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選遴選輔導員
『壹』 公選和遴選有什麼區別
公選和公推公選都是公開選拔領導幹部的方式,其中,公選(公開選拔)是《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規定的選拔任用方式之一,包含的范圍較廣泛,而公推公選只是公開選拔的一種方式,屬於帶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創新的選拔任用方式。
公選,就是公開選撥,是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開選拔面向社會進行,一般情況下,領導職位出現空缺且本地區本部門沒有合適人選的,特別是需要補充緊缺專業人才的,可以進行公開選拔。公開選拔的程序是:公布職位、資格條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報名與資格審查,參加公開選拔的應當經所在單位同意;採取適當方式進行能力和素質測試、測評,比選擇優;組織考察,研究提出人選方案;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履行任職手續。
公推公選,是公開推薦與公開選拔有機結合的一種新的幹部選拔任用方式。公推公選通常的程序是:採取個人自薦、群眾舉薦和組織推薦相結合,通過考核、考試、面試等程序,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候選人預備人選,再依法舉行選舉或組織任命。
『貳』 遴選和公選是什麼意思
1、遴選慎重選擇、嚴格選拔、優中選優之意(出處:一介之任,必欲因能;講藝之臣,犬為遴選。——王安石《辭男雱說書札子》)。古代官場上層擇優選拔下層官吏、賢才。
指當今公開遴選公務員考試。公務員遴選,全稱公務員公開遴選,指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遴選是公務員隊伍內部競爭性轉任和選拔,是公務員隊伍中「二次擇優」的制度創新,建立起縱向跨機關層級、橫向跨部門(系統)的交錯式選人用人渠道,對實現中央機關公務員隊伍中的領導來自基層、幹部出於基層,優化公務員隊伍的結構有重要作用,從幹部結構上保證黨政領導機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遴選分為中央遴選和地方遴選,分別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試。考試內容一般有筆試和面試,偶爾還有加試。
2、公選,即公開選拔,全稱是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2002年,中央頒布《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發布,規定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主要適用於選拔任用地方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的領導成員或者其人選,黨政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或者其人選,以及其他適於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領導職務。公開選拔面向社會進行,而競爭上崗在本單位或者本系統內部進行。通過競爭,讓選人、用人在陽光下運行,為百姓選出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領導幹部
『叄』 遴選和公選的區別是什麼
一、什麼是遴選
根據《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所謂公開遴選,是「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公開遴選是公務員轉任方式之一。而中央機關公開遴選的對象主要是省級及以下機關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備案且在編在崗的公務員。
公開遴選是上級機關面向下級機關選拔優秀公務員的一種重要方式和途徑,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立重視基層導向的有益實踐,是從公務員隊伍結構上保持領導機關和基層密切聯系的重要舉措。
二、什麼是公選
公選,即公開選拔,全稱是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中央頒布《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發布,規定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主要適用於選拔任用地方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的領導成員或者其人選,黨政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或者其人選,以及其他適於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領導職務。公開選拔面向社會進行,而競爭上崗在本單位或者本系統內部進行。通過競爭,讓選人、用人在陽光下運行,為百姓選出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領導幹部。
三、遴選與公選的聯系與區別
(1)考試性質有區別
遴選考試的性質是平級調動,招考對象一般要求現任職位與遴選職位相當,考試並不帶來職位的升遷,而是工作單位的變化。
公選考試的性質是升職選拔,要求擔任相應領導職位達到一定年限。
(2)考試難易程度有區別
遴選考試難度較公選考試為小,普通遴選考試難度介於科級領導幹部公選和公務員考試難度之間,中央機關遴選難度最大不超過處級領導幹部公選考試的難度。
(3)招考范圍有區別
遴選考試包括中央統一招考和地方組織兩種。中央統一招考即中央機關遴選,遴選對象面向全國;地方組織的遴選考試,其遴選對象多局限於本地。
