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如何輔導小學5年級學生坐題

如何輔導小學5年級學生坐題

發布時間: 2020-12-26 13:10:17

Ⅰ 怎樣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成績做多少難度的題合適

你認為太簡單了,請問你的認為是以你的標准,還是以一個五年級學生的標准,內如果說他普通的都搞不定,讓他容搞奧數不覺得有點象走的沒學會就學跑嗎??
而且課後的題目就是讓學生熟悉概念和公式用的,請問高考的時候有多少題目是高難度的題目,大多數題目還不是考基礎概念!

粗心的問題必須從他個人身上找毛病,培養他細心的性格和習慣,題海戰術對這個又有什麼用(除非你拿個棍子在旁邊看著,錯了就揍)。

至於不會做題目,你已經說了他很聰明,所以很顯然是他偏科,不喜歡數學的原因(這個原因也能導致他粗心)。這可以從你的「問題補充」里看出來,教了忘,忘了教的學生只有2種,一種是笨蛋,二是沒興趣。

你還是先培養他的興趣吧

Ⅱ 五年級小學生如何提升數學應用題的理解

解答應用題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

一般應用題


一般應用題沒有固定的結構,也沒有解題規律可循,完全要依賴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找出解題的線索。

● 要點:從條件入手?從問題入手?

從條件入手分析時,要隨時注意題目的問題

從問題入手分析時,要隨時注意題目的已知條件。

● 例題如下:

某五金廠一車間要生產1100個零件,已經生產了5天,平均每天生產130個。剩下的如果平均每天生產150個,還需幾天完成?

● 思路分析:

已知「已經生產了5天,平均每天生產130個」,就可以求出已經生產的個數。

已知「要生產1100個機器零件」和已經生產的個數,已知「剩下的平均每天生產150個」,就可以求出還需幾天完成。

典型應用題


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解答的應用題中,有的題目由於具有特殊的結構,因而可以用特定的步驟和方法來解答,這樣的應用題通常稱為典型應用題。

(一)求平均數應用題

● 解答求平均數問題的規律是:

總數量÷對應總份數=平均數

註:

在這類應用題中,我們要抓住的是對應,可根據總數量來劃分成不同的子數量,再一一地根據子數量找出各自的份數,最終得出對應關系。

● 例題如下:

一台碾米機,上午4小時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時碾米1096千克,這天平均每小時碾米約多少千克?

● 思路分析:

要求這天平均每小時碾米約多少千克,需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這一天總共碾了多少米?(一天包括上午、下午)。

2、這一天總共工作了多少小時?(上午的4小時,下午的3小時)。

3、這一天的總數量是多少?這一天的總份數是多少?(從而找出了對應關系,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

(二) 歸一問題

● 歸一問題的題目結構是:

題目的前部分是已知條件,是一組相關聯的量;

題目的後半部分是問題,也是一組相關聯的量,其中有一個量是未知的。

● 解題規律

先求出單一的量,然後再根據問題,或求單一量的幾倍是多少,或求有幾個單一量。

● 例題如下:

6台拖拉機4小時耕地300畝,照這樣計數,8台拖拉機7小時可耕地多少畝?

● 思路分析:

先求出單一量,即1台拖拉機1小時耕地的畝數,再求8台拖拉機7小時耕地的畝數。

(三) 相遇問題

指兩運動物體從兩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運動。

● 相遇問題的基本關系是:

1、相遇時間=相隔距離(兩個物體運動時)÷速度和。

例題如下:

兩地相距500米,小紅和小明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小紅每分鍾行60米,小明每分鍾行65米,幾分鍾相遇?

2、相隔距離(兩物體運動時)=速度之和×相遇時間

例題如下:

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對開出,10小時後在途中相遇。已知貨車平均每小時行45千米,客車每小時的速度比貨車快20﹪,求甲乙相距多少千米?

