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焚烧
A. 张聪以“研究蜡烛的高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为课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有关空白.【实验步骤和方
【实验步骤和方法】①题干“研究蜡烛的高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可知,实验的变量为蜡烛的高低不同;
②由于对照实验有唯一变量,所以烧杯的大小要相同;
【结论】有记录数据可知,在同样大小的倒扣的烧杯中,较高的蜡烛燃烧的时间短,较矮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
【对结论的解释】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应该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不易沉降到烧杯底部,反而聚集到烧杯的上部,致使高蜡烛先熄灭;
【反思】一般认为矮蜡烛先熄灭,是认为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密度大,会沉到烧杯的底部,使得矮蜡烛先熄灭
故答案为:高低不同;同样;在同样大小的倒扣的烧杯中,较高的蜡烛燃烧的时间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不易沉降到烧杯底部,反而聚集到烧杯的上部,致使高蜡烛先熄灭;矮蜡烛先熄灭;认为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密度大,会沉到烧杯的底部,使得矮蜡烛先熄灭
B. 跪求:锅炉课程设计中 锅炉、循环水泵、燃烧器等等选型的型号在哪里可以找到呢类似规范之类的。
1、没有专业的规范;
2、实践中搜集相关的水泵、燃烧器样本,选择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
C. 梭式窑炉的课程设计怎么搞 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下啊 尤其是计算部分 现在知道的数据有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燃料燃烧计算
设窑炉使用的煤气组成干基如下表:
成分 CO2 CO H2 CH4 C2H4 H2S N2
含量(%)
4.5
29
14
1.8
0.2
0.3
50.2
其中含水率为4%,α=1.1时。
基准:1Nm3湿煤气 xu×1=xd(1-H2O)
换算成湿煤气组成:xu=xd =0.96xd
换算后的煤气组成如下表:
成分 CO2 CO H2 CH4 C2H4 H2S N2 H2O
含量(%)
4.32
27.84
13.44
1.73
0.19
0. 9
48.19
4.0
(1) 1Nm3煤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理论空气量为:
V =( + +0.0173×2+0.0019×3+0.0029× )×
=1.195 Nm3 / Nm3
实际空气量为:
Va=αVa0 =1.1×1.195=1.315 Nm3 / Nm3
(2) 1Nm3煤气燃烧理论生成烟气量为:
V0=(0.043+0.2784+13.44+3×0.0173+4×0.0019+2×0.0029+0.4819+0.04)+ V
=1.99(Nm3 /kg)
1Nm3煤气燃烧实际生成烟气量为:
V= V0 +(α-1)V =0.0195+(1.1-1)×1.195=2.07 Nm3 / Nm3
烟气组分:
= ×100%=16.556%
= ×100%=10.4203%
=0.4819×V × =0.4819+1.315× =68.88%
=(α-1) V × ×100%=5.7729%
= ×100%=0.140096%
4.2实际燃烧温度温度
气体燃料的发热量:
Qnet=12600C0+10800H2+35800CH4+59000C2H4+63700C2H6+80600C3H6
+91200C3H8+118700C4H10+146000C5H12+23200H2S(KJ/Nm3)
Qnet=126×27.84+108×13.44+358×1.73+590×0.19+232×0.29=5758 KJ/Nm3
燃烧所需空气量:
Va=1.315 Nm3/ Nm3煤气
实际烟气量:
V=2.07 Nm3/ Nm3煤气
发生燃烧时煤气温度tg与空气温度ta均为20℃,其中空气在0~20℃的平均比热容为1.296 KJ/Nm3
理论燃烧温度:
tth=
=
= 即2.07ctth=5818.5
设tth′=1700℃,查表知发生煤气燃烧产物的平均比容物C′=1.67。
则Q′=2.07×1.67×1700=5876.7>5818.5
设tth′′=1600℃,C′′=1.65则Q′′=2.07×1.67×1600=5464.8<5818.5
此时,tth的值必在tth′与tth′′之间,可用内插法以求tth值,即:
=
=
tth=1686℃
实际燃烧温度tp=ηtth
设取高温系数η=0.76(陶瓷倒焰窑)
∴tp=0.76×1686=1281.6℃
D. 求城市垃圾焚烧厂课程设计!包括cad图纸一张(图纸要是某重要部件的图)
它的设计(任务书)....这是一个快速的答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