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讲寺教学课程
Ⅰ 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如何从传统教学的樊篱中走出?怎样才能提高的有效性?这是广大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本人经过两年的新课程实践体会到一些对课改的粗浅看法和认识,不足之处供同仁指正。
一、根据学生差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行为的指南,教学的每一步骤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完成;课改下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既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化目标思考和定位;要体现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还要体现为学生的发展。
目前教师中普遍存在重教材和教法研究,轻视对学情、学法的思考的现象,而学情恰恰制约着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课程改革也面临着学生在基础、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这是教师进行教学思考与设计以及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目标的设计与呈现方式以梯级分布最为适宜,每节课的目标不要制定得太多,要符合学情,以能够实施和落实为好。例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目标定位如下:首先,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职能、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分析归纳秦朝中央官制的特征和影响,对比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和对比能力)。分析和归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而深远影响,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形成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知识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形成有序教学流程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为挖掘每个学生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平台,目标过高,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就会失去信心,目标过低则引不起学生思维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跳起来能摘上桃子”就是根据学生差异逐步抬高达标的尺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感受,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相应的发展。
二、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选择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选择要以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中心展开思考,尤其要强调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资源开发,这是新课程理念突出的体现,也是国家对历史课程社会功能重视的体现。以下是对“屈原与楚辞”教学内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预设:“(师)每当我们一提起屈原,我们就想起了一个节日,什么节日呢?(生)端午节。(师)屈原是怎么死的?(生)投江而死。(师)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而死?(生)小人的谗言诽谤,被楚怀王免官、流放,思想打击太大。(生补充)秦国攻破楚国郢都,自己的一腔革新政治,强大楚国愿望无法实现,悲愤绝望而死。(师)假如你是屈原你会不会投江?(生)不会。(师)为什么?(生)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师)人应该经的起挫折,要从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要被挫折击垮,只有经得起挫折将来才能有大的作为。(师)屈原的死既不能惊醒楚国的统治者,更不会改变楚国的灭亡的命运,只会留给后人多一份遗憾,遗憾其忠君思想的迂腐;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生)纪念他的爱国思想。”(师)看来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后来这一教学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效果显著,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互动中自然生成,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可见教材虽然是“死的”,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实践却使课堂“鲜活和灵动”起来,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学会有效选择,要围绕教学目标的重点、难点来选择,否则一节课是难以容纳,将使教师“疲于奔命”,难以驾驭。
三、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形成问题模式的教学设计
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是教师创造性智慧的体现,是教学理念的实践,是教学规律在课堂的演绎。科学灵活的处理教材就是要教师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有效的整合,以求得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材的处理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述明朝后期“离经叛道”的李贽时感到这是一个难点,李贽的思想主张是课标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问题先易后难,层层深入:①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思想?(学生阅读教材很快找到答案,并做出标注,条理清晰,易于理解)②形成李贽思想的原因是什么?李贽有哪些性格特征?哪些生活经历造就了他这种性格?教师介绍生平。④其思想主张与其性格特征、时代有什么关系?这样虽然打破了教材的先后顺序,但却使学生对问题的探讨由易到难,克服了学习中畏惧的心理,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逐步提高。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以教师为本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是 “一讲到底”、“目中无人”,讲授和讲解成为的主要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课堂上学生“疲于奔命”,很少有自我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身心疲惫不堪,逐渐成为学习的“奴隶”,“哀莫大于心死”,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遏制”,“害人不浅”。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出现了变化,杜威曾这样描述:“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浆把船划向前。”新课程下教师再也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和统治者,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要“眼中有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有自知之明,关键是把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准,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即教师的“教”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思、导学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教学反思的实践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过渡。2、恰当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教学方式决定了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是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前提,学习方式的改进又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体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完全否定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教师生动的叙事,严密的逻辑分析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现的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方式转变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定“教”,强调学习方式和学生活动的设计,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同时生成对历史的兴趣、爱好和学科思维方法。3、重视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往往也是很多教师忽视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在的表现给予合理公正的评价,对每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其作用不可小视,或许教师对某一学生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肯定,甚至一次赞赏的目光都会使学生非常在乎、兴奋、激动,这有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对这门学科的热情。当然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不是随意的,否则学生会认为那是非常廉价和庸俗的事,不会激起感情的波澜,也不会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参考文献: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汉国.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历史教学:2003,
10.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施良方,崔允淳.