3、甲速=相隔距離(兩個物體運動時)÷相遇時間-乙速

例題如下:

一列貨車和一列客車同時從相距648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4.5小時相遇。客車每小時行8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 相遇問題可以有不少變化。

如兩個物體從兩地相向而行,但不同時出發;

或者其中一個物體中途停頓了一下;

或兩個運動的物體相遇後又各自繼續走了一段距離等,都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 另:

相遇問題可以引申為工程問題:即工效和×合做時間=工作總量




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


分數和百分數的基本應用題有三種,下面分別談一談每種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的規律。

(一)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這類問題的結構特徵是,已知兩個數量,所求問題是這兩個量間的百分率。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的實質是一樣的,只不過計算結果用百分數表示罷了,所以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百分之幾時,要用除法計算。

● 解題的一般規律:

設a、b是兩個數,當求a是b的百分之幾時,列式是a÷b。解答這類應用題時,關鍵是理解問題的含意。

● 例題如下:

養豬專業戶李阿姨去年養豬350頭,今年比去年多養豬60頭,今年比去年多養豬百分之幾?

● 思路分析:

問題的含義是:今年比去年多養豬的頭數是去年養豬頭數的百分之幾。所以應用今年比去年多養豬的頭數去÷去年養豬的頭數,然後把所得的結果轉化成百分數。

(二)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

●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都用乘法計算。

● 解答這類問題時,要從反映兩個數的倍數關系的那個已知條件入手分析,先確定單位「1」,然後確定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

(三)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 這類應用題可以用方程來解,也可以用算術法來解。

用算術方法解時,要用除法計算。

● 解答這類應用題時,也要反映兩個數的倍數關系的已知條件入手分析:

先確定單位「1」,再確定單位「1」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

一些稍難的應用題,可以畫圖幫助分析數量關系。

(四) 工程問題

工程問題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的問題。

● 這類題目的特點是:

工作總量沒有給出實際數量,把它看做「1」,工作效率用來表示,所求問題大多是合作時間。

● 例題如下:

一件工程,甲工程隊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隊修建需要12天,兩隊合修4天後,剩下的任務,有乙工程隊單獨修,還需幾天?

● 思路分析:

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則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

已知兩隊合修了4天,就可求出合修的工作量,進而也就能求出剩下的工作量。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還需要幾天完成。

比和比例應用題


比和比例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中,比的應用題包括:比例尺應用題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正、反比例應用題。

(一)比例尺應用題

這種應用題是研究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和比例尺三者之間的關系的。

● 解答這類應用題時,最主要的是要清楚比例尺的意義,即: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根據這個關系式,已知三者之間的任意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未知的量。

● 例題如下:

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A城到B城的距離是8厘米,A城到B城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 思路分析:

把比例尺寫成分數的形式,把實際距離設為x,代入比例尺的關系式就可解答了。所設未知數的計量單位名稱要與已知的計量單位名稱相同。

(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這類應用題的特點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兩部分或幾部分,求各部分的數量是多少。

這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唯一接觸到的不平均分問題。

● 這類應用題的解題規律是:

先求出各部分的份數和,在確定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最後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求出各部分的數量。

按比例分配也可以用歸一法來解。

● 例題如下:

一種農葯溶液是用葯粉加水配製而成的,葯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100。2500千克水需要葯粉多少千克?5.5千克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

● 思路分析:

已知葯和水的份數,就可以知道葯和水的總份數之和,也就可以知道葯和水各自占總份數的幾分之幾,知道了分率,相應地也就可以求出各自相對量。

(三)正、反比例應用題

解答這類應用題,關鍵是判斷題目中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里的量,還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x、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兩種相向關聯的量成正比例時,用下面的式子來表示:

kx=y(一定)。

如果兩種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時,可用下面的式子來表示:

×y=K(一定)。

● 例題如下:

六一玩具廠要生產2080套兒童玩具。前6天生產了960套,照這樣計算,完成全部任務共需要多少天?

● 思路分析:

因為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已知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總量與工作時間成正比例。

Ⅲ 五年級小學生做數學卷子,錯題一大片,是基礎不好還是真的不會呢找輔導老師該怎麼找

錯這么多當然得打一頓,肯定也是做的過程中不用心,五年級的數學相對來說還不是回很難,基礎知識答學校老師一般都會反復給講的,孩子可能基礎和提高的都不會,給孩子找個耐心一點的老師慢慢來吧,可以問問昂立的老師,還不錯

Ⅳ 小學5年級的學習方法

五年級屬於一個非常時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必須要在這一時期將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另外五年級的數學難度有所提高,下一步是迎接初中.五年級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那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具體有哪些.

