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口算校本课程
㈠ 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关于口算教学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要口算速算好,请抄用“语音口算速算练习”软件训练,此软件真人发音,自动出题,自动评分,尤如老题亲临出题评题一样,下载地址在网络网页搜一下“语音口算速算练习”软件就有很多了,下载最新版本安装后就可以使用了。
㈡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讲义或者教案
http://www.isud.com.cn/soft/sort01/sort0355/down-11758.html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2)
课题:面积是多少
适用年级:三年级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并会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与联系,初步探索一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其中“说一说”旨在引导学生对所学面积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拼一拼”和“画一画”是书上例题和练习的拓展,旨在引导学生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数一数”和“量一量”是两种基本的求面积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拓展思维;“估一估”是面积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形成初步的量的概念,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本部分使用者则为学生;第二部分为“教学参考”,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第三部分为“教学反思”,即内容设计者在教学后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进行的综合思考和修改建议。
第一部分 学习材料
面积是多少
......
㈢ 小学数学口算一天多少道
这个数学口算,不需要规定道数,只要每天坚持练习,起到锻炼的作用就足够了,现在我那种口算题卡,一天一页就不错了。
㈣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有哪些好题目
所谓校抄本课程就是把国家的必修课程、省市地方课程以及根据本校资源实际开设的课程三类课程进行整合,狭义上的理解为第三类根据本校实际开设的课程,比如如果是离山近的农村可以开发以山为内容的校本课程,体育传统活动“登山”、科学方面的“研究动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等.总的来说,就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
1、题材源于生活.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
2 突出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3、给予足够空间.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4 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体现算法多样.尊重学生的个性
㈤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有哪些
开发自己的动手能力。我觉得现在的小孩动手能力太茶。。有许多事都是父母做。。
㈥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因此口算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各种计算法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等等。更何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元化。”小学数学大纲也要求:“在低年级教学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训练势在必行。
一、口算训练在学生主动发展中的作用
口算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1、加强口算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口算练习形式多样、简单快捷,深受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喜爱。每道口算题的出示,都能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优等生力求快速,中下生力求算对。练习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口算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评价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每一个错误,不用老师的过多讲评,只需同学的些许点拨。这些许点拨,就是学生的评价活动。
2、加强口算训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口算练习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了快速算对,每个学生都会集中精力,老师要注意适时的鼓励,使学生精神饱满,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3、加强口算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口算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熟练运用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为正确笔算铺路搭桥。口算中,学生必须认真审题,看看有哪些运算符号,有哪些数据;想想采用什么计算法则,按照哪种运算顺序,最后才算出答案。快速计算、快速评价、快速纠正,有利于计算准确性的提高。
4、加强口算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口算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正确率与速度上。事实表明,口算时又快又对的学生,能迅速地再现计算时所需的基本知识,是其知识已经条理化,并善于缩短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简捷地得到结果。这说明,口算能力不止是体现学生对计算法则等数学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异,而且更加体现了学生在思维概括能力上的差异。加强口算教学,提高口算能力,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的良好途径。
二、口算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训练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口算训练必须坚持经常,形式多样。一朝一夕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要天天练、课课练。有的教师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这是一个好方法。多做多练,熟能生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口算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应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训练,体现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多做多练是前提,但学生习惯于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是目标教学的学中玩,玩中学,从中增长知识,如果单独某种练习学生是感到厌倦的。因此口算练习形式要生动多样化,如:开火车、抢红旗、接力赛、抢答、听算、视算、心算等等。虽然口算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应交替使用,常保持学生有新鲜感。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口算题也要形式多样,要有一步的加减乘除法,也要有两步或三步的混合运算试题;要有一般口算题,也要有能利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口算题。此外,口算还必须与其它数学知识相结合,如:文字题口算、计算单位换算、简单求积、简单应用题口算等。
2、口算训练要题量适度。题量过多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题量过少又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题目难易也要适度,难度偏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低沉;过于简单,又不能使学生得到提高。九年义务小学数学教材后面的口算题是我们练习时的重点。
3、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口算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口算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方法,鼓励一题多思、一题多解。
算法不拘泥于课本,都符合算理,体现了一体多思,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5、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指导和鼓励并行。口算练习是一个很灵活的内容,教学时,通常可集体练习、个别练习,但在其中我觉得自由的活动小组对这一学习内容有着独特的效果。它避免了在集体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而学习效果时好时坏的结果,也不同于个体的练习给学生带来枯燥。由学生自己寻找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成一组,进行练习、比赛、监督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共同进步。这其中,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出现错误要及时指导、说明错误原因。口算积极分子要适时鼓励。只有这样,学生
㈦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活动进行计算的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通过口算训练,能培养学生迅速计算的能力,强化记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一、口算训练应成为学生每日必练的首要任务
口算俗称心算,是指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计算出结果的一种方法,《教学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笔算的计算过程是由一系统的口算组成,可见,数学的历史是计算的历史,数学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计算,训练数学计算基本功对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口算又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如果口算能力不强,就会直接影响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口算笔算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如果口算能力提高了,那么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都将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口算应成为学生每日必练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口算、笔算是一种数学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计算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重视口算算理教学,加强算法指导
教学一种新的口算方法,要给学生讲清算理,教给基本的算法,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思维过程,若学生口算的思路带有创新性,要给予鼓励,如口算12×3,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正确得数,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进而说出想的过程。10×3=30,2×3=6,30+6=36,即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若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还会说出12×3是3个12连加。即12+12+12=36,或是12×3,先用2×3=6,10×3=30,然后合起来得36。虽然他们的结果都相同,但却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虽然学生的思法一定合理,但只要敢想就要鼓励。至于如果口算更合理,就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明确口算特点。一句话,口算教学要重视过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三、引发思考,发现规律
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如口算4×2、40×2、400×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里不相同,能否根据第一处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两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聘用制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四、口算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功,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兴趣就浓,从而增强训练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口算训练方法。
1、听算。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集体订正。
2、口算卡片。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敏捷性。
3、开火车。教师念题,学生揎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但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4、抢答。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或者念题,一名学生迅速回答,其余同学判断对错。
5、分组比赛。这种方法适合小学生活泼、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6、找朋友。教师念题,与该题得数相同的座号上和的学生立即站起来回答,或者把题目和答案分别写在不同的口算卡上,发给不同的同学,让拿到题目的同学去找到相应答案的朋友。
7、口算接力。老师先把几组准备好的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并用箭头表示计算的顺序,各组学生逐一上去填写得数。这种形式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中间一人出错,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结果。
8、传情报。老师出示口算题目,先让同桌左边学生把答案悄悄告诉右边的学生,由右边学生判断正误,然后订正,再交换秩序反复进行。
在口算训练中,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使口算训练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做到认真、仔细、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