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Ⅱ 各位居士,我想学习佛教知识,如何入门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师兄的正心正念!
师兄若是想皈依,许多寺院都可以为师兄授皈依,受皈依并不分男众女众,只要依一颗诚挚恭敬心,愿意皈依佛、法、僧三宝,即可!皈依并非出家,所以男众女众皆可一起皈依!师兄可以先了解一下,附近哪里有正法寺院,找一位戒行清净的师父,为授皈依。许多寺院,皈依仪式有各自特定的日子,可以提前去了解一下,再做决定!
师兄说得有道理,我们皈依之前,是需要对佛法有一些了解的!对佛法深入了解之后,再行皈依,心也更诚敬,更坚定明确!
师兄,学习佛法,首先要知道佛所讲的基本和核心是什么。不论修行任何法门,这些都是基础!其中包括: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是非常实用的修行方法,果能依次第如理观照,深悟其理,则看破一切虚妄颠倒,必定解脱六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佛留与我们末世众生验证佛法与否的标准和依据。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是佛为我们总结的修行顺序和次第。此八正道依次生起。我们要学习佛法,必须先有正见,有了正见,才可能有正的思维。有了正的思维才能产生正语、正业及正命。有了正命才是真正的正精进,否则,没有正的方向,就算是再精进,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不能导至正念,不能得以正定!
四依止:依智不依识,识义不依言,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此四依止,如果我们能深刻体悟,如实依止,能保证我们不入邪途,不堕险坑!
可以网络视频搜索:普愿讲堂
里面有《佛陀的三法印》、《心经讲解》、《如何逐渐步入佛法解脱》等系列可供师兄观看。深入浅出,比较容易懂!
Ⅲ 如何讲公开课
公开课的注意事项有:
一、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抽题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上好公开课的知识储备阶段。这时候我们可以先暂定一个课题,有目的的准备一下,这时候的准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海选、吸收、精选、创新。海选工作也就是说围绕这个课题,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二、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备详案
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读到由薄到厚的过程。
2、备学生
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其次,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还应该去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再次,设计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
3、新课的教学目标力求全面
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关注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一堂好课不仅要考虑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心、情感获得了哪些发展,乃至在精神方面有了哪些收获。
4、新课的导入力求新颖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导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诗词导入法,歌曲导入、漫画或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谚语导入、设疑导入等等,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定能“文思泉涌”。
5、教学环节的过渡力求自然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之间的过渡应该自然,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流畅,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的转折被打断,听众也会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备课时我们要注意寻找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它们穿起来,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6、课堂检测的选择力求精炼
选入公开课中的课堂检测题切忌“繁”“难”“偏”“旧”。选择的课堂检测题应力求紧扣教学大纲的重难点,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出现,难度要适中,让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也是你课堂效果的见证。 设计的练习中各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而不是练了半天,学生看似活跃,而让评委觉得你思维混乱。
7、授课过程力求有亮点。
课上完了,要自己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哪个环节给人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有没有给听课老师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地方?哪个环节会给老师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如果没有,说明这节课准备的不够好,没有亮点。这个亮点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亮点,更重要的是,这个亮点必须为内容服务,脱离本节内容的亮点宁可舍弃。
三、反复试讲,及时纠正
无论课前把教案准备得多么熟悉,都不如进课堂给学生们试讲一次所获得的经验来的直接和丰富,更有针对性。学生就是授课的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讲课的方向,左右着我们的课堂。试讲不一定要有指导老师听,只要自己在学生面前讲一遍,这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看学生的反映和自己的情绪就知道个百分之八十。
四、正式讲课
1、要考虑着装。尽可能穿职业装,显得大方得体,干净整洁。女老师可以化化淡妆,显得人很精神,给学生和评委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
2、克服紧张情绪。有的老师在讲课之前很紧张,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克服紧张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准备好了,进课堂还紧张,那就需要进教室之前自我调节一下。教师可以抱着以学习研究的心态来上课,以展示的心态来上课,以“我能行”的心态来上课。
3、要有课前调动。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套套近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和学生做个小游戏、讲个笑话等,一方面和学生交流一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借此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
