進人必須要考試。這樣對畢業學校的要求松一點,以前有的學校要求輔導員必須是211高校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