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成長輔導記錄建議
① 以導員口吻寫一篇學生成長記錄
LWX同學進入高一下學期以來,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認真、刻苦、努力,專在平時的學習生屬活中,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一切活動,不怕苦,不怕累。該生尊敬老師,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無違紀行為,學習認真、努力、刻苦,勤於思考,樂於鑽研。該生服從老師的管理,不頂撞老師,對於老師的批評能夠虛心接受,老師安排的事能夠較好的完成。該生與同學相處融洽,不與同學發生矛盾。但是,該生上課時有時會走神,自習課效率較低,作業不太認真,質量一般。望該生繼續努力,在新的學期中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的進步。
② 小學作文如何輔導提升技巧
一、寫作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是一項將積累釋放於一時的過程。積累越深版厚,釋放權就越精彩;積累越科學,釋放就越有效。讀書是積累的一種有效的形式。我們說積累是寫作的源泉和基礎,但要講求方法和效率,以形成「有效積累」。
二、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而要有目的的讀書,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
三、讀書是為了應用,只有應用了,才能達了讀書的目的。只有用過,才能牢記,只有用過,才能使知識融化在血液中,才算自己的東西。
四、寫作需要你具有以下能力:
1、發現、收集素材的能力;
2、閱讀分析消化能力;
3、整理歸納能力;
4、資料編排、檔案管理能力;
這些能力的綜合水平決定了你的寫作能力的高低。由此可知「看了很多書」只是有利於你某部分能力的提高。
這里所謂「能力」實際上就是掌握了某種方法並能靈活運用之。
③ 如何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真正達到跟蹤學生指導學生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
首先,應該從高一開始記錄學生每一次期中考、期末考的成績,並顯示在年級中的回排名。其次,對答處於中游的學生進行特別的督促,鼓勵他們力爭上游。最後,下游的同學一般有偏科現象,我認為偏科的最好解決辦法就是盡早加強基礎訓練,改變學習方法,一定要有所改變,不然就會一成不變
④ 一年級孩子跟不上,家長該做些什麼
小孩子跟不上主要原因:
一,孩子基礎差。有很多孩子沒有上幼小銜接,家長認為上幼小銜接沒必要,幼小銜接班一般學的是拼音和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是一年級學生學的基本內容,如果沒有這基礎,一年級的教學進度又比較快,導致孩子跟不上。
二,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調查顯示,5―6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鍾,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鍾,10——12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25——30分鍾,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鍾。而一年級的孩子基本上是7歲左右,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15-20分鍾,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分鍾。孩子注意力分散,就會導致孩子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久而久之,孩子就學跟不上。
三,孩子的自律性、自學能力差。有人說,一二年級的孩子對父母比較依賴,而現實中,很多父母工作比較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業,課下不輔導,孩子的自律、自學能力差,課後不練習,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不進行鞏固,時間一長,就忘了,慢慢的就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導致學習跟不上。
我認為一年級是孩子開始獲得學習源動力、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以及培養終身學習習慣的重要開端。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才是重中之重。
一,學習源動力。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讓爸爸媽媽們紛紛陷入教育的軍備競賽中,談鋼琴、學奧數、練舞蹈、學主持..+八般武藝-樣不落。一個雞蛋從外面打碎是幼,從裡面打碎才成倀,孩子的教育也如此。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無論爸爸媽媽如何監工,最終靠的還是孩子自己,讓孩子發自內心地要去主動學習, 去獲得學習的源動力,而不是在外界的壓力下被迫去機械學習。
2,正確的學習方法。這里我想分享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成語"事半功倍」。這個成語的出自 《孟子公孫丑上》: "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後人便根據孟子所說的這兩句話,引申為"事半功倍」, 用來形容做事所花力量較小而收到的效果甚大。
學習也是這樣,只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才會事半功倍。題主您和孩子顯然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雖然你們看起來很努力,也重視學習,但你們的學習效率並不高,也因此導致孩子的成績-直不見起色,這種努力其實是假努力, 這種狀態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會越來越低,陷入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