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Ⅰ 请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谈谈如何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校园软文化的建设和创新
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应该以案例教学为主,可以开办学校心理咨询室,培养专门的心理教育老师。说到底,心理教育必须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出发点。
Ⅱ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主要内容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辅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性心理教育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惧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如神经衰弱、失眠、神经性强迫症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
专业相关
专业介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行业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为提高个体、群体、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务。本专业注重考核考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并具有分析解决大、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实际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成为能较好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相关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心理师,幼教、初等和中等学校心理学教师与研究人员,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教师,医院、心理咨询等相关行业的心理学专门人才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Ⅲ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案】
见解析
【答案解析】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版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权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
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环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般学科课程侧重人类积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显得弥散,而且是侧重在对学生智力心理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只要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学习心态的形成,情绪的合理调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内容就能成为其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单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它使在学校教育中不明确的心理教育明确起来。它的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良好人际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其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它必须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使学生通过自身的阅历实现感悟,以促进心理的反思与构建。只有借助于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感悟,重视学生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的影响,才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外在的心理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借助于体验,才能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不断感悟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体验与活动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体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的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学手段实施的体验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活动中的体验。只有借助于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进而促使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应善于创设活动的情境,以体验学习为教学模式,促使师生、生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唤醒学生内心己有的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活动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目标选择设计、有主题、有活动形式和方法、有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的过程、能评价活动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内的一种课程,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间里保证其实施,而且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活动不仅指课堂教学活动,还包括校内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校内、校外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就某种程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手段有别于其他课程囿于课堂之内的外在形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因此,在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尽量要做到校内和校外多种形式相结合,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Ⅳ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课程中。我们知道,以前学校的主课只有语数英等一些主课,新课改之后要求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今年下半年也开始进入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之中,而学校也应该重视这门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保障学生人格健康的重要表现。班级定期组织心理活动辅导课程。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集体文化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班主任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是否健康发展。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有一项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应该定期组织心理活动辅导课程,引导学生以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学习。
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开展心理内保健和良好行为训容练等。 第二,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帮助信箱,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 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使班会内容更加充实,又有利于解决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第四,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如在语文、政治、历史、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中有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发掘并恰当运用。 第五,对家庭教育进行心理保健知识的指导,如向家长介绍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日,定期向家长开放,帮助家长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子女。 第六,利用学校宣传条件进行多种方式的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如专题讲座、广播、墙报、黑板报等,要充分运用这些教育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
Ⅶ 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教内育目的,确定教育对容象。这就要求做好前期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工作,了解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具体制定计划。
2、需有主题,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可以分年级进行。
3、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教育内容选取要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最好选用发生在本校或周围的案例。
5、最好有比较专业的心理学老师或专家指导和参与。
6、要采用个例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结合的办法,个例有心理辅导老师制定计划辅导,普遍教育课利用学校组织的,升旗活动,黑板报,学生手抄报,或者举行演讲赛等形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