(難度)


對於孩子的學習往往使家長感到很頭大,此時可以在假期藉助輔導班來對孩子進行全面的輔導,從學習的要點到學習方法,還有就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利用好假期,使孩子在假期中不浪費時間,提高數學的成績.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單單依靠家庭有時候是不能完成的,家長朋友給孩子找個輔導班或者是一對一家教,利用假期時間,制定好學習計劃,讓孩子嚴格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堅持去做,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獲.

Ⅳ 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平時做數學作業錯題非常多,該怎麼辦

要找到問題抄的根源,要麼襲基礎知識掌握得較差,要麼比較粗心。如果是的一種情況,就要找一個比較負責的老師輔導輔導;如果是第二種情況,要注意鍛煉,改掉孩子粗心的小毛病。總之,孩子是形成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要注意方法,注意引導,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要讓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Ⅵ 如何提高數學小學五年級學生有效

提高五年級數學成績的方法與策略
張磊
本學期本人接任五年級的數學課程,這個班我已經教授兩年,所以對該班學生很了解。該班學生尊敬老師,活潑、好動。本學期學生流動不大,轉走兩人,轉入一人。在上學期的考試中,學生們的成績有所提高,尤其是學困生和中等成績的學生進步很大。雖然如此,但全體學生在計算能力、審題能力、應用題解題能力、學困生轉變上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提高。五年級是整個小學最關鍵的一年,作為數學老師責任重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征對學生們的不足,培優補差,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對學困生要培養他們的學習數學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後進行個別教育,並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形成教育的合力。
基於此,下面本人就針對本班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就來談談我本學期的一些教學打算:
一、提高計算能力:
在批改小學生平時的數學作業時,我常常會發現有不少學生的計算錯誤率比較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一直成為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問題。根據多年教學的實踐經驗,我認為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試試從以下六個方面做起。
1、、加強口算訓練
學生做計算題的速度及正確率與每個學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我在數學課教學前,注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口算練習,基本上採用聽算和看算訓練,通過這種緊張而有序的訓練,引起了學生興趣及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對一些口算能力較低的學生,我則讓他們在課後多多通過口算訓練本來練習,相信只要能日積月累,持之一恆,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2、按照法則解題
首先在解題前一定要讓學生注意先審題,觀察一下題目特點,看看幾步運算,有沒有簡便的方法;其次,一定要利用有關法則、定律進行計算,注意有括弧的要先算括弧里的,同級運算時要按從左至右的順序依次計算,不盲目「簡算」;最後,還要仔細檢查,看有無錯抄、漏抄、算錯現象。
3、養成驗算習慣
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教師要做好示範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范、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要提倡學生對自己的計算結果負責的精神,作業完成後要作自我檢查,復核或驗算。如:學生在解好方程後,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進行必要的驗算,爭取使學生解方程的能力得到提高,甚至正確率能達到100%;當然,豎式計算學生也能通過交換律及逆運算的關系來進行驗算,同樣也可降低計算的錯誤率。所以,保持和發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我們教師做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4、堅持積少成多
學生計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強平時的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可以安排「天天練」,每天練5-10題計算題,既能輕松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又能做到「溫故而知新」。
5、重視教學反饋
多搞計算題競賽和訓練,提升他們的計算正確率。
6、不要光求速度,應追求
計算做到又對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標,但必須知道計算正確是前提條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沒有正確率作基礎的高速度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所以,相比較而言,寧願計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證計算正確,切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如:做「直接寫得數」這類題時,對那些口算能力較差的學生,我還是要求他們能盡可能多地去打草稿,減少不必要的失分。
二、審題方面能力的提高策略
(一)計算:加強運算符號數字審題馬虎、書寫不規范等典型錯例的辨析糾錯是鞏固提高計算審題能力的助推在審題實踐中不斷積累,在專項練習中不斷反思,自覺養成正確的審題習慣。
器,通過這類練習及時訂正,規范書寫,避免重復的審題錯誤。
(二)解決問題:加強專項練習單位陷阱、隱藏條件、多餘條件等審題易忽略點是鞏固提高解決問題審題能力的助推器,通過這類練習讓學生在失誤中吸取教訓,養成認真仔細的審題習慣,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審題能力。
(三)操作:在操作實踐中積累,在專項練習間接條件、漏標數字、作圖規范等操作易忽略點中反思是強化審題習慣的保證,通過這類訓練讓學生在比較中辨析,在操作過程中改掉不細致的毛病,進一步提高操作審題能力。
(四)概念:加強專項練習關鍵詞變換、漏掉、逆向敘述等概念易混淆點是鞏固概念審題能力的關鍵,通過這類練習讓學生在辨析、質疑中進一步提高概念審題能力。