4、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要有激情,还要注重手势等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撰写教学反思
其实一节好课,不仅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平时将每次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反思写下来,它会成为教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准备一节课时,我经常把以前写过的教学反思浏览一遍,力求避免曾经在课堂上出现过的不足和失误再次出现,确实对自己的授课有不少的帮助。
Ⅳ 在百度上看到的视频讲课怎么能买到他的全课程
可能在视频里讲课,你怎么能买到它的手?整个整个视频里头下载他为BB荔枝,我可以买到的
Ⅳ 怎么讲解小班课程有几个手指
1《手指宝宝做运动》(小班)
一个手指点点点 (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
两个回手指敲敲答敲 (伸出两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捏)
四个手指挠挠闹 (伸出四个手指在宝宝身上挠一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 (双手对拍)
2《小动物做游戏》(小班)
你拍一,我拍一,小鸡小鸡叽叽叽。 (双手食指伸出点作小鸡嘴状放在胸前)
你拍二,我拍二,小兔小兔跳跳跳。 (双手食指、中指伸直其余手指作小兔状放到头顶)
你拍三,我拍三,孔雀孔雀飞飞飞(双手大拇指、食指相碰其余手指伸直作孔雀状一只手放头上一只手放腰旁)
你拍四,我拍四,小狗小狗汪汪汪。 (双手大拇指放在太阳穴其余四指并拢作小狗状)
你拍五,我拍五,螃蟹螃蟹爬爬爬。(双手五指伸开放在身体两侧
我们一起爬上山 (从宝宝脚面上爬到腿上做好)
Ⅵ 讲20分钟的感恩课程
点点滴滴 感恩父母
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们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离开父母……也许你从没注意到在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在这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犯错误父母都会牢牢记在心头,陪在你身边,给予你默默的支持……
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三年前的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从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们却毫无怨言.
小的时候,我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的人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啊!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泡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
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纸上便会出现粉红.一生都怀抱感恩,纸的底色也便是粉红,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答养我育我的父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感恩,它虽说是一个行为动词,但它不止需要行动,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实意.简单地说,感恩便是感激,发自内心的感激.
(还有一个)世界上有许多让我感谢的人们,我感谢无私奉献、像园丁一样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花朵的老师,我感谢有困难时,帮助我的同学.而我最要感谢的是那不辞辛劳,那颗炽热的心总是向着我的爸爸、妈妈!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伟大神灵,是教育我们人生第一步的启蒙老师,是培育我们茁壮成长的辛勤园丁,是提醒
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的红色警钟……
母亲给与我们生命,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从我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开始照顾我们、看护我们、爱护我们、给与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了.只要我们健康、开心,母亲就会比我们更开心.母亲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何在社会生存.所以我们都是受母亲的直接影响,才会有开心的今天、安逸的今天.
父亲给与我们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技巧,教会我们要坚强、要率真、要有毅力.所以我们今天的坚强、毅力、生存之道都有父亲的影响.
让我们以感恩的心来回报我们亲爱的父母.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曾记否,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曾记否,父母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是父母的结晶,是爱的延续.
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无意间,你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你,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生活中,你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感恩父母.曾听说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户家庭的三个儿女每天必做的事是写一封感谢信,其中的内容确是诸如“昨天爸爸买的匹萨饼真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给父母写信,不是因为父母帮了他们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感觉到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听了这则小故事,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如果有,从现在起,当父母为你呕心沥血时,对父母道上一句“谢谢”!当父母疲劳时,为他们到上一杯浓茶,帮他们捶捶背;当父母生病时,躲在病床前陪陪他们,陪他们多说会话;当你远在他乡时,给父母打上一个电话,捎上一句祝福……
风中的风铃再次响起,似乎在奏响一首感恩之歌,感谢父母的唠叨/因为他们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感谢父母的鞭策/因为他们是为消除你前行的障碍/感谢父母的斥责/因为他们是为了助长你的智慧/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一切, 让我们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护.
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点滴滴,感恩父母!
