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動員大會輔導員代表發言
① 學校總體學習風氣如何學校在加強學風建設方面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措施
為了迎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我校學風建設,加強輔導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深化研究、交流經驗、共享成果,近日,由學生工作部主辦的輔導員沙龍交流研討會在管理樓126室舉行。校本科教學評估辦常務副主任孫景宏、學生工作部部長趙鋒、教務處副處長申亞男及全體本科生輔導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生工作部副部長王建輝主持。
會上,孫景宏老師從「評估體系和我校現狀」,「學校的具體措施」,「學生工作的任務」三個方面對本科評估相關工作進行了介紹。他指出評估工作意義重大,對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師生愛校建校的熱情,使輔導員更加明確工作方向,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於學風建設,孫景宏強調要從教師風范和學習風氣兩方面入手,兩手抓,不僅要對教師嚴格要求,更要採取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措施。加強學風建設,尤其要改善學生上課出勤情況。孫主任還簡要介紹了學校迎評有關工作進度安排,對評估工作的任務分工進行了解釋說明。
之後,來自四個年級的輔導員代表分別作了工作交流。
05級輔導員倪宇對大一年級學風狀況調研及工作思路作了匯報。她通過一組柱狀圖對學生學習的「優」與「憂」進行比較說明,簡單明了的指出大一年級學風建設的優點(態度較明確)以及需要改進的不足(主動性較差,聽課效率低)。並提出解決策略:從「嚴紀律,營氛圍,調熱情」三個方面抓牢抓實,並對三個方面逐一解釋分析: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組建學習小組」來嚴明紀律,通過搭建「年級、班級、宿舍」三層,加強宿舍建設來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通過「以生涯規劃為導向」進行教育來激發學習動機。
04級輔導員李艷麗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作了細致入微的調查,調研內容包括學生上課遲到早退情況;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情況;平時及雙休日自習情況;學習動機對所學專業的態度情況等。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從學生自身、教學及輔導員三個方面進一步分析。她還指出:應以正面教育為主要途徑,深入學生實際,了解思想動態,把握主流思想;加強管理制度建設,採取激勵機制,獎、懲制度,課堂情況記錄制度;加強學風建設討論,開展學生社會實踐、實習,舉辦學科競賽和專業技能比賽;實行宿舍長責任制並實施「一幫一」互助措施等等。
接著,03級輔導員秦濤對大三年級學風狀況做了匯報。他從學生中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興趣不高,課堂出勤率不高,效率不高等問題入手。指出輔導員工作要注意的幾點:需要指導學生科學確立目標,合理制定規劃;應注意加強學習氛圍建設,包括宿舍、班級、學生社團的氛圍建設;此外,還應注意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動機,建章立制,加強管理。
最後,由畢業生輔導員郭玉明對即將畢業的大四年級學風狀況作了分析。他通過 「大四學生怎麼了?我們該做點什麼?我們要留下點啥?」等問題展開了研討總結。通過調研對大四學生中存在的「生活懶散、缺乏奮斗目標、凝聚力不夠」等棘手問題作了分析並一一提出解決方案。他指出作為輔導員,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正確的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最後,他提出了畢業生輔導員的最後奮斗目標:「再為學生服務四十三天,站好最後一班崗」。
通過交流研討,輔導員們就以下幾方面達成共識:第一,加強學風建設必須加強學生的專業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加強學風建設要通過建立良好的宿舍、班級、年級學習氛圍,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第三,加強學風建設還要齊抓共管,充分發揮教師、輔導員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合力,從各個層面加強學風建設。
會議最後,學生工作部部長趙鋒強調,即將到來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關繫到學校建設發展,在這個關鍵時刻,學風建設無疑是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應當花大力氣加強建設。同時他也表示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學風建設,同時也很關注輔導員沙龍的發展,希望各學院能組織開展各種活動,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學風建設。
研討會結束後,各年級的輔導員進行了分組討論,就如何加強學風建設,針對本年級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商定了切實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本次輔導員沙龍交流研討會不僅是總結交流的會議,更是一次凝聚人心和鼓舞士氣的會議。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學生工作幹部將圍繞迎接本科教學評估,加強學風建設的中心任務勤奮工作,切實努力,開創學風建設的新局面。
② 關於高校輔導員如何加強新生教育中的學風建設