另外對於審題思維定勢,課堂上的練習環節可設計相應的變式練習,幫助學生搞清楚知識的相似性和相異性,概括審題解答方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我在網上就發現有位數學專家的------六年級解決問題的「讀」「敲」「述」「擬」四步策略很有道理,下面就具體介紹他是怎樣指導與強化學生審題訓練。
(一)「讀」
六年級的讀要求全面地一字不漏地認真默讀,初步了解題意,尤其留意單位不一、「往返」 等淺顯陷阱,進一步強化學生自覺養成認真全面默讀、邊讀邊想理解題意的讀題習慣。
(二)「敲」
敲就是抓准關鍵詞,仔細推敲,化解細小障礙,正確理解題意。
(三)「述」
述,就是用自己的話復述並提煉題意,聯想前後的數量關系,抽象出問題要求的實際就是求什麼?
(四)「擬」
擬,就是模擬情景展示數量關系,探求解法。
三、有效實施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方法
1.問題來源生活化,呈現形式多樣化
問題來源生活化,呈現形式多樣化,就要求應用題的素材是學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過的、理解的,與他們的生活世界密切相關。這種呈現方式,對學生來說,具有親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並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能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呈現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純文字的形式,採用圖文並茂,這不僅有助於擺脫純文字的枯燥說教,也有助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為以後的學習做好鋪墊。
2.用文字語言表徵問題
對應用題的理解是學習應用題的內部條件,也是應用題教學的邏輯起點。如果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文字釋義都含糊不清,勢必出現新舊知識斷層,給後繼學習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對最基本的語言知識的學習,使他們能夠讀懂題意,而讀懂題意的關鍵就是要求學生能剔除題目中的「無用成分」,能用自己的語言闡明題意的核心,建立相應的文字表徵或數量關系。
3.注重題目結構的分析,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
對題目結構的分析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也是解題的核心。
4.設計開放型的應用題
為了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我們要有意識地促進學生數理邏輯思維的深層發展,為此可以設計一些開放型的應用題。
5.指導學生自編應用題
指導學生自編應用題,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應用題的結構和特徵,激發他們自覺地分析數量間的相依關系,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是檢驗應用題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在指導學生進行自編應用題訓練時,要注意學生自編的應用題要符合思想道德上的要求;要符合邏輯要求,避免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編寫出的應用題要同日常生活實際相符。另外,在指導學生編寫應用題時還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藝術性、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心理特點等。
6.提供問題解決的時間和空間
應用題的有效教學是與學生的自主活動密不可分的。學生自主探索和應用知識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從「准備—實施一結束」,除了教師指導外,更重要的是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與探索空間,教師要完全摒棄滔滔不絕地講,而要把精力用於啟發、誘導、設計階梯性問題上,使學生在教師啟發指導下,以盡可能大的興趣和熱情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討推論,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途徑,始終以積極的思維狀態全身心參與知識獲得過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才能。這就要求整個應用題的教學過程始終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要積極做到自主參與、合作探索。
7.進行策略訓練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在不斷地發展著。關於策略訓練的方式從大的方面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以教方法的形式單獨開設解題思維策略訓練課,可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學生解復雜應用題的成績;另一種是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解題思維策略訓練,通過這種訓練,小學生可以掌握更多更有效的策略,並且學會怎樣在解題過程中恰當地使用他們。這兩種方法對於提高小學生解應用題的質量和效益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四、提高後進生的學習成績的策略
學生學習成績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的,有主觀的。客觀因素除學生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還有在心理上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沒及時解決等方面。但是,要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歸根到底要落實到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上來。
1、更新觀念,關心愛護差生,激勵差生「想學」的願望
多找差生談心、編座位照顧差生、上課提問不忽視差生、耐心回答差生的提問、當面批改差生的作業、班主 任和科任教師分別幫助一二個差生等措施,其效果頗佳。
2、根據差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習興趣,誘導差生「愛學」
差生由「要我學」到「我想學」是一個十分可貴的進步。但是若不能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穩定下來,那一切努力將會前功盡棄。因此,我根據差生的心理特點,找到一些切實可行、有效的途徑,激發學習興趣,誘導他們「愛學」。
3、對學困生建立學困生檔案,長期關注,並建立「幫教對象」,所謂幫教對象,就是優生幫學困生,一個優生帶一個或兩個學困生,這個優生就相當於他們的小老師,每天優生征對他們的知識不足,布置定量的數學任務,要求他們完成,他們不會的給以講解,一個星期給這個學困生進行評估,老師對出色的優生,給於獎勵,當然獎勵品由學生本人出。這樣下來,學困生成績有所提高,優生的得到進步,並使學生們建立了友好關系。
綜上所述,我如果真正把上面幾點落到實處,並養成積極反思的習慣,積極去調整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Ⅶ 小學五年級學生應該如何輔導啊

