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年阅读量不少于
❶ 课程标准规定三年级的阅读量是多少
课程标准规定三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2、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3、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年阅读量不少于扩展阅读
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
1、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
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2、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
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
3、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
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参考资料
网络-阅读
❷ 英语新课标要求九年级毕业生课外阅读量是多少
每天五篇短文
❸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是多少万字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目标: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过程与方法贯穿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❹ 《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什么要求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版出文章中的主题权,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
7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❺ 英语专业阅读量应该有多少,读哪些内容
如果是英语专业的话,一个月应该读一本文学著作,比如像小说之类的
❻ 英语专业大二学生每月的阅读量应该是多少万字
每分钟120字~180字。计划要求每天至少1500词,上不封顶。每年阅读量最好达到60万字,平均每月阅读5万字。
❼ 读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每天的英文阅读量大概是多少
阅读量是因人而异的,英专的课程包括精读,泛读,语言学,视听课,写作课,以及专语法课,英美文学属,英美报刊等诸多课程,大部分都是全英文授课,这样下来每天的量就很大了,另外加上作业,以及根据自我兴趣报考的等级考试,证书考试也会有很大的任务量的……
❽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急啊!
1. 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内辑关系
3.能找出文容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
7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