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A. 刚性浅基础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进行基础平面布置。
(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
(3)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4)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5)必要时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6)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按基础布置进行内力分析、截面计算和满足构造要求)。
(7)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
B.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应该如何设计
1.充分的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勘察资料。
2.根据上部荷载的性质、专类型、分布选择基础的类型和属平面布置。
3.选择地基持力层和基础的埋置深度
4.确定地基承载力.
5.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6.进行必要的地基稳定性验算、使地基安全稳定不至于破坏。
7.进行基础的结构设计
8.绘制基础施工图,并提出必要的设计说明
C. 有会做浅基础和桩基础课程设计的吗
有会做浅基础和桩基础课程设
这么多说
D. 什么是基础课程设计
法棒的可以拍资料的链接 哈这个“基础课
E. 课程设计,“浅基础施工方案” 急求
一:施工准备
二:施工工艺
三:质量标准
四:成品保护
浅谈浅基础
浅基础因其施工技术相对简单且较经济而广泛应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等建筑中。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有砖基础、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砖基础是无筋扩展基础最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因其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当地地质条件较好、承载力较高时,一般民用建筑可采用此类基础形式
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1,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实验单。
2,水泥 一般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3,砂 中砂,应过5mm孔的筛。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4,掺合料 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等,生石灰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5,其他材料 拉结筋、预埋件、防水粉等。
(二)主要机工具
1,机具设备 砂浆搅拌机、翻斗车、运砖车、灰浆车、筛砂机。
2,施工工具 铲、托线板、瓦刀、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筛子、水平尺、皮数杆、钢筋卡子等
(三)作业条件
1,基槽 混凝土垫层地基已完成,办完隐检手续。
2,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办完预检手续。
3,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侵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
4,砂浆配合比已经实验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
四)作业人员
1,主要作业人员 : 瓦工、运转工、身体健壮的工人
2,运转工应持证上岗,并已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接受了施工技术作业指导。
施工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验评
施工工艺
一:拌制砂浆
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质量比
2,宜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
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4,基础按一个楼层,每250立方米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
二:确定组砌方法
1,采用满丁满条。
2,上下错缝,采用“三一”砌筑法,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法。
三:排砖撂底
1,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
2,大放假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大放脚转角处分皮砌法
四:砌筑
1,砖基础砌筑前,基础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2,砌筑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墙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3,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经常拉线检查。
4,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五:防潮层
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施工时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防潮层下面三层砖要求满铺满挤,横竖向灰缝砂浆都要饱满,24墙防潮层下的顶皮砖,应采用满丁砌筑法。混凝土圈梁的防潮层施工应注意混凝土石子级配和砂石含量。在无保温条件下,不应进行冬期施工。
质量标准
砂浆和砖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按烧结砖15万块、多孔砖5万块、灰砂砖和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一组。砂浆试块抽检数量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第4.0.12条规定。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的试验报告。
成品保护
1,基础墙砌筑完成以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2,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他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3,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砖基础剖面图
编制说明
F. 上浅基础的设计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浅基础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型基础、箱形基回础、壳体基础等几种答。
设计方法:容许承载力设计方法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基底压力不能超过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并且有足够的安全度。地基变形不能超过允许变形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6)浅基础设计课程设计扩展阅读
如果地基软弱且在两个方向上分布不均,需要基础在两个方向都具有一定的刚度来调整不均匀沉降,则可在柱网下纵横两向分别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从而形成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设计方法:容许承载力设计方法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1、基底压力不能超过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并且有足够的安全度。
2、地基变形不能超过允许变形值。
G. 浅基础设计方法是什么
基础的上方为上部结构的墙、柱,而基础底面以下则为地基土体。基础承受上部结构的作用并对地基表面施加压力(基底压力),同时,地基表面对基础产生反力(地基反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基础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和地基反力应满足平衡条件。地基土体在基底压力作用下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而基础在上部结构和地基反力的作用下则产生内力和位移,地基与基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进一步说,地基与基础之间,除了荷载的作用外,还与它们抵抗变形或位移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基础及地基也与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刚度有关。即: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它们原来互相连接或接触的部位,在各部分荷载、位移和刚度的综合影响下,一般仍然保持连接或接触,墙柱底端位移、该处基础的变位和地基表面的沉降相一致,满足变形协调条件。上述概念。可称为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为了简化计算,在工程设计中,通常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分离开来,分别对三者进行计算:视上部结构底端为固定支座或固定铰支座,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并按此进行内力分析 ,而对基础与地基,则假定地基反力与基底压力呈直线分布,分别计算基础的内力与地基的沉降 这种传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可称为常规设计法。这种设计方法,对于良好均质地基上刚度大的基 图7-1 常规设计法计算简图础和墙柱布置均匀、作用荷载对称且大小相近的上部结构来说是可行的。在这些情况下,按常规设计法计算的结果,与进行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差别不大,可满足结构设计可靠度的要求,并已经过大量工程实践的检验。基底压力一般并非呈直线(或平面)分布,它与土的类别性质、基础尺寸和刚度以及荷载大小等因素有关。在地基软弱、基础平面尺寸大、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不均等情况下,地基的沉降喝分力将受到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影响,而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内力和变位也将调整。如按常规方法计算,墙柱底端的位移、基础的挠曲和地基的沉降将各不相同,三者变形不协调,且不符合实际。而且,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上部结构附加内力和基础内力变化,未能在结构设计中加以考虑,因而也不安全。只有进行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才能合理进行设计,做到既降低造价又能防止建筑物遭受损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进展,人们可以根据某些实测资料和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某些结构类型、基础型式和地基条件的相互作用分析,并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相互作用分析的成果或概念。
H. 浅基础设计问题 高手进 !!!100分悬赏!!
万维视觉-玩转你的设计,完美你的人生,中国最大的设版计师交流平台权。www.onew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