現在學生比較早的進入叛逆期,要分類管理,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制定一個計劃表和學生水平測試表,反正蠻辛苦的,而且花時間。

Ⅷ 誰知道小學5年級學生練習算速的題或方法!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原則

西塘小學——張勤蓮

【內容摘要】: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練習在小學教學中有著更加重要的地位,必須精心設計。教師根據教材提供的內容、班級的不同、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教材里習題作適當調整、組合、補充,從生活化、科學性、針對性、層次性、多樣性、趣味性、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綜合性等原則,來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設計。

【關鍵字】: 新課程 練習 原則

數學的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數學練習必須精心設計與安排,因為學生在做經過精心安排的練習時,不僅能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而且能積極地掌握數學知識,獲得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新課程標准》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面對新的要求,數學老師也應該嘗試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及研究,從課堂練習設計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來探討新課程標准理念下的數學課堂練習。那麼,在新課程下進行練習設計應遵循怎樣的原則呢?
一、生活化原則

數學源於生活,又必須回歸於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練習設計,可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旁,從自己身邊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如學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習題:假如我們班36人去天目湖游覽,門票每人15元,40人開始可以享受八折優惠,你認為怎樣買票花錢最少,最少是多少錢?由於學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經驗不同,所以設計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全班36人不夠40人,不能享受八折優惠,所以買36張共花15×36=540元。第二種方案:因為40張可以享受八折優惠,所以就40張,需要花15×40×80%=480元,比第一種少花60元。第三種方案是買40張花去480元,然後把剩下的4張賣給其他遊客,可以得到60元,相當於買36張只花了420元。這一練習綜合了「打折」等知識,切具有實際意義。又如在學習了正比例應用題後,可以讓學生想辦法用數學的方法獲取教學樓(地面到屋頂)的高度,學生會利用已有知識,找來一根竹竿立在教學樓旁的地面上,量出竹竿的實際長度和它的影子的長度,同時也量出教學樓影子的長度,通過正比例的知識計算出教學樓的高度。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全面性,而且激勵了學生智力和智慧的發展,讓學生活用數學,培養了應用的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
二、科學性原則

練習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因而練習的設計必須符合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提出的教學要求,要准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必須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發展的客觀規律。如教學「小數乘法」它是在整數乘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等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掌握小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的關鍵是根據積的變化規律,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讓學生掌握好小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是教學的重點。正確把握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點位置是教學的難點。練習的設計要注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可以先安排這樣的口頭練習:根據56×35=1960直接說出下面各式的積,0.56×35 5.6×3.5 5.6×0.35 0.56×3.5 0.56×0.35 5.6×0.035 0.056×0.35。通過討論小數點在積中的位置來鞏固小數乘法計演算法則的理解和掌握。然後再用豎式計算的形式,應用乘法的計演算法則去進行演算,並作一些改錯練習,使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逐步形成比較熟練的技能。
三、針對性原則

練習的設計一定要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這兩個方面去考慮,要克服不從客觀實際出發的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練習的程度和數量也要針對不同學生的需要。如教學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時,其主要任務是將除數轉化為整數,被除數則相應地移動小數點的位置,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演算法則去進行演算。其教學重點是「一看」(看除數是幾位小數),「二移」(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除數成為整數,再相應地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只列了豎式,先不要求計算的習題(即撇撇點點):0.28÷0.7;2.8÷0.07;28÷0.14;0.208÷1.04。這幾個問題解決了,以後的練習就容易了。如在教學應用題時,我們著重是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理解,我們在練習時可以設計一些只列式不計算的應用題,將重點放在解題思路的分析上。