Ⅶ 我想学习佛教,但很是茫然,想有一套佛学理论教程。不知道那里有这类教程,或者那位大师的讲法讲的好
施主 您想学佛 但问自心可曾信佛 学习佛教 首先要信 然后 愿 最后 行
首先您要持一句话“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要深信 因果佛说 培养信心 多看一些佛教励志书籍 和因果实录 信但你不要迷信 佛教徒中有两种一种是求 多当佛菩萨为福报求财的神俗不知获福报财运是拜佛施舍副产品主要的还是积累功德和消除业障 然后回向 一种是修 但问施主你是求者多还是修者多 修者要发愿 正如地藏菩萨发愿 愿我母脱离恶苦不落恶趣 度脱三恶道众生 如是愿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您的愿是什么呢
然后您才是 行 要供养佛法僧三宝 择依法门用心修持 现有天台宗 密宗 净土宗 禅宗 八万四千法门随汝之因缘 是追随地藏菩萨 单颂地藏经 念地藏菩萨佛号 还是 求生净土颂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经 念阿弥陀佛 看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解 更或者 理论高深的禅宗或者仪轨严谨的密宗 要有僧宝领路不能乱行容易走弯路 和初心背道而驰 那要到佛学院去 或者供养位师父由他帮你引进门
至于戒律 等你修到一定功夫 您才能明白它意义之所在 现在很多人守得住身戒却守不住心戒 反而沉了执着 住了外道 不过五戒还是要坚持 把她融入你的生命 不去执着 正如呼吸般 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可能因外力 让我暂时窒息 但不影响我的性命 我以后依旧在呼吸 济公是把戒融入生命的人 但学他会下地狱 因为我们没有学会 龟息这门功夫 当生命中有了戒就会发现 因戒你生了定力 有了定力 将生智慧
或者您希望成为一位佛哲学家 佛学家 和苏东坡、康有为 一样 到时候我只能敬你是位学者 而不是大德 真正的大德 不认识谁是毗卢遮那 不知道谁是华严三圣 不知道 印光法师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但是他念佛的功夫 可以震荡魔宫 可以让你亲眼看到他手中的念珠 随着他的念佛声 粒粒发光 不过为你考虑 给你的建议 佛学 系统知识 新华书店中有专门介绍佛教的书籍 这个还不够 有一本精装版(金刚经图解)那里很多佛教术语供你形成理论体系 如果你想修佛 给你的安排个课程每天颂金刚经三遍 往生咒若干 起初你可能还是懵懂或者不解 等当熟练后 看净空法师的金刚经解网络视频 可能你依稀有点懂了 然后认真依照你所选择的法门修持 有了功夫后你智慧开了就可以悟出一套属于你的佛哲学 佛世界观 和你人生观 到时候 你我只要谈“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一句话 我就能知道您是学者 还是修者了 看看南怀瑾师父《圆觉经略说》 和净空法师的《无量寿经解 》 金刚经解 不要因为看不懂的地方烦恼 你不懂的地方正是需要你思考 佛教是佛教授你 但未剥夺你思考 大菩萨 愿您吉祥
Ⅷ HELP PASS课程是什么今天参观太古新蕾幼儿园,介绍老师给我讲了,我忘记了...觉得教育理念很新颖。
哈哈,我翻了下相册找到当时的照片了。HELP PASS玩&乐课程是太古新蕾幼儿园独创的八大领专域,Health 健康课属程、Ecation of life生命教育(这个超赞!),Language语言,Pass-on Culture 文化传承 (赞+2), Personality健全人格,Arts艺术,Social社会,Science科学。我自己超喜欢里面像粤剧、刺绣、围棋这种文化传承的课程...我也好想回到小时候读这么好的学校。我羡慕嫉妒我女儿了~
Ⅸ 如何学会听课
讲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学生的大部分宝贵光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按每周5天,每天上6节课计算,一学期20周,就要上600节课,一年要上1200节课。有些学校还有“培优课”、“辅导课”、“活动课”等,实际上课节数可能还要多。一个学生如果不会听课或听课效率不高,那么学习可能事倍功半或徒劳无功,听课效果不好,学习成绩必然很难令人满意。要学会听课,必须做到:提高认识,作好准备,集中精力,讲究方法。
1.提高认识
首先要认识听课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解难释疑、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学生获取正确信息、匡正错误、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离开这个主要渠道谈学习,那无异于丢掉西瓜去捡芝麻。其次,要认识听课的长期性,中学阶段共6年,就得老老实实听7000多节课。到学校学习目的就是接受思想教育、学习各科知识、锻炼各种能力,要有耐心听好每一节课。第三,认识课堂知识的浓缩性。从学习学科知识的角度讲,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继承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师传授的知识,一般都是人类长期实践总结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讲一节课的内容,可能是一代或几代科学家研究的成果。从教师来看,一个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的老师,每一堂课也浓缩了教师的“人生精华”。可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最近最直的认识道路。抓住了课堂学习,学习效率就能成倍提高。
2.作好准备
打仗要打有准备之仗,听课也要作好准备工作。一是心理准备,对每一门课、每一位老师的课要感兴趣,应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应有向老师、向一切内行人虚心学习的精神。不论那一堂课所学内容是复杂还是简单,是难还是易,是多还是少,都应充满信心、认真对待。课前应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厌学情绪、无所谓的态度、逆反心理,往往使课堂学习收效甚微;二是知识准备。课前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要有所了解,以便自然衔接新内容,对新知识也应有所预习,带着目的、疑问听课,针对性强,效果就会更好;三是物质准备。预计一堂课要用的书、笔记本、试卷、练习本、笔以及其他文具,都应作好准备。作好了各种准备,就会快一些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会好得多。