公選考試多是地方組織部門自行組織,其招考對象一般是面向該省、市、縣,偶爾有面向全國范圍的招考。
『肆』 公選和遴選的區別是什麼
1、考試復性質有區別
遴選考試的性質制是平級調動,招考對象一般要求現任職位與遴選職位相當,考試並不帶來職位的升遷,而是工作單位的變化。
公選考試的性質是升職選拔,要求擔任相應領導職位達到一定年限。
2、考試難易程度有區別
遴選考試難度較公選考試為小,普通遴選考試難度介於科級領導幹部公選和公務員考試難度之間,中央機關遴選難度最大不超過處級領導幹部公選考試的難度。
3、招考范圍有區別
遴選考試包括中央統一招考和地方組織兩種。中央統一招考即中央機關遴選,遴選對象面向全國;地方組織的遴選考試,其遴選對象多局限於本地。
公選考試多是地方組織部門自行組織,其招考對象一般是面向該省、市、縣,偶爾有面向全國范圍的招考。
『伍』 請問普通公務員,公選遴選,選調生有什麼區別啊
(一)報名條件不同。
選調生的報名條件除符合一般國家公務員的報名條件外專,還要求是政屬治素質好,有志於從事黨政工作並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學生。
普通公務員的報名條件為大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
公務員遴選的對象為黨政機關在職公務員或參公。
(二)培養目標不同。
選調生的培養方向主要是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
公務員一般招考的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人員。
遴選的公務員一般作為業務骨幹進行培養。
(三)選拔程序不同。
選調生的選拔採取本人自願報名、院校黨組織推薦、組織(人事)部門考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
公務員錄用考試採取筆試和面試的方式進行,不需要院校黨組織推薦。
公務員遴選一般也是採取筆試和面試的方式進行。
(四)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
選調生到基層工作採取崗位培訓、脫產輪訓等多種形式,選調生在基層工作期間,至少要脫產培訓一次,時間一般不少於3個月。
公務員主要採取崗位培訓的形式,在工作初期一般不安排脫產培訓。
遴選的公務員一般是熟悉業務工作的人,不需要專門培訓。
『陸』 公選、遴選和選調,和國考有什麼區別
(1)考試性質有區別
遴選考試的性質是平級調動,招考對象一般要求現任職位與遴選職位相當,回考試並不帶來答職位的升遷,而是工作單位的變化。
公選考試的性質是升職選拔,要求擔任相應領導職位達到一定年限。
(2)考試難易程度有區別
遴選考試難度較公選考試為小,普通遴選考試難度介於科級領導幹部公選和公務員考試難度之間,中央機關遴選難度最大不超過處級領導幹部公選考試的難度。
(3)招考范圍有區別
遴選考試包括中央統一招考和地方組織兩種。中央統一招考即中央機關遴選,遴選對象面向全國;地方組織的遴選考試,其遴選對象多局限於本地。
公選考試多是地方組織部門自行組織,其招考對象一般是面向該省、市、縣,偶爾有面向全國范圍的招考。
公選,遴選針對的都是已經是公務員身份的
國考是考公務員
『柒』 公務員的公選與遴選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遴選,考選,公選的區別
遴選,考選,都是指上級單位從下級單位考錄非領導職務的工作人員,最低要求是原本具有參公或公務員身份的才能報考,還有要求公務員身份滿二年以上之類,專業性強的垂直單位,例公檢法司、海關、審計等要求有從業資格的單位,會限制只有本系統的下級單位人員才能考。一般黨政部門,例紀委、宣傳、組織部團委、婦聯等,通常不會限制是否本系統下級單位的。遴選考選,是非領導職務的招考,對報考人員無級別要求,是公務員就可以去報考,原級別待遇工資保留,但職務不保留,比如在縣檢察院是正科級副檢察長屬領導職務,到省檢察院就是主任科員(享受正科級工資待遇)或正科級檢察員屬非領導職務。實踐中,遴選考選後工作滿一年會升一級,但不是必須的。
公選,是通過考試招錄領導職務,要求必須逐級報考,原來是科員就只能報副科級職位,副科以上的不能報;原來是正科級的可以報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職位,副處以上的不能報。
簡單說公選,最高只能報自己的上一級,自己的平級和下級也可以報,但誰有那麼傻,原來正科級去報副科級職位。所以通常是逐級報考,科員考副科,正科考副處,這就是公選。
遴選,考選,公選都是從公務員里選拔領導幹部。區別:遴選、考選去的,可能永遠是「儲備」,公選去的馬上就能當領導,當官。
註:參公身份,在國企(中國石油、中國聯通的高管)、事業單位(學校校長、醫院院長)、人民團體(團委書記、婦聯主席),這都是參公身份,但不是說有事業編的都是參公身份,一般是事業單位里的領導才有參公身份。
學生,高中生只要學好高中知識,就能通過考試升入大學後去學大學的知識。職場工作卻和學生不同。如果你是科員,你只認為只要掌握好科員的工作內容就行,超出你級別以上的東西,你不去學。這是不行的,遴選報考資格就要連續2年以上稱職,既然稱職,遴選考試就不會在你本職工作內容上考,稱職還不夠,遴選是要考你是否具備目標職位的素養能力,因為考上去,馬上就要到崗工作,就要能用的人,雖然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崗前培訓,但早就有該職位能力的人肯定更好用。學生考試是考本級知識,工作中考試是考超越你現級別以上的知識。你想過遴選,就要以目標職位的標准要求自己。
『捌』 遴選和公選的區別在哪裡
遴選考試的性質是平級調動,招考對象一般要求現任職位與遴選職位相當,考試並不帶來職位的升遷,而是工作單位的變化。
公選考試的性質是升職選拔,要求擔任相應領導職位達到一定年限。
『玖』 公選和遴選的區別是什麼啊
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您好,公選和遴選的區別是:公選一般指的是政府機關公開選拔領導幹部,簡稱公選。遴選一般指在本系統選拔普通工作人員到上級政府機關工作。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