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水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塔课程设计

水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塔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09:02

① 碳酸钾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塔实验设计

是用于工业的吧,不过我不太明白,碳酸钾怎么能吸收二氧化碳,生产碳酸氢钾吗?

② 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模板

去图书馆借书吧,会有同样的课程设计

③ 有没有做化学反应工程的吸收塔设计的,我要中间的计算和设计图,是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急呀,求大神帮忙!

采纳就发

④ 二乙醇胺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工厂设计,或者给出吸收塔计算步骤,要精确的

自己找资料算吧

⑤ 20°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扩散系数和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做课程设计需要,

扩散系数是1.77x10-9m2/s 亨利系数不清楚

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模板

主要部件有塔体、填料及支承、流体分布器及再分布器、除沫器等。操作时,液体自塔上部进入,并通过液体分布气均匀喷洒于塔截面上,并在填料表面呈膜状流下;气体自塔下部进入,通过填料层中的空隙由塔顶排出。气液两相在液膜表面进行传质。
填料不仅提供了气液两相的接触表面,而且促使气液两相分散,液膜不断更新。填料性能可以由以下三方面予以评价。
⑴ 比表面积a:填料应提供尽可能多的表面积,以单位填充体积所具有的填料表面来表示填料的这一特性,称为比表面积a,单位为m2/m3。
⑵ 空隙率ε:单位体积填料所具有的空隙体积,称为空隙率。气体是在填料间的空隙内流动的,为减少气体的流动阻力,提高填料塔的允许气速,填料层应有尽可能大的空隙率。
⑶ 填料的几何形状:比表面积、空隙率大致相同而形状不同的两种填料,在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上可有显著的差别,但目前对填料的几何形状还没有定量的表达。
3、几种常用填料
常用填料有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材质有实体材料和网体材料。
1、液体
理想的流动状态是自上而下,沿填料表面成膜状流动,液膜从一个填料到另一个填料不断更新。要求液体在填料表面铺展成膜、液体在塔内的分布要均匀、液膜厚度要合适。
液体在乱堆填料中有一定的自分布能力。因此,对于小塔,可利用自分布能力,预分布要求校低;对于大塔,很难利用填料的自分布能力达到全塔截面的分布均匀,对初始分布要求校高;另外,填料层内可能出现沟流现象或壁流现象,需对液体进行再分布。
液体在塔内的液膜厚度与持液量有关,持液量是单位填充体积所具有的液体量。喷淋量大,持液量也大,液膜厚度增加;在正常操作的气速范围内,气速的增加,对液膜厚度的影响不大。
2、气体
气体在填料塔内在压强差的推动下自下而上穿过填料空隙上升,并与液膜接触进行传质。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与气速及液体流量等因素有关。
当液体量为零时,干填料的压降Δp随气速u的增大而增大。
当有液体喷淋时,液体量一定,气速u增大,压降Δp增大,相同气速下压降Δp较干填料的压降高。在气速u较小时,气速u增大,液膜厚度变化不大。当气速u增大到某一值时,液膜厚度开始增大,持液量也增大,出现拦液现象,此时,填料层压降与空塔速度关系曲线的斜率增大,此点称为载点。自载点以后,气速u继续增大到某一值时,持液量大增,液体积累出现液泛现象,此气速值称为液泛气速。
液体量增大,泛点气速下降,在相同气速下,液体量大,压降也大。
3、液泛:
液泛是填料塔的非正常操作。发生液泛时,液体不能顺利流下,气液传质不能正常进行。在泛点之前,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相;泛点之后,气体为分散相,液体为连续相。泛点又称为转相点,此时,压降Δp剧增,液体返混和气体液沫夹带的现象严重,传质效果极差。
设计时,操作气速=50%~80%的泛点气速。泛点气速可根据泛点关联图估计。
4、填料塔的操作范围
当液体量一定时,若气体量很小,传质过程主要靠扩散进行,传质效果不好;气体量很大,将会导致液泛发生。
当气体量一定时,若液体量很小,会有部分填料得不到润湿,传质效果不好;若液体量很大,将会导致液泛发生。
最大气体量或最大液体量,可以根据泛点气速来估计;最小气体量和最小液体量必须根据经验来确定。
填料层内的传质速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搞清。有效接触面积是真正参与传质的面积。有效接触面积,包括填料的有效润湿表面和可能存在的液滴、气泡表面积,有效接触表面<填料的接触表面<干填料表面。关于填料的润湿表面,恩田等人提出了如下的经验关联式:
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些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10.2.4 填料塔的附属结构
⑴ 支撑板:主要是支撑塔内的填料,同时又能保证气液两相的顺利通过。
⑵ 液体分布器:对进入塔内的液体进行分布,使得液体在塔截面上分布均匀。
⑶ 液体再分布器:为改善向壁偏流效应造成的液体分布不均,在填料层内部每隔一定高度设置的装置。
⑷ 除沫器:用来除去由填料层顶部逸出的气体中的液滴,安装在液体分布器上方。

⑦ 有关用清水吸收CO2气体填料吸收塔的设计,水洗塔底压强为 1.8MPa(绝压),操作压强为101.325kPa(常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吸收装置设计) 
 
(一) 设计题目:水吸收变换气中CO2的填料塔设计 (二)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 气体处理量(1300+20X)m3/h〖注:X代表学号最后两位数〗。 2. 进塔气体组成 组成 CO2 CO H2 N2 CH4 合计 Vol% 
28.842 
2.51 
58.78 
5.17 
4.7 
100.0 
3. 出塔气体中CO2含量1%(vol%)。 4. 水洗塔底压强1.8Mpa(绝)。 5. 吸收温度30℃。 
6. 进塔水中含CO2量25ml/l. 7. 水洗饱和度70%。 
(三) 设计内容 
1. 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 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或塔斯社高及填料层压降计算。 3. 填料塔附属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4. 吸收塔工艺流程图。 
5. 填料吸收塔与液体分布器工艺条件图。 
(四) 设计基础数据 
1. 各种气体的溶解度 
(1m3水在总压为101.3kPa(绝压)下溶解的气体量,Nm3) 
温度,℃ CO2 CO H2 N2 CH4 25 0.759 0.02142 0.01750 0.01410 0.03006 26 0.738 0.02110 0.01742  0.02052 27 0.718 0.02080 0.01731  0.02901 28 0.699 0.02051 0.01720  0.02852 29 0.682 0.02024 0.01709  0.02806 30 0.665 0.01998 0.01699 0.01319 
0.02762 
     2.不同分压、温度时CO2在水中的深解度,Nm3/m3水 
分压 
P×101.3kpa-1(绝) 
℃ 10 20 30 0.5 0.61 0.44 0.33 1.0 1.20 0.88 0.65 3.0 3.53 2.58 1.91 5.0 5.71 4.16 3.10 10.0 
10.71 
7.8 
5.81 

 2 
 
(五) 参考资料 
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 2.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 
3.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4.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塔设备设计》。 5.贺匡国主编《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 6.华东化工学院,浙江大学合编《化工容器设计》。 7.茅晓东,李建伟编《典型化工设备机械设计指导》。 8.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主编《现代塔器技术》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