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protel课程设计
『壹』 河南理工大学的学分怎么修
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的学分加起来,还有参观性实习的分,毕业实习的分,课程设回计的分,毕业答辩的分答,实验课的分,还有一次劳动的分,加起来就是学分。
当然体育课也是必修课,其他活动得分应该算是评奖学金什么的才算,
估计还有漏掉的,
至于说挂科不要超过24分,不然没有学位证的。
『贰』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会有不及格的吗
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为河南省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河南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1-2]
学校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2002年后相继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2]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41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4.78亿元;开设22个教学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设有75个本科专业,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方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9个二级学科(方向)硕士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在17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共有专任教师2310人,全日制在校生3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600多人。
『叁』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学院领导
付子义,男,汉族,1958年6月生,河南博爱人,中共党员,教授。历任电气学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党委书记。现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兼任电工电子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主任,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电机控制、矿井综合自动化、智能信号处理以及煤矿井下供配电系统等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余发山 ,男,土家族,1952年7月生,湖北长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历任自动化教研室主任,电气系主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现任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过程控制研究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主要从事工业过程控制与电气传动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自动化系目前有教职员工11人,主要从事自动化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活动,进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讲授的主要本科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研究生课程有现代交流调速,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辩识及建模机电能量转变等。
自动化教研室一贯坚持质量就是现代化大学地生命的宗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研室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注重进行教学研室,教学改革活动,积极开展科研促教学活动,形成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团结稳定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完成科研和项目十多项,获奖5项。
近几年教研和科研状况
1 自动控制系统产学研教学模式研言 负责人:郑征等 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 自动控制系统网络学件研制 负责人:郑征 李辉 胡治国 陶慧等 获2TBL_0TBL_04年河南省软件大赛二等奖
3 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 负责人:郑征 李辉 余发山 陶慧 获河南省优秀教学科研论文二等奖
4 交变频器的双变量控制理论体系的研究 负责人:杜庆楠 获河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焦作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5 交交变频双变量控制理论研究 负责人:杜庆楠 获河南省攻关项目
6 基于小波变换TBL_0TBL_0K农网故障诊断的研究 负责人:余发山 获河南省攻关项目
7 高功率因数整流的研究 负责人:郑征 河南省基金 一、师资队伍
信息工程系是电气学院专业教学系,主要承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各类教学任务。全室共1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1人,讲师4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二、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
本科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精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本科课程教学: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数字图象处理(双语),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与系统分析(双语),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电磁场与波,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逻辑设计,通信原理,通信基本电路等。研究生教学: 可编程控制器,人工神经网络,图象识别技术,专业英语等。
三、承担的本科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重点课程建设:信号与系统分析
精品课程建设:信息理论与编码
双语课程建设:数字图象处理
四、主持和参与的在研项目
1、矿井煤仓煤位的图像识别系统研究(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4。
2、地下商场高可靠性火灾报警系统研究(参与)河南省省攻关项目,2003。
3、依托工科优势,理工融合,培养综合型电科高级人才(参与) 河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2004。
五、完成的科研、论著和发表的论文
完成“斜井皮带工作闸智能适时投入装置 ” 等科研项目4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获河南省省级优质课程。编写《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等规划教材三部。编写《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三分册等专著三部。在《计算机学报》和《煤炭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一级学报5篇,核心期刊6篇,被EI检索四篇。获各种奖励17项。 一、承担课程:
承担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1) 电路理论
(2) 模拟电子技术
(3) 数字电子技术
(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5) 数字逻辑及实验
(6) 全校非电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
二、教学任务:
对本科生进行系统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教育,构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以及健全人格本科生,使其成为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三、人员组成:
具有合理的教师结构,现有教工13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9人(含在读),教师们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均有丰富的经验,并积极从事教学改革。本教研室完成的电路方面的教改项目获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改项目也多次获得省级奖励,每年均有多篇教改论文发表,在教育教学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成立于2003年,现有教师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1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3人,是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年轻化师资队伍。
主要承担的课程有: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并承担指导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仿真训练、单片机课程设计等任务。
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电气传动、生产监控和智能仪表。近几年来,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教材6部。 2003年组建的。现有教师9人,其成员如下:董爱华、艾永乐、李良、苏波、吕辉、曾志辉、余琼芳、仝兆景、刘群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2人。 主要承担: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过程检测与热工仪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过程控制系统等理论教学任务;还承担指导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智能仪表课程设计和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信专业、电科专业的认识实习以及指导电类各专业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
近几年来,教研室主编或参编、出版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基础等教材多部;撰写并出版了通用电气设备维修手册、智能建筑电工电路技术、袖珍电工手册等专著多部。完成省部级纵、横向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近10项,其中“三电”基础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003年8月获河南省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工科非电专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2004年12月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肆』 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我是这学校的,来这学校前对这里面的专业有了些充分的了解,
其实这个专业不怎么内样,就是一个附属专业而已,好的也容就是与那些和煤
碳有关的专业了,像采矿,安全,地质,土木,测绘,这几个都是我们学校
顶梁的专业,你好好选择吧,选好了就什么也不说了,什么专业都一样
『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级分为工学和电气信息类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 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电气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 电力工程与管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补充:
俺是学这个专业的,感觉学的太广,就业面广,相反的弊端就是容易蜻蜓点水。一下还有我的相关课程,学校不一样会有所差别但是大同小异。有志于学这个专业的学弟可以看看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深入的专业知识、较全面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有电路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工程三个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及各类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及教学、管理工作。
基 础 课 程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大学体育 心理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大学英语 英语写作
物理 电路
计算机文化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
工程制图 文献检索
数值分析 MATLAB程序设计
金工实习 电子电工实习
专 业 课 程
电子
电路
与
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Protel电子制作 CPLD实用技术
微机原理 微机接口
EWB电路设计 VHDL编程
传感器原理 单片机原理
信息
与
信号
处理 信息论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DSP编程
随机信号处理 数字图象处理
语言信号处理 信号检测
自动控制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
通信
与
信息
工程
通信原理 高频电路
锁相技术 微波技术
程控交换 光纤通信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通信
网页设计 多媒体技术
设 计及论 文
课程设计 单片机编程
毕业论文 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专业代码:08060500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 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电气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 电力工程与管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编辑本段]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信息人才的需求分析
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 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 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
本专业主要职业发展方向和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1、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网终:工程专业基础、较好的综合素质;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终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获得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2、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它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卫生、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本专业方向就是学习如何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
3、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胜任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性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一个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信号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通信系统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系统与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等。
5、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和网络协议、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信息科学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综合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开设院校[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印刷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类)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 防灾科技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北方学院、邢台学院
[山西]运城学院、 中北大学、大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晋中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钢铁学院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辽宁工学院、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渤海大学、鞍山钢铁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大连铁道学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抚顺石油学院、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南京经济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常州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温州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机电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财贸学院、合肥经济技术学院、阜阳师范学院、铜陵学院、滁州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三明学院
[江西]宜春学院、 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赣南师范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工程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学院、潍坊科技学院、滨州学院
[河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学院、洛阳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安阳工学院、郑州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焦作工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黄淮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湖北工学院、中南民族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湖北农学院、襄樊学院、江汉石油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南华大学、湘潭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广东]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工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海南]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四川l理工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南林学院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安康学院、陕西理工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渭南师范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西藏民族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工业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学院
[青海] 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 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新疆] 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石油学院、新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