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澳大利亚数学课程标准

澳大利亚数学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2021-02-03 05:53:46

㈠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 四基"和" 四能"有哪些

“四基”是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专

“四能”是指:属 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在原有"双基"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原有"两能"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澳大利亚数学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是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综合表现。每一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成三个水平,每个水平通过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体现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质量表述,这四个方面为:情景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

数学学业质量分为三个水平:数学学业质量水平一是高中毕业应当达到的要求,也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数学高考的命题依据;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基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某些内容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提出的要求,可以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参考。

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使你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哪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观点是"大众数学的理论"
“大众数学”(Mathematics for All)是“新数运动”和70年代的“回到基础”相继受挫之后,为改变数学教育现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口号。
一、“大众数学”的历史来由
“大众数学”(Mathematics for All)首先是由德国数学家达米洛夫于1983年,在华沙国际数学大会的数学教育会议上提出来的。随即受到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重视,并进而提出了“大众科学”Science for All)。华沙会议之后,1984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Ⅴ)上设置了“大众数学”专题讨论组,从而使“大众数学”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根据这次大会的讨论编辑出版了“大众数学”的文集。后来,“大众数学”又成为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在科威特召开的“90年代的中小学数学”专题讨论会的重要问题。会后出版了由A.G.豪森(Howson)等编辑的总结报告《90年代的中小学数学》,“大众数学”的口号逐渐广为人知,流传至今。几乎已成为数学教育界广泛认同的行动纲领。
二、大众数学的内涵
“大众数学”一词从词意来说是比较直接、朴素的,几乎人人都能够理解。就我国义务教育来说,由于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因此,它的数学课程就应该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而且是能够学习的。这种为现代化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且为所有学生能够学好的数学课程,我们称之为“大众数学”。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下形成的大众数学的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从哲学、社会学、数学以及教育学等各个角度去研究它,也可以用它考察数学教育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从文化的角度看,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大众数学”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内容,如何挖掘各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因素?如何在教育中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如何处理民族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相互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中讲授数学,是充分利用学生各自文化背景中的数学因素,还是让学生尽量不受已有因素的影响,把数学当作一个全新的天地考察,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当我们把数学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时,“大众数学”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生活的角度看,“大众数学”就是大众生活中的数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有些为人们所意识到,有的则有待进一步挖掘。“大众数学”的客观存在性表明,人们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发展或产生一门大众化的学问——生活中的数学,它将对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完善产生重大影响。
从数学的角度看,“大众数学”即数学大众化。数学发展到今天,纯数学已经不可能为普通百姓所理解,更谈不上应用。但我们总是在尝试着以某种方式向社会渗透数学,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因为我们应该积极地考虑把未来社会公民所必需的现代数学及思想方法尽快大众化,以便学生真正能够学习它,掌握它。
从教育的角度看,大众数学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在数学教育的反映。实施义务教育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与以往选拔、淘汰式的数学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因此表现在课程上,大众数学旨在建立一种在学生现实生活背景下可以发展起来的、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数学课程;表现在评价上,“大众数学”将促进人们形成新的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且都能学会有用的数学;表现在教学上,与“大众数学”相适应的是改革“类型十方法”的教学模式,倡导“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三、“大众数学”的基本观点
“大众数学”的基本观点是:人人需要学习数学,人人都能学好数学。这就是说数学教育必需重视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对数学的要求,使每个人都能从数学教育中获得提高,同时又要重视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实际差异。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对于大众数学,又有如下的两种看法,这就是:
大众数学是教育目标,这个目标要求每个青少年都应掌握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所以说大众数学是人人需要学习的基础的、起码的数学,要达标的数学,是生存所需要的数学。
大众数学是一种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体现在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应为“一切人”,而不只是为少数的数学英才。要相信人人都能学会为生存所需要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为了教会人们如何思考,要授人以才智,是为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为了考试。要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教育功能,而不仅仅是选拔的功能。所以,我国提出的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只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体现和落实。

㈢ 如何解读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是人们来对客观世界定性自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伺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