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反思总结
①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学的是什么课程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现在考研专业名称是学科教学(物理),属于师范类专业硕士【专硕】,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研究生院都有这个专业。
一、物理教育硕士专业介绍
【全日制,学制三年,硕士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教育教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基础教育改革,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物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方式
1.主要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授课和指导论文。第一、二学年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员原单位进行,学员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两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评价。
2.第二学年下学期除安排一定选修课外,还应开展学位论文工作,作论文开题报告,第三学年上学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答辩在第三学年下学期进行,期终完成学位授予工作。
学员修满规定学分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应具有开拓性。在撰写论文期间,学员应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校接受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
3.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三、课程设置与要求
应修满34学分。其中,教育素质板块8学分,教育能力板块20学分,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报告2学分。一般16学时计1学分。
四、实践学习规划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学习包括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学习到身体力行等实践环节组成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践训练,能够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也能使学生将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得到升华和凝炼,在实践中提高其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类课程将主要在我校建立的“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中完成,教育实践研究的形式包括多种:
1. 教学设计与实践(内容包括听课、教学设计训练、上课、教学反思等。)
2. 班级管理实践。
3. 社会调查(国情调查和教育调查,包括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教育调查。)
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到中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为半年。半年内主要开展二项工作:一是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进行自我总结;二是更多地接触社会,深入基层体验,做国情、社情调查,并形成一份体验调查报告。
五、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参考书目
1、阎金铎主编,《物理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2.阎金铎主编,《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乔际平等,《物理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宋玉什等译,《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集·物理学(第1、2卷)》,科学出版社,1985;
5.赵峥,《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高等教育出版,2008;
6. 霍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 王较过,《物理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赵凯华,《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 赵凯华,《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集·物理学(第1、2卷)》,科学出版社,1985;
13. 薛凤家,《诺贝尔物理奖百年回顾》,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1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5. 王力邦、封小超,《高等师范理科写作》,科学出版社,2008;
16. R.P.费曼,《费曼物理学讲义(第1、2、3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7. 蔡枢、吴铭磊,《大学物理(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高等教育出版,1999;
18. 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9. 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0.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期刊类:
Physics Ecation;The Physics Teacher;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Science Ecation;
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物理通报;大学物理;课程教材教法;新课程研究;中学物理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物理教学探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学科教育;中学物理;大学物理(教育专刊)。
② 初二物理考试总结反思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1、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2、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笔者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7∶35早读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问老师7∶3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笔者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注意一题多解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笔者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3、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笔者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求总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他们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
③ 课程与教学论通论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有什么区别,就业方向都有哪些
课程与教学论居然也有硕士学位,而且还是数学专业!
大概最好的出路就是到当初批准这个硕士点的部门继续琢磨别的类似硕士博士点,
或留下来做导师助手
④ 简述sts思想的内涵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当今社会科学和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计算机、机器人„„到电视、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大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到小至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人们实实在在的感觉到科学技术的存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是探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自身与经济、文化、社会、科学和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认识物理现象、物理规律时也不可能离开它们,尤其是STS。
STS教育理论的基本特点是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基本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强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社会化,注意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应根据STS教育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笔者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出发浅显的分析如下,当然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行,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完善。
1.知识素质目标:介绍与高中物理教学相关的现代物理知识,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发展;介绍有关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介绍本地与科技联系紧密的重大社会问题,了解急待解决的社会需求。──知识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中有很好的体现。
2.技能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决策能力。──这一直是物理教学的目的,近年来物理教学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决策能力。
3.情感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品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的价值观。──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此。
从上面的三个方面可以确定出具体的STS教育的内容:
1. 现代物理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如新能源、激光、新材料、航空航天神舟系列(尤其加强神舟5号的介绍)、信息技术。
2.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与技术:如家庭电路与安全节约用电、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家庭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3.社会热点问题:如交通安全、环境污染与保护、可持续发展、三峡工程、神州系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危机等。
⑤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是属于学术的方向的教育学的,是统考的,都是要考311教育综合,英语一和政治的,物理程程与教学论还有一个方向是不属于教育学的,所以你最好区分一下,不知你是否是要考教育学方向的,要是教育学的话,我之前考试时还是有查过一些的,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找找我哈
⑥ 对于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有什么期望
当前随抄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优质课、观摩课、课堂调研活动层出不穷,笔者通过近百余次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的观摩,明显感受到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物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改意识明显增强,课堂交流合作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探究意识显著增强。
⑦ 考研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到底考什么啊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01物理课程与教学
02物理教育与心理发展
03物理教育技术
04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42物理专业综合(普通物理、量子力学)复试科目:
一般包括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⑧ 为什么说《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发展中学科
哈哈……我猜可能是因为重点强调那个中学教学论是发展中……并不是中学物理是发展中喽。
⑨ 考研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这个专业研究性不强,如果你只是想要研究生学历那就非常简单,而且你如果毕业后还是想做老师那就非常对口的。关于具体要准备哪些知识,要根据你选的院校来确定。但是专业课知识偏重记忆类的。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