四、層次性原則

練習的設計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順序去安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過刻苦學習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的、愉快的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四年級《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時,設計了一組層次性非常強的習題:第一層次(基本題,與例題相仿)簡便計算下列各題:15+264+25,36+25+64+25。第二層次(變式題,與例題稍有變化)簡便計算下列各題:(92+38)+(62+8),(125+64)+(75+136)。第三層次(綜合題,新知適當結合舊知)下列各題能簡便計算的簡便計算:(96+49)+151,(92+58)+(45+108),(68+76)+32+24。第四層次(發展題,供學有餘力者用)計算:2+3-4+5-6+7-8+9-10+11-12+13-14+15。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量力而行,嘗到了成功的歡樂,對數學學習更有信心了,使他們學習更加主動與積極。

五、多樣性原則

課堂練習的設計追求題型的多樣化和練習方式的多樣化,可以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扎實、學得有趣、學得靈活。把學生抄題、做題的純粹機械動手練習變為動腦、動口、動手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的練習。題型可以有口算練習、筆算練習、應用練習、選擇練習、判斷練習、綜合練習、操作練習、競賽練習、游戲練習等,讓學生既要動手,又要動口,還要動腦。而且在練習時既可以讓學生集體練習,還可以有獨立練習,當然也可以是小組合作練習。如在教學乘法口訣和利用口訣求商的課堂練習時,可設計如下的練習活動,寓知識於游戲之中。這樣,產生無意識記,其記憶的效果往往比強記省勁。
1、對口令。即把45句乘法口訣的每句口訣只寫出前一部分,做好標簽。將全班學生面對面分成兩行,每人抽一簽,一個說,對面一人答。
2、轉圓盤。用硬紙做兩個同心圓。在內、外圓上分別寫上1-9各個數,轉動一個圓,使里外兩個數對齊,說出每兩個數乘得的積。每轉動一個格,算出9個數。
3、猜卡片。活動前先寫好卡片。如72、45、24、56、36…,每位學生抽一張後,說出卡片上的數是由幾和幾相乘的積。
4、奪紅旗。教師先寫出算式,按組接力寫積,看哪組先算完就奪得了紅旗。
以上的游戲性練習方法,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口算熟練程度和興趣,使學生從大量的抄寫作業中解放出來。
六、趣味性原則

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以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但數學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往往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體會到數學是那麼生動、有趣、富有魅力,強化數學練習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因此,設計練習時應適當編選一些帶有濃郁趣味的習題,這樣可以寓練與樂,練中生趣,既能減輕學生練習的心理負擔,又能提高練習的效率。小學五年級的《質數與合數》一課,是比較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學,為了避免學生的厭學情緒,我精心設計了如下練習。在1~20中,奇數有_________偶數有________合數有________質數有__________這一練習讓學生個體獨立完成。但我並沒有到此為止,接下來出示了一句話:「你有什麼發現嗎?」如果讓學生個體完成,可能得不出什麼結論,於是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完成。果然,經小組討論後,得出了很多結論。如:質數不一定全是奇數;合數不一定全是偶數等。這樣不僅題型有所改變,而且練習形式也體現了個體與小組結合的特點。

七、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是相對封閉性練習來講的,一般是指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最佳解題策略。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把封閉式練習加以改良,就會變成更有趣、富有挑戰性的開放式的練習,使學生有機會運用一系列思考策略進行活動,以鞏固和實踐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由模仿走向創新。如媽媽去商店買杯子,杯子的價格有2元一隻與3元一隻兩種。她付給售貨員20元錢,找回了2元。請指出媽媽買杯子的所有可能。又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練習題:用三根小棒,你能擺出哪些圖形,數一數,有幾個角?通過練習,既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又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獲。