3.集中精力
一般一堂课只有45分钟,老师备课时已将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好了,信息量大、活动多的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国外心理学家统计,初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30分钟,高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40分钟。其实,从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的情况看,不少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上课时分心、走神的现象还较普遍。有些学生进课堂后,得几分钟才能平静下来,特别是下课10分钟因某方面事情过于兴奋或做过剧烈活动的学生,人坐在座位上还气喘吁吁,老师讲了半天,他还未进入角色,一堂课前几分钟就耽误了。在上课过程中,如果思想开小差,有时正是讲的最关键的地方没听进去,那一段知识在自己的记忆中肯定是一片空白。接近下课时,有的学生就坐立不安了,老师到这个时候一般是对本堂课内容作归纳小结,结论性的东西不听,将可能留下概念模糊或推导过程不清的后遗症。如果老师是讲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或毛病,不听的话,将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如果老师是对某个难题作提示性指导,不听的话,课后做练习时,将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无法下手。一堂课自始至终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课,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虽然很难,但一定要尽力做到。许多学生浪费了宝贵的听课时间,长期下去怎么能不影响学习成绩呢。
Ⅹ 如何上好面授辅导课
上好首次面授辅导,确立远程学习中心
—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孙太群 石广银
内容摘要: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中,学习应该是管理、教学和学习三大要素的中心。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认识到首次面授辅导课的重要性并试图从转变自身观念,抓好课前“三备”工作、转变学员观念,抓好课堂“三正”工作、讲解考试题型,增强完成学业信心三个方面对其在帮助学员改变传统观念、掌握远程教育学习方法、确立远程学习中心上所起的关键作用作一点探讨。
关键词:首次面授;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Make the First Tutorial Lessons Successful and Establish Learning as the Centre in Distant Ecation
An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English Specialty of Open Ecation
By Sun Taiqun and Shi Guangyin
HunanHuaihuaRadio & TVUniversity
Abstracts: In the model of modern distant open ecation, learning should be the centre among the three elements of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uthors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rst tutorial lessons through their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ry to make an exploration on the key function of the first tutorial lessons in helping distant learners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thoughts and ideas, master distant learning skills and establish learning as the centre in distant e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Change the teachers’ thoughts and ideas and make “three preparations” before giving tutorial lessons.
Change the learners’ thoughts and ideas and make “three corrections” ring tutorial lessons.
Explain the examination sample paper and heighten their confidence in completing their studies
Keywords: First tutorial lessons; distant ecation; centre in distant learning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育终身化和学习大众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中,客观存在着管理、教学和学习三大要素。笔者认为,在这三者之中,学习(远程学习)是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中心,起着主导作用。那么,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导教师,应该怎样对学员进行面授辅导、为学员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呢?如何帮助学生确立远程学习这个中心呢?
