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信息课程标准
① 请问哪里有下最新的官方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可以在网络里找一下了。
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萌芽是什么时候
·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2017
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
I
.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
·
论证历史问题,在中学历史课程的
基础上。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
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
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的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
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科素养和
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
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讨论问题
·
发现历史问题、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
独立提出观点
③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什么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标准;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内内容容;
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在第一点可见高中的信息教育目标要求更高,内容更高。把能力与素养相结合,不但培养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第二点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信息课程内容。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地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同时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由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应用能力的发展而个性发展是指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品质素养等,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如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其中还有五方面课程的基本理论,它们分别是: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时间。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这五个理论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赞同2| 评论
④ 请问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哪一年颁布的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我手头就有的。
⑤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标准;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内回容;
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答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在第一点可见高中的信息教育目标要求更高,内容更高。把能力与素养相结合,不但培养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第二点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信息课程内容。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地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同时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由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应用能力的发展而个性发展是指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品质素养等,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如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其中还有五方面课程的基本理论,它们分别是: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时间。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这五个理论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⑥ 什么是高中课程标准
我觉得是教师为辅 学生为主 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和学习问题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在课上就应该回先提出问题,答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再加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呼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合作精神。
⑦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共设定发多少个课程主题
共27个课程主题,分别是:
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
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
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
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5、多媒体课件制作
6、学科软件的使用
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
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
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
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
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
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
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
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
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
(7)2014高中信息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教师信息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全省中小学教师将接受每人不少于50个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
省教育厅要求市、县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安排专项经费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确保开展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