八、實踐性原則

活動是兒童的天性。《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實踐活動,如在畫圓時,設置了「(1)你能用多少種方法畫圓?(2)你是怎樣畫的?(3)使用圓規畫圓時,圓的大小怎麼確定?圓的位置怎麼確定?」在研究圓心、半徑、直徑時,設置了「(1)認識了圓哪些部分的名稱?(2)這些名稱在圓的哪些位置?請畫出來。(3)圓的各部分名稱各有什麼特點?你是通過什麼方法知道的?(4)你所研究的圓,半徑與?直徑之間存在些什麼關系?你是通過什麼方法知道的?」 讓學生通過「繞」、「滾」、「折」、「畫」等的實踐操作活動自主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充分創造展示其數學學習能力的好機會。因此,學生會對這樣的題目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九、綜合性原則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僅指的是讓學生對學科內各知識點之間的綜合運用,還包括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知識綜合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現數學的價值。綜合性是指練習的內容能涉及多門學科,包含多種知識,以利於學科之間的整合。如:學習了「年、月、日」這一知識後,設計這樣一道練習:
下面節日同在大月的一組是:
A 勞動節 建軍節 B 兒童節 國慶節
C 元旦 教師節 D 婦女節 清明節
這一題不僅檢測了學生對「年、月、日」的知識,特別是對一年中有哪幾個月是大月的了解,還藉助於全年中的一些重大節日這一背景,介紹了這些重大節日的由來,檢測了學生對社會知識了解的程度。
以上原則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是互相融會貫通的、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然,我們的課堂練習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們應該把這些課堂習題設計原則牢記在心,使之盡量在課堂中得以貫徹,使之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服務,為我們的學生學習服務。

試題:

Ⅸ 小學五年級數學家教怎麼教

wo renwei

小學五年級數學有什麼題呢?應用題最關鍵吧?根據我的成長經驗,我覺得應該先明白事理,再去做應用題啊!!如果「時間*效率=工作總量」都不明白,那根本沒法做應用題,所以要貼近生活得去教,比如和他談論買東西,就很快的湯學生了解「數量*單價=總價」這個規律。另外還要尋求一下學生父母的要求!!
根據該生的實際(成績不是很優秀),以書本為主,加20%左右的課外習題,每次精心設計習題,做好錯題匯集,對錯誤的問題,適當作變式訓練.多鼓勵表揚,根據家長情況適當反饋情況.
1、先將小學五年級的教材從頭到尾看一遍,了
解該書的所有內容,找出知識點。
2、對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出相應的5-10道題,
對學生進行考查,了解你的教學對象的現
狀。那些他已掌握,那些有欠缺,然後加以
輔導。
3、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
4、適當的多出一些練習題給他做,並針對所交
的作業詳細講解。
關鍵不在教知識!
首先,揣摩孩子的性格。
小孩子,別看才讀5年級,很有頭腦了,很會去琢磨老師的脾氣,一般請家教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是很想自己去學習那種,對學習也不是很想付出,有的甚至收獲都不在乎,有的是想收獲不是很想付出,所以,他們都會頑皮,甚至會在摸透老師性格之後以應對家長和老師!此時你光教知識收效可能就為零或者教會幾道死題型.但在時間的洗刷和遺忘之後,成績不見漲!
其次,不能養成孩子依賴的性格,有的家教老師以為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時間一長,便成了問題解答器,孩子什麼都問你,而且要的只是答案!有家教經驗的老師不是去教孩子做題,而是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做題!在做題時一般都不插話,只是監督看孩子的做題方式以及記住孩子的陋習!這樣才在之後的教學當中能有針對性的輔導!
另外,家教老師不可只為自己能上那幾節課,而與孩子一起忽悠家長,所以嚴厲的要求自己的學生是必須的,即使是孩子告狀,家長不理解解僱你都是沒什麼後悔的,要麼你就會教的很累!所以,從嚴治教同時課余與孩子多談談成功經歷,促進其獲得好成績的野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孩子有了想學好的動力才能教好!那麼這時候他其實也就沒什麼特別難的問題了,因為自己會多做多想了,5年紀又不難!
教學方面,可以多多了解學校的老師教學的進度和深淺,酌情考慮是否對孩子進行關鍵輔導.
關於課外書,我的個人看法可以免除,要是你想在教學當中能好的穿插講解,自己可以買本看看,畢竟5年級和大學生思維差別很大,只要他的學校不是太垃圾的老師,基本還是能到位的,關鍵是孩子的理解以及勤奮度不同!
想做好家教不是自己厲害就行,有心,用心,踏實才能做好!

Ⅹ 一般五年級小學生坐一道課外閱讀大題需要幾分鍾

要5分鍾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