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老師輔導差生記錄表
⑴ 科任教師應當如何對待差生
我認為這些後進生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二、自尊心強。一旦科任和班主任的批評沒有到位,他們的心理與言行就會走到老師的對立面去。三、自卑感強。後進生由於各方面在學習和表現上都較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教育;還有同學間的諷刺、挖苦,使他們感覺低人一等,進而自暴自棄。四、逆反心理強。他們深感別人對自己的輕視,在日常道德行為上言行不能統一。科任老師的對他們的言行的批評讓他們不滿意了,下節課他就講話或者做小動作,影響科任老師上課和其他同學聽課。針對後進生的以上特點,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愛心和耐心是轉化後進生的基礎。不論何種學生以及他們的何種行為,作為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應該以愛心和耐心來面對他們,接受他們,多關注班級的特殊群體——後進生,讓他們感受到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眼裡他們與其他同學是平等的。 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師生平等對話是轉化後進生的主要途徑 針對後進生經常違規違紀的行為,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師生平等交流對話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話讓他們意識到自身行為的不規范性,使其從思想上得到認識。堅持正面誘導,以理服人,不簡單粗暴,以勢壓人,還可以利用集體輿論,給這些後進生以分明的獎罰。三、尊重信任後進生是轉化後進生的主要方法。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識的重要標志之一,表現為對個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別人尊重自己的權利和人格。
⑵ 小學一年級家訪記錄
家訪目的:
該學生自進校以來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雖然進行過多次的差生輔導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顯。致使班級總體成績落後於同級其他班級。而且該生性格內向,不願與同老師進行交流,沉默寡言,課堂上從未發過言。問原因,不願和老師作深層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發,而且只要一批評她,就會掉眼淚。所以為了找出問題的症結,避免她的成績下降,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我決定進行家訪。家訪情況:
到學生家中,家裡只有父親一人在家,家長反應較為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這個毛病但是卻無從下手。就是一個勁的說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經過耐心的交流,說明家訪的來意後,家長終於放下思想包袱於我進行了交談。從家長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幾方面。孩子很內向,雖然是女孩子,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後就沉醉在電視中,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但是對學習卻基本隻字不提,可能這也是孩子行為反常的原因之一。而且學科中有她並不是很樂學的科目,比如說數學。學習起來較為吃力,她可能產生了畏難情緒。
加上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在剛剛上學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家長答應我,會積極配合我們老師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主動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子盡快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環境中去。
家訪體會: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學習壓力的增大,許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都存在著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而且短期內是無法改變這一社會現狀的。
作為教師,不能對孩子的這些問題一味的批評指責接著放任不管。而是應該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要以愛心關懷學生,以細心觀察學生,以耐心教育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盡量幫助其解決問題。我們不能放棄,而要在個方面給她多點鼓勵多點愛。讓她能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把我當成可以交心的朋友,並願意讓我幫助她走出心理陰影,擁有正常孩子的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