教学实践证明,首次面授辅导课是帮助学员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掌握远程教育学习方法,确立远程学习中心,增强完成学业信心的关键。因此,辅导教师要抛开传统教育中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从较高、较广、较远的层面上把握首次面授的内容,精心设计、全面构思,使之贯穿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学习的始终。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谈谈怎样对学员进行首次面授辅导,帮助学员树立远程学习这一中心。
一、转变自身观念,抓好课前“三备”工作
1、“备学员”到位。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备好、上好首次面授课,就必须对学员现状作出准确的分析,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我校2001年春、秋两季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的112人中,普通师专毕业的56人,电大成普招毕业的42人,函授或自考毕业的14人。这些学员中,年龄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20岁出头。年龄的悬殊和知识水平的差异给课堂活动的开展增添了难度。他们虽然在各级各类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和教学实践经验,也有愿望进一步深造和再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但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和毅力,需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帮助其树立起成才的信心和决心。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学员们对之缺乏了解,还有许多人持有这样一种错误观点,认为自己专科毕业,英语单词也掌握了四、五千,对付初中课本上那一千来个单词还不绰绰有余?因此不想再学习,但国家又有学历达标的规定,他们担心没有一张本科文凭会下岗失业,所以他们满腹疑虑,忧心忡忡,既想拿到文凭,又不愿吃苦学习,把继续学习看作是一种强加给自己的负担。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学习难不难?考试难不难?文凭好拿吗?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最优秀的教师、最完善的教材、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都不能替代学员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不难想象,如果广大学员存有上述错误思想,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他们哪里还有学习的热情、自觉性和动力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员,分析学员,了解他们的心理因素和特点。帮助他们分析开放教育的优势,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配之以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备知识”到位。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是教学工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已无须时刻肩负着教给学员多少知识的重任,教的功能已不再是教会、教全、教得尽善尽美,而是引导学员自己学习、学会、学得融会贯通,学员学得怎样成了衡量教师教得好坏的标准;教师已无须把教材作为教的目的,而是把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真正作为教的“工具”,致力于唤醒主体的主动性,以此诱发学员自觉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开阔而卓有成效的教,不必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表现为真正的引导和鼓励,它所驾驭的知识内容“将与传统的观念与实践相反,应该使它本身适应于学习者,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
课前,教师在全面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疑点,查找资料和信息,使授课内容更有广度和深度,更具启发性和指导性。
3、“备方法”到位。在推进“终身教育”的世界潮流中,远程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方法教育比任何其它教育都显得更重要和更迫切,方法的知识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更多地对学员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和指导,给学员们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基础和需求,拟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员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进步。让学员在听课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了解新教法,掌握新学法。
如果教师把教的过程转变成指导学员学习的过程,把教的评价转变为促进学员自主学习、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过程,为学习者的学而教,为不教而教,那么远程学习这一中心就得以形成,终身学习将得以实现。
二、转变学员观念,抓好课堂“三正”工作
课前充分的准备,只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取得理想的实效,必须科学、能动地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课前的构思和设计。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让他们主动配合教学,自觉参与学习。
1、引导学员端正学习态度。为帮助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可组织他们分组讨论第一个问题:Why do you come back to school to learn English again? (你们为什么再次返校学习英语?) 大多数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员都是中学英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考试成了他们教英语和学英语的目的,标准化考试的缺陷导致他们和他们的学生们片面追逐考试技巧,发展考试能力,提高考试成绩,从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阻碍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是与语言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的。通过讨论,学员可以真正明白学英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予以掌握和运用,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2、帮助学员纠正学习方法。死记单词,死背语法,死啃书本,为考试而频频做题、答卷,搞题海战术,是许多学员常用的学习方法。他们认为考出好成绩,就说明英语学得好。为纠正这一错误观点,教师可以组织学员分组讨论下面两个问题:1)What’s English? (英语是什么?) 很显然英语是一种语言。那么2)What’s language for?(语言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可以把第二个问题分解成三个一般疑问句,引导他们开口:
Is it for remembering a list of words and grammatical rules?
Is it for remembering some sentences and articles?
Is it for 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ing ideas with people?
