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和
Ⅰ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是以 教学大纲 还是以 课程标准 为依据
教学大纲是几年前老师教学的参照依据,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制定的现行标准,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等。 专门有一本小册子来介绍小学课程标准,
Ⅱ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是同一个吗,如果不是,又什么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
Ⅲ 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区别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语文新课标无论是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开辟了新视野:
(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高中语文大纲的主要差别如下:
1、课程理念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吸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更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突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三个重点。
2、课程结构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施建议——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3、课程实施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和实施方式比较封闭单一,学生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
(二)
从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本来看,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三,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第五,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语文学科性质、应到达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语文学科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或数量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现行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简述了语文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整体把握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具体划分为多种性质的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
语文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Ⅳ 现行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在课程目标中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这样的结构组合,既能够反映语文课程阶段性,又能够加强其一致性与连贯性,对落实语文课程总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语文课程标准从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到具体内容和形式提出的要求是:第一,鲜明的时代性。第二,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三,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第四,突现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第五,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主要的识字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六种: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
写字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五种:重视培养习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示范和指导;坚持持之以恒的训练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四种: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成诵;学思结合;博览群书。
Ⅳ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跟课程标准一样吗
大纲不过是以前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而课程标准是现在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专也就是对新课改属的课堂教学要求。大纲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模式了,所以,教者就不要还抱着大纲不放了,应以课程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了。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区别也就是原来教育委员会和现在教育部的区别。
Ⅵ 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原始大纲有什么不同
《初中语文新课标与新教材》教学进度表
章次
题目 要求 考核 完成时间
第一章 如何上网学习本课程 学习上网,申请邮箱。
必须完成作业,以后邮件将成为师生联系的重要手段。(占总成绩10%) 第一周
第二章 教学理念和课程观 完成作业,上网讨论。 完成作业,上网讨论。(占总成绩10%) 第二周
第三章 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与研究 了解新课标;完成布置的作业,并把作业E-M给老师,上网讨论。 完成布置的作业,并把作业E-M给老师,上网讨论。(占总成绩20%) 第三、四周
第四章 新教材与比较评价 了解新教材的特点。 对比新旧教材的变化,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占总成绩10%) 第五周
第五章 课堂教学观摩与评价 观摩课例,参加讨论。 写一份课评,发给老师,并在讨论室与其他人讨论。(占总成绩10%) 第六周
第六章 人教版语文教材及课程资源开发 了解相关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从老师的FTP中、从相关的网站中下载有关素材。(占总成绩10%) 第七周
第七章 新教材与新教学行为 新课标和新教材下的新的教学行为分析。 完成课例观摩,完成一份学习心得。(占总成绩30%) 第八周
考核要求
本课程从第一周开始,第八周结束,请按照教学大纲和进度表进行学习。每章教材要在进度表规定的完成时间内上网浏览,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我们将公布每一章节学员的成绩。
几点说明:
1、本课程主要面向初中语文教学,指向新课标和新教材,并以新课标为核心内容,涉及课标的各个方面,其中又以语文课标的读解为重点内容。此外还与新课标下的新教学行为的部分研究有关联;内容比较多,老师们可以针对课程,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有重点的选择性学习
2、视频说明:1)视频主要分专家讲话和课例研究两个部分,因为涉及到的视频比较多,所占空间很大,部分视频将以光盘的形式发给学员;2)网络的视频分“宽带视频”和“窄带视频”两个部分,“宽带视频”适合ISDN以上的用户使用(推荐ADSL);“窄带视频”适合普通的56K的MODEN用户,因为窄带的画面相对小,清晰度可能比较差;3)观看视频需要的软件可以在继续教育远程网络课程所在的网站上下载安装,也可以在本课程的“资料室”里选择下载。主要软件有:REALONEPLAYER2.0(或者REALPLAYER8.0)用于观看RM格式的文件、Media Player9.0用于观看微软的MPEG、avi、asf、wmv等格式的文件。
3、资料部分:“资料室”是显示资料的地方,一般以各个章节为单位;另外各个章目下也提供该章资料的链接;
附:
《初中语文新课标与新教材》教学大纲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有关意见为指导思想,按照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以推动和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出发点和归宿,着眼于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对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师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的培训,并以新课程资源建设为中心,尽可能多地提供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尽快地促进语文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行为和评价标准,为提高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质量作出努力。
二、培训目标
更新教师的观念和课程观念,尽快熟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掌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体系,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定位、目标、结构,新课程实施的原则和方法、教材的体系及特征,通过新课程实施中得出的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的观摩和研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地掌握课改基本理念,并为语文教师提供更多新的语文教学资源。
三、培训内容
本课程培训主要面对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核心内容的学习培训,使语文老师获得新标准课程与发展的理念,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与发展动态,了解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应用等等。
四、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本课程共36学时,除第一次进行集中培训外,其余均进行远程的网络教学。具体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 如何上网学习本课程
第二章 教学理念和课程观
第一节 课程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学习需要的变革与课程变革
第五节 课程改革对课程观的影响
第三章 初中语文新课标读解与研究
第一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文
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读解一:语文的性质和地位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读解二: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
第四节 语文课程标准读解三:设计语文课程目标遵循的指导思想
第五节 语文课程标准读解四: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六节 语文课程标准读解五: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关问题
第七节 语文课程标准读解六: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第八节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七:综合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第九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
第十节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特点分析
第四章 语文新教材与比较评价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的相关历史
第二节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成果
第三节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7~9年级)语文教材简介
第四节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 简评
第五节 三套中学语文实验教材的横向比较
第六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关资料
第七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
第八节 课程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五章 课堂教学观摩与评价
请观看以下三个课例,并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1、阅读课《斜塔上的试验》田园老师执教:《斜塔上的实验》田园
2、口语课《婉转拒绝》钱蓉蓉老师执教:《婉转拒绝》钱蓉蓉
3、文言文课《幼年记趣》李乐老师执教:《幼年记趣》
第六章 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
第一节 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
第二节 语文课程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
第三节 多媒体资源开发的相关工具
第四节 网络部分语文资源站点
第七章 新课标与新教学行为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论研究发展的十大趋势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
第四节 未来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第五节 新课程的语文教师教学行为
第六节 新课程下新的教学评价
五、考核形式
1、教师必须按课时计划在网络上学习课程的全部内容,保证学习时间,并完成布置作业,积极参与网络讨论。
2、教师在完成课程时提交一份学习本课程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