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校本课程教学手册
A. 校本教材是什么
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内校本课程目标,达容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B. 校本课是什么意思比如校本数学 校本英语等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2)英语校本课程教学手册扩展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
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C. 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收获
在群里,有家长对有不满的意见啦,说bungdee是高中的家长,居然把帖子发到小学区幼儿区去了,现在就把后续的话题发到这里吧。
其实,的确是因为,前面的说的单词的训练方法,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小学生的家长来说更为重要一点。而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学习方法大致都有些定型,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习惯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说服他改掉不良的习惯,要他自己接受了自己方法不对的结论,他才会主动的配合改变和训练。而开始学习的小学生,则没有这一关,完全根据家长的意愿,按照比较科学的方法训练,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尤其是开始学习阶段,家长的重要性犹较老师为甚。家长论坛的家长们,应该同意bungdee的观点吧。
听到不少家长抱怨,孩子的英语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却效果不明显,这里bungdee要为孩子鸣鸣冤。如果孩子不努力学习,那么家长还可以叹叹气,唉,怎么说他都不听啊。好像把责任归罪于孩子不听话不自觉,自己就可以减少负疚感了。其实,孩子爱不爱学习,怎样去学习,虽然有先天的禀赋在内,但是家长从小没有培养孩子的习惯却是肯定,虽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是一件很艰难的工作,很多家长倾全力去做也未见的做得好,但是起码我们曾经付出过,心理还多少能找到一点平衡。那些整天只顾自己玩乐打麻将不给孩子做出榜样的家长,遇到孩子自觉是他的幸运,遇到孩子颓废,就不要把责任推给孩子、学校和社会了。
相信能到家长论坛来的家长,都是认真想把孩子教育好的,这是我们这些家长能在这里交流的基础。
话题又扯远了,现在言规正传。
经常有家长和同学抱怨,英语听力、口语真的很麻烦,记也记不住,读也读不好,费了不少力,收获却很少。如果是这样的同学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一点:方法不对路。至于那些没有付出努力而成绩不好的,则不在此列。
我们家长可以想想你带小孩子的时候,他是怎样从呀呀学语到流利交谈的?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而青少年学习一门语言,和婴幼儿的区别在哪里?从这里思考,我们可以轻易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思路。
好了,不谈理论依据,就谈具体操作吧。在单词习惯养好之后,我们要着重进行听说训练。
听和说,重点在听,关键在听,关窍在听,入手在听。是想一门语言,你连听都听不真切,你能够说清楚吗?
怎么听?借用录音吧!现在复读机,MP3,MP4的功能多好啊。专门时间听,不专门时间听,吃饭听,睡觉听,走路听,坐车听,总之,一定要听。
听什么?学什么,听什么。先听标准的发音,老外的发音,还要听不标准的,环境嘈杂的录音。
听的要求?每个发音的音节都听得清清楚楚,分辨得明明白白。你应该把音标里每个音标的音都能够听清楚分辨出来。
听的范围?能够把课文全文整个的听最好,用复读机,听不清的地方就反复听,听清了就继续。初中高中了,千万不要听单词了,和初学英语打好学单词基础不一样了,毕竟,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因为单词量太大了,除非你是在纠正学习单词的习惯。否则,句子,最起码是句子。
光听不说也不好吧,是啊,但是要在先听清的基础上再说,听清了,就跟着读,没听清,不要跟读。
剩下的,就是大胆开口,大胆应用了。这个,说的人太多了,bungdee也不想多啰嗦了。
听清会读后,需要背写课文,乃至怎样学习语法,容在后面有时间再介绍吧。
D.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有什么区别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校本课程越发得到基层学校的欢迎与喜爱,但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都习惯地把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混为一谈,背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造成了实践中的混乱。为进一步发挥校本课程的实践功效,实现校本课程的育人目标,本文结合有关研究成果,谈一谈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主要区别。
区别之一: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
校本课程的内涵一般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的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在课程开发的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三是在课程开发的场所方面,具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可见,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内涵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后者是课程实施的媒介,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区别之二: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存在范围等方面有明显不同
校本课程是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而我国这种统一管理又往往不能关照各地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校的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一项课程政策。校本课程要求每所学校都必须做到,但校本教材则不同,它是校本课程开发后,有些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由校长和教师编制的教材,而非所有学校都必须具备。换言之,校本课程是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标准,是所有学校的必 l须,校本教材则不一定是所有学校的必备,即便是有些学校编写了一部份校本教材,也因为校本课程的时效性、变化性等特点,使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率都受其限制,更何况考虑到教师的时间、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课程的成本等因素,不可能使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配有校本教材。所以,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存在范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区别之三: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政策的合法性上有根本不同
校本课程早在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 月8日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两个文件中有关课程方面的规定,无疑为这种新生的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和课程决策民主化潮流的校本课程提供了课程政策上的合法性。但与之相比的校本教材则不然,尽管目前我国教材本身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概念,特别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的“编写教材事先须经教材审定结构审定后才能在中小学使用”,“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行政部门两级管理”。但目前学校编制的校本教材都不具备上述的审定条件,因为校本教材的出现,主要依附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校本课程自身的时效性、变化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使校本教材的编写必要、使用范围、使用周期、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极其有限,所以目前出现的校本教材很少要经过行政部门的审批。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教材是不具备教材政策的合法性。所以,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政策的合法性上是有根本不同的。
您所编谢的当属课本教材。
——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误,应该是校本教材!
E. 英语翻译 校本课程 英文翻译
思想品德:Moral Ecation
校本:school-based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