通过讨论,学员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语言的本质是表达和交流,而不是记得住语法,背得了单词和通得过考试。在这讨论中,学员们可以从被动地学习转为主动地学习,并主动体验语言学习的特点和乐趣。
3、教师始终摆正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重点不能仍然停留在单纯的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员完成学业上。而应该向他们传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培养“续生存”能力。为指导他们学好英语,可组织学员讨论下面一个问题:How should you learn English? (你们应该怎样学习英语?) 我国中学甚至大学阶段不同程度存在的“语法英语”和 “考试英语”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导致普遍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通过讨论,教师让学员们明白了英语学习的排列顺序应该是听、说、读、写、译。道理很简单,婴儿学说话,是先从听开始的,听得多了自然就会说了。语言的最大的功能,也应该是它的唯一的功能,就是交际:交流思想、表达意图。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与他人进行交际,而交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说,无论见面,还是打电话,听说是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学了多年英语,听不懂,不会说,等于白学。听得懂,能表达,才算是英语学习入了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而教,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向他们传授学习经验和方法,并经常组织语言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使他学会学习,能独立学习,学会思考,有创新精神。
三、讲解考试题型,增强完成学业信心
集教师、家长和学生于一身的开放教育学员选择电大远程学习的心态是十分复杂的,他们既想学到知识,更想轻松获得文凭。然而,繁重的工作和家务使得他们很难静心学习,从而导致考试恐惧感。考试虽然不应该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可是他们又必须通过每门课程的考试,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从而完成学业,拿到毕业文凭,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如果学员们考试不能过关,不能按时拿到毕业证,自然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抑制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辅导教师,我们要理解他们,为他们着想,帮他们排忧解难。在分析考试题型时,强调平时学习过程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对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视,树立完成学业的信心。
本文以《高级日常英语》的考试题型为例,谈谈怎样分析讲解考试题型。该课程期末考试总成绩包括三部分:形成性考核(20%);口语考试(20%);笔头考试(听力、阅读、写作)(60%)。在讲解过程中,强调平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各个不同考试环节提出学习要求,传授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对于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员来说,英语写作是学习中一大难点,因为他们平时很少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首次面授课上向他们传授一些英语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尤为重要。这也是远程学习的一个重点。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怎样辅导学员练习写作:
1、怎样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写作最基本的东西是词汇、语法和知识面,同时还要学会用英语思考,多读、多背、多记,常练笔(日记、摘抄),还要经常注意模仿文章的好结构、好句式等。
2、怎样写英语文章?首先,拿到题目要审题,然后击活脑中所有与此题目有关的信息,接着以此为基础列出提纲(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一些关键词),这样才可确保写出的文章条理清晰,内容切题,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再接下来便是细化提纲,即从与此题目相关的信息中提出典型的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并把它填到提纲中。做好准备工作后便可动笔写作了。
在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开头句,文章开头的方法很多,有定义法、背景介绍法、提问法、格言法、主题句法等。其次是文章段落的安排,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员注意英语中的不同连词和转折词的用法。最后是文章的结尾形式,结尾也有几种不同方式,即总结式、格言式、展望式、反问式等。在分步讲解时,要举例说明,加深印象。例如,在写The Reasons Why So Many People Are Learning English(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学英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指导学员分以下四步写:
First paragraph: Put forward the subject(提出主题): Nowadays there are millions of people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world…Then list different people who are learning English now. (students, scientists, businessmen, doctors, etc.)
Second paragraph: Give as many reasons as possible why so many people learn English. (分析原因):(for study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import and export, advanced technology, etc.)
Third paragraph: Give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 many reasons given.(给出答案):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ake people learn English. (easy grammar,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tc.)
The ending: Draw conclusions.(作出结论): From what we have discussed above, we can understand how important English is. So we should also…
首次面授的最后一个重点,是对学员课后自主学习提供指导,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布置自主学习内容,提供文字资料、网上资源、音像材料等,并传授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促使学员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习。
作为英语教师,应使自己所倾注的热情显而易见并富有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尊重开放学员的自尊心,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变得更有自信,更熟悉和习惯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并以更大的热情完成自己的学业,达到远程学习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严硕勤,学习是远程教育的中心,《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10期
柏曙邹、金芳芳,终身学习理念与远程教学角色观,《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