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

发布时间: 2021-01-31 14:40:58

㈠ 新课标中美术学习分为四个领域说说在教学中如何分别落实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内学容、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㈡ 在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堂教学都有哪些教学建议

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回新精神和培答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该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㈢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直接搜索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就会找到相关文章参考
祝你成功
浅谈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方式。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得到的美术教学方面的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采纳的地方。
一、绘画课上摆脱“像”
传统的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都画得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应该更明确地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鸟头和身体,要求这位同学的同桌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求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的鸟头和身体进行比较。本来,只要求学生掌握鸟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二、创作课上突出“变”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运用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如遇到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出,无论你如何地去进行铺设让他想象,他还是“纹丝不动”;又如,遇到有的学生他想创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画不出、表达不出。以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们就会随之任之,这样就把学生的想象力给扼杀了。现在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进行改一改、变一变,这样同样是一种想象、一种创作。如在教《彩墨游戏》时可以把书中的范画进行修改,把大点改成小点,把色彩变一变,暖调变成冷调,冷调变成暖调等等,也可以教学生画出主要的主体物,让学生去给它添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通过想象得到一幅满意的作品,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手工课上要“超越”
小学手工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手工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材料,手工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讲究“超越”。我觉得以后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各类塑料瓶、化妆品瓶(盒)、糖纸、旧笔杆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纸、各类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手工创作的源泉。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手工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还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热情、个人的性格爱好等情感因素来赋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牵着鼻子走。有些比较困难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绕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让材料发挥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学《我们的小天地》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我讲完之后,学生拿出“百宝箱”开始制作,“百宝箱”中无奇不有,有的学生用鞋盒子做成一个小房间,、有的用卡纸或彩纸做成小窗帘,还有利用一次性纸杯做成的漂亮的桌椅,有的用废弃的饮料盖子做成的挂钟……他们完全摆脱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了“超越”。
四、欣赏课上要运用“多媒体”辅助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语言、文字、实物及挂图媒体的传播,即“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学生对所学的欣赏知识难以消化。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无疑为美术欣赏课打了一剂“催化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快得以消化,而且大大加强了课堂容量。使美术课成为“老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现代教学媒体”,这样就为枯燥无味的欣赏课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例如美术课本《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传统美术课最多只是让学生看看美术课本上的建筑,学生往往不专心,而且一节课很难讲完。而我课前先用电脑去网上搜了一些建筑艺术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骄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国的北京天安门、故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图片做成美术课件,课堂上来展示给学生们看,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学生对现代建筑知识很快得以理解消化,而且一课时顺利完成了。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的性质、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的变化,灵活运用、优化组织教学形式。只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就一定会把美术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㈣ 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标准的区别

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比以前多,一节课不仅老师要讲,学生还要主动地自己学习,一句话就是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和动脑比以前多了

㈤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 ),也重视( ),要确立学生( )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 ),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为主体 )的地位。

