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来带的好处
A.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各部分知识需要掌握的程度
B. 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建立核心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为抄什么要建立核心概念?
首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能力等,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发面。其次,这些概念是实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或者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从这一意义上看,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它有利于我们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并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中有机地去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C.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为目的。
D. 学习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教师在教学数学时首先最主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态,
如同思政教育一样,
数学也有一个思想阵营,
也是一种信仰,
如果立基不对,
何以教人,
就连自己都不理解数学的真正含义,
那该如何是好???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学习,
就是对教师立基的问题,
但这种研究目前的科学性,
可操作性,
也是良莠不齐,是个不断摸索。
不断前行的过程,
不过我对数学学习也有一些心得,
可以参考一下,
数学有灵魂,数字有三十六变,你知道吗?
数学是很玄幻的东西,他有一个活的灵魂,
这个灵魂赐予了数学生命,
我们在学习数学时,总是死记硬背,
这是错误的,
数学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是成长、变化、发展的,
是需要我们来认识的,
来培养感情的,
只有我们和数学作为好朋友,
我们才能读懂数学。
那么数字也有三十六般变化,
你知道吗?
数字中有整数、分数、小数、根数、根分数、实数、虚数、正数、负数、复数、指数、质数、合数、自然数、奇数、偶数等等成百上千种,那他们之间是可以无限变化、互相转换的,你知道么?
数学就是这样关于数、形以及他们之间变化关系的一门具有活的灵魂的生命体,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千变万化的,是一种活生生的灵魂体存在,我们该如何把握和认识呢?
下面看一个例子:
我教你如何读懂数学,如何认识数学这个人。
例:
有人问:
两个正整数除法可能会得出循环节为9的小数吗?
例如0.1999……,0.2599999……之类的
有人说:
完全不可能。
因为有一道著名数学题,0.9999......是恒等于1的,有很多种证明方法,那么0.1999......=0.2,0.2599999......=0.26,所以不会出现9的循环。
还有人说:
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也就是说不可能有循环节为 9 的小数。
拿 0.1999…… 来说,令其等于 X
则 10X=1.999……
所以,10X-X=1.999…… - 0.1999……=1.8
即 9X=1.8
所以,X=0.2
也就是说,循环节为9的话,就进一位,比如:
0.999……=1
0.1999……=0.2
0.25999……=0.26
但也有人说:
会的。
因为0.19999……就是0.2,0.2599999……就是0.26;而0.2=1/5,即1和5的除法;0.26=13/50,即13和50的除法。
以0.1999999……为例:
设0.19999999……=x,则1.9999999……=10x,那么10x-x=1.8,解得x=1.8/9=0.2=1/5;
以0.2599999……为例:
设0.25999……=x,则25.999……=100x,那么100x-x=25.74,解得x=25.74/99=13/50.
所有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在分数的形式,即两个整数的除法的形式,他们都叫有理数。只有无限不循环小数才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他们叫无理数。
再举一个例子,如0.292929……:
设0.292929……=x,则29.2929……=100x,那么100x-x=29,解得x=29/99.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的呢?
因为九九归一,
就是循环数最大的一个,
相当于一个非循环节,
也就是九九归一
0.1=十分之一
······················
0.9=十分之九
0.111111111·····=九分之一
·························
0.8888888888····=九分之八
0.99999999·····=九分之九=1;不是循环小数,
所以是九九归一,
0.0111111111······=九十分之一
····························
0.088888888·······=九十分之八
0.099999999=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一=0.1不再是循环小数,
所以是九九归一
循环小数可以幻化成整数或者非循环小数。
所以我想是可能也是不可能。
因为数学是活的,
数学是一种哲学思维的存在,
是没有绝对的是与不是的,
是要辩证看待的。
可能是因为他存在着一种形式上的可能,
是由整数或者分数转化而来的,
本质上是整数或者分数。
不可能是因为他的存在的细分,
已经不再是循环小数,
所以数学是非常玄妙的东西,
数可以变成形,
形可以变成数,
不同的数也可以互相转换,
数是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这就是数学的灵魂。
文一博士数学基础知识补充:
有限小数:有限个数的小数。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第一位。
E.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bxu
876
F.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基础,也是常识,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才能有途径学习接受新知识,不懂加减乘除如何解方程呢?
G. 2011年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由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变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