論文摘要:學風是學校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原則的綜合體現。以新生教育為契機,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強化守紀教育、培養專業學習興趣、建設優良班風等途徑,抓好學風建設的起點,把握學風建設的關鍵,是學風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的保障。 論文關鍵詞:新生教育;學風建設;輔導員 優良的學風可以對個人心理形成積極的影響,造成一種相互激勵、互相促進的強烈氣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滲透、感染作用,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潤物無聲的熏陶;可以憑借群體行為對個體起到約束、規范的作用,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這種小環境的積極影響,可以使學校各種教育活動功能放大,可以使學習者獲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長效性的做學問、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導和實踐途徑,使其受益終身。這當然是理想的狀態,作為輔導員不能單純地依靠傳統,依賴過往的學風可以潤物無聲,學風的建設更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本文僅從狹義的角度對學風問題進行探討,就新生輔導員如何在高校學風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談幾點意見。 一、在新生中加強學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學風建設是學校的一項基本建設,加強學風建設、培育優良學風既是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又是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客觀需要。學風的形成並非朝夕之功,滲透於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始末,融合在高校學生工作的各個環節,貫穿了大學生四年成長、成才的全過程,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而加強大一新生的學風教育,正是大學學風教育的起點,也是關鍵點。處在高等教育的始發站,新生是否適應了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是否接受了科學的觀念?勢必影響到他們的大學四年,以至將來。同樣也關繫到這一批次學生的教育質量。新生在進校後,開始接觸全新的生活和學習內容,所有信息都是最初概念,這是最基本、最深刻的。在他們深深感受大學應有的學習態度、作風後,他們會很快轉化為自己的學習態度和作風。所以在新生入學後,我們要安排一系列入學教育,積極引導他們盡可能快地進入良性的學習狀態,採用配套措施減弱或消除新生的負面因素,縮短角色轉換的適應期,可以說這決定著整個大學四年學生教育的質量。 大學新生是個特別的群體,處在人生定位與理想選擇的特殊時期,在思想、心理及行為上有自己的主見又容易受到引導,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針對這個特徵,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能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入學初的管理成效能直接影響到後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時,學風建設是新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的新生入學教育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形勢,我們必須賦予其新的內涵——學風建設教育。在新生教育階段指導學生認識大學學習的特點,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進行思考和研究,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與獨立性,為建設良好的學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當前高校學風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隨著辦學模式的不斷完善及擴大,高校的學生層次越來越復雜,並呈現多樣性特徵,對於剛剛告別高中生活的新生來講,大學生活是種全新的境遇,在這種境況下,很多前所未有的或者原本累積的問題就會爆發出來。新生們普遍面臨著人生目標困惑、社會角色認知困難、學習方法需重新掌握等問題。同時,正像這種主要特徵突出鮮明一樣,當前大學生學風問題也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1、現今出現學習懈怠現象的面更寬,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也會不遵守課堂紀律,上課遲到甚至逃課、抄作業,平時不努力,考前靠突擊甚至考試作弊;2、不及格率有所提高,一些入學分數很高的學生也會留級甚至退學;3、干擾因素轉移。以往學業失敗多發生在熱衷於早戀、校外兼職賺錢等同學的身上,現在留級、退學的原因大都是熱衷於游戲、沉溺於網路;4、心態矛盾加劇。感到競爭壓力很大,又不願刻苦學習;希望學校少管,自控能力又差;主張自主學習,自學能力又弱。這些是學風建設面臨的新課題。 (二)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影響,也有學校原因;既有常規因素,也有社會轉型和教育改革進程中的不利影響。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中,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誠信缺失、情緒浮躁等不良風氣流行甚廣,與大學生原有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方面產生了強烈的碰撞。應試性基礎教育也流毒甚深,使學生進入大學後表現出許多滯後性的反應:1、學習動機缺失。曾經將考上大學作為奮斗目標的他們,目標一旦實現,便出現了理想的真空。過往成長的每一個階梯都是由老師或家長為他們設計,自我規劃能力缺乏,大學學習便失去了新的動力;2、學習方式不適應。教學方式上從高中老師不厭其煩「嚼爛了喂」到現在大學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少同學不適應甚至十分困難;3、自控能力弱。在「他律」重於「自律」的中小學教育中,學生的自製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換到大學寬松的教育模式下,不少同學雖明知好好學習的道理,但卻控制不住自己,結果嬉戲無度,荒廢了學業;4、心理素質差。