㈥ 课改后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

浅谈美术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上传: 张琛 更新时间:2012-5-7 8:48:52
浅谈美术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 在当前美术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转变观念、适应课改、学习方法多样化、环境、创设
情境、拓宽。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只是一个执行者。新课程标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这种课程环境下,美术教师在新课程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角色特征要求美术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人格因素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角色其目的是促使参与者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课堂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美术教师如何转变角色,做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下面就谈谈我实施美术新课程后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适应课改要求
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任何一个不甘寂寞的教师都会对自己的课堂展开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于是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走向对话中心,课堂便有了生机与活力。采用新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实践证明,新课程中美术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才能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新课改实施后,美术教材版本多,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趣味性与广泛性。由于教师在知识点的处理教材的方法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由于学习内容的广泛而引起的学习方法、材料使用更是丰富多彩,写、画、滚、印、贴、做、捏……方法应有尽有,新课程已成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方法也多样化。比如:
1、营造学习环境。
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时候,这样的课堂会给人一种乱烘烘的感觉,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理智、宽容和耐心。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课堂需要纪律,但课堂纪律必须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能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因为学习氛围更重要。
2、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3、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例如在《家乡的楼房》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花时间收集家乡楼房结构特征的信息,建立家乡有哪些不同风格的楼房建筑的信息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去搜集相关楼房建筑的资料,比如建筑特色,历史背景等等;然后回到课堂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来;最后将画与文字资料分期在黑板报上发表或自行分组协作设计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一次美术技能习练,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使学生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4、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
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时,学习就会变得欢乐有趣。在《彩粽》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找伴组合,在教室或校园的任何地方,互助学习制作彩粽饰品,准备赠送同学的礼物。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小组里、小组间互帮互助,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全班学生不但学会了彩粽的制作,而且还有许多女同学把在校外学到的一些纸工制作也教给其他同学,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彩粽饰品,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创设激发想像、创造的情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谈话中创设境,在美术作品、文学作品欣赏中设境,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在《万能飞行器》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日常交通工具谈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交通工具,再说说它们有哪些不足,还让学生说说理想的交通工具应该是怎样的,有哪些功能,外形会是怎样的……这样通过在和学生交流中创设境,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体验想象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在学生的作品里,令人惊喜地看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有入地下科学城的,有在地、水、天自由往来的,有穿梭古今往来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自主探究学习。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不失为新时期先进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学习的潜力,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和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理念上的大胆表现。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体验、思考、判断、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活动完成学习目标。《家乡的楼房》一课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7、合作互动学习。
合作互动学习是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同学间进行合作、分工、交流、体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合作互动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的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合作学习应体现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组员间平等相待,相互接纳,合作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完成任务。
三、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作业
课堂上设计不同形式作业是学生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过程。新课程的课堂作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有的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有一人完成,小组合作完成,全班共同完成的,有完成在作业纸上,也有在其它实物上的。教师们关于作业的设计是动了一番脑筋的,真正“品种齐全”。例如《神奇的色彩》的作业设计就很有层次。第一次作业让学生感受色彩,学生自由表达、尝试。第二次作业在学习完后,学生打开空白物品,进行装饰。这两次作业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一个是学色彩,一个是用色彩。但一节课进行两次作业一定要有层次,要适度。
四、教学评价关注学习全过程
评价的主体有教师,也有学生,有对过程的评价,也有对结果的评价,更有对价值取向的评价。以前,在评价中教师更关注课后的评价,而不太注意课中的评价,而现在则更关注课中的评价。《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要求:“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例如在学生又找到一种画的方法后给予评价“你真是个爱动脑筋、善于发现的孩子,希望你还有新的发现”,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给予评价“你说得真好、声音响亮、看法独特”,在学生合作时给予评价“你的构思很好、很有创意,但涂色还要仔细一点儿、色彩丰富一些”,给每一位同学都进行评价,不要只挑优秀作品进行展评,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画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教师伸伸大拇指:“你比老师画得还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学生在良好的成功体验中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
五、多媒体的广泛运用
1、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日新月异飞速变化的世界,书本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方面多媒体利用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视野,充实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很轻易地创设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局限,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流强等特性,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把学习美术由课内扩展到课外。
2 、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
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反映图形运动变化,数形结合等,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积极探索问题的情景,拓宽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中不仅信息量大,而且更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一些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简单的说就是用这种技术把语言、音乐、文字、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融合在一起表达出来,它集声、光、图、文为一体,以其丰富、生动、形象、直观的优势被运用于美术当中。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使教师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了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了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新世纪美术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中国中小学美术》 [2]《美术课程标准》
参考资料:http://www.jxteacher.com/art123/column31287/5de55cc3-0cb0-452f-9757-a04bed025f05.html

㈦ 并说说在新课标下美术设计教学应注意什么

当知识和人的智慧和能力结合在一起时,方能成为能力.美术给了我们形象思维的能力,美术给了我们整体思考问题的能力,美术给了我们整体把握表现空间的能力.新课改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目标是间接性、指导性、弹性的“规范”,以学生为主.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把培养学生创造性、发展思维和能力放在首位.
一、教师要有素质教育的观念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开放,由封闭走向开放时,要求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的素质教育去实现新的教学目标迫在眉睫.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美术教育.其次,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美好理想.最后,美术教学中应更多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总之,美术教学的归宿,是归向人的精神和情感,最不追求和表现一种标准的课程.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去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的美术教育.在培养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创造力的培养,进一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均衡人的理想情感.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二、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及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常言道:“学海师为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一幅成功的范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和诱导,所以,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从欣赏到实践,从工艺到设计,都离不开老师的理论传达.除此之外,还要会组织教学,怎样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都是教师应拥有的知识.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教学中加强主导意识,尊重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三、教师要让信息技术走进美术课堂
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用现代技术来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或者取其中一种形式.实施的形式与操作的深度取决于电教硬件设备的设置水平、教师水平的高低.
比如美术欣赏课,按传统方式上好,须搜集大量的教学挂图,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态度.采取电脑多媒体教学,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在艺术长廊里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驰骋中跨越古今,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大大提高了欣赏课的效果.同样,电脑在绘画、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等美术教学中都有方便、快捷、直观、生动等优点.
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革新
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美术课应把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不要求整齐划一,要有自主的想法,教是引导也会成为约束.我们要前者.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既是互动的也是相互体现智慧的.若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仅限于陈旧的“模仿”学习,不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学就达不到学生共同参与的目的,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动手、去探索、去创造……会欣赏、会表达.
造型是入门,表现是关键.表现是从个人主体出发的,造型只是技艺.欣赏是打开学生的眼,而让学生评述是打开学生的嘴,教学应是双边的活动.设计是创意的流露.综合起来是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里,教师不仅要注重智商更要注重情商,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状况.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原来被认为机械的训练方式转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㈧ 11.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 ______ ,也重视 ______ 。要确立...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 ,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