③ 如何加強學風建設,迎接本科教學評估
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我校學風建設,加強輔導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深化研究、交流經驗、共享成果,近日,由學生工作部主辦的輔導員沙龍交流研討會在管理樓126室舉行。校本科教學評估辦常務副主任孫景宏、學生工作部部長趙鋒、教務處副處長申亞男及全體本科生輔導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生工作部副部長王建輝主持。
會上,孫景宏老師從「評估體系和我校現狀」,「學校的具體措施」,「學生工作的任務」三個方面對本科評估相關工作進行了介紹。他指出評估工作意義重大,對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師生愛校建校的熱情,使輔導員更加明確工作方向,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於學風建設,孫景宏強調要從教師風范和學習風氣兩方面入手,兩手抓,不僅要對教師嚴格要求,更要採取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措施。加強學風建設,尤其要改善學生上課出勤情況。孫主任還簡要介紹了學校迎評有關工作進度安排,對評估工作的任務分工進行了解釋說明。
之後,來自四個年級的輔導員代表分別作了工作交流。
05級輔導員倪宇對大一年級學風狀況調研及工作思路作了匯報。她通過一組柱狀圖對學生學習的「優」與「憂」進行比較說明,簡單明了的指出大一年級學風建設的優點(態度較明確)以及需要改進的不足(主動性較差,聽課效率低)。並提出解決策略:從「嚴紀律,營氛圍,調熱情」三個方面抓牢抓實,並對三個方面逐一解釋分析: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組建學習小組」來嚴明紀律,通過搭建「年級、班級、宿舍」三層平台,加強宿舍建設來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通過「以生涯規劃為導向」進行教育來激發學習動機。
04級輔導員李艷麗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作了細致入微的調查,調研內容包括學生上課遲到早退情況;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情況;平時及雙休日自習情況;學習動機對所學專業的態度情況等。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從學生自身、教學及輔導員三個方面進一步分析。她還指出:應以正面教育為主要途徑,深入學生實際,了解思想動態,把握主流思想;加強管理制度建設,採取激勵機制,獎、懲制度,課堂情況記錄制度;加強學風建設討論,開展學生社會實踐、實習,舉辦學科競賽和專業技能比賽;實行宿舍長責任制並實施「一幫一」互助措施等等。
接著,03級輔導員秦濤對大三年級學風狀況做了匯報。他從學生中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興趣不高,課堂出勤率不高,效率不高等問題入手。指出輔導員工作要注意的幾點:需要指導學生科學確立目標,合理制定規劃;應注意加強學習氛圍建設,包括宿舍、班級、學生社團的氛圍建設;此外,還應注意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動機,建章立制,加強管理。
最後,由畢業生輔導員郭玉明對即將畢業的大四年級學風狀況作了分析。他通過 「大四學生怎麼了?我們該做點什麼?我們要留下點啥?」等問題展開了研討總結。通過調研對大四學生中存在的「生活懶散、缺乏奮斗目標、凝聚力不夠」等棘手問題作了分析並一一提出解決方案。他指出作為輔導員,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正確的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最後,他提出了畢業生輔導員的最後奮斗目標:「再為學生服務四十三天,站好最後一班崗」。
通過交流研討,輔導員們就以下幾方面達成共識:第一,加強學風建設必須加強學生的專業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加強學風建設要通過建立良好的宿舍、班級、年級學習氛圍,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第三,加強學風建設還要齊抓共管,充分發揮教師、輔導員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合力,從各個層面加強學風建設。
會議最後,學生工作部部長趙鋒強調,即將到來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關繫到學校建設發展,在這個關鍵時刻,學風建設無疑是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應當花大力氣加強建設。同時他也表示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學風建設,同時也很關注輔導員沙龍的發展,希望各學院能組織開展各種活動,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學風建設。
研討會結束後,各年級的輔導員進行了分組討論,就如何加強學風建設,針對本年級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商定了切實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本次輔導員沙龍交流研討會不僅是總結交流的會議,更是一次凝聚人心和鼓舞士氣的會議。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學生工作幹部將圍繞迎接本科教學評估,加強學風建設的中心任務勤奮工作,切實努力,開創學風建設的新局面。
④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怎麼樣學風老師,輔導員,行政人員待遇
很不錯的呢,我有個朋友在裡面上班,待遇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