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特殊教育视障教育课程标准
1. 哪些课程是视障儿童需要学习的课程
1、视障儿童因身心障碍,加之年龄较小体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健康、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格外重要。创设符合视障儿童特点的环境,要尽可能做到色彩鲜艳、图画清晰、背景简单,可触摸、有动感、有声音,这有利于刺激与统合视障儿童的各感觉器官。教室环境的清洁,物品摆放的适宜,教学具、玩具、课桌椅、餐具的定期清洗、消毒,缺损物品、玩具的及时处理、更新等都要制度化,有一定的程序。此外,还要考虑儿童因视障所引发的对设施、设备和器材的特殊需求,要为盲童设置盲道,为低视力儿童设置阅读区等。
2、 由于视障儿童的视觉障碍,一些个别的课程,如体育、美术和部分较为复杂的劳动手工课程,视障儿童不适合在普通班级里与其它儿童一起学习,那是不是应该考虑让视障儿童只接受部分全纳,即让特殊儿童部分学习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5〕,或者说更确切让其部分时间部分学科地接受全纳。即一方面,针对一些普通学科让视障儿童在普通班里学习,而另一些视障儿童无法学习的,或开放一些针对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技能方面的课程在特殊班或资源教室里进行学习。如开设一些对低视力儿童或盲生进行听觉及残余视觉专门训练的课程,该类课程可在其他学生上一些体育、劳技等视障学生很难参与的课程时间开设。
另外,应针对视障学生的个别差异开设一些有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课程,如一些定向行走的课程,当然,开设这些课程的前提是学校具备相应的特殊教育师资。
2. 请详细介绍特殊教育与社会,家庭,医学的合作是什么样的
(一)特殊教育理论公共部分特殊教育理论公共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课程与教学法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1.特殊教育概述(1)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界定。(2)特殊教育的意义。(3)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分类。(4)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2.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及趋势(1)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国内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3.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有关特殊教育的文献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5)《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1)早期教育原则。(2)补偿教育原则。(3)个别化教育原则。(4)系统教育原则。5.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1)特殊教育课程理念。(2)特殊教育教学法的概念。(3)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4)普通教学方法在特殊学校教学中的应用。(5)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6.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分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7.特殊教育的教学评价。8. 特殊教育与社会、家庭、医学的合作。9.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二)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及实践考查考生应具备的特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技能。视障专业方面内容:1.视觉障碍的定义及分类标准。2.盲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3.低视力儿童的特点,低视力儿童与盲童的差异。4.盲校的教育原则。5.盲校教育案例分析。6.盲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7.定向与行走的概念、关系及训练意义和主要方式。8.盲童缺陷的补偿。9.盲校课程与教学法(1)《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盲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3)盲校的教学原则。(4)盲校的教学方法。11.汉语拼音18个声母、34个韵母和4个声调的盲文。12.盲校教学案例分析。听障专业方面内容:1.听觉障碍的定义及分类标准。2.听力图分析。3.聋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4.聋校的教育原则。5.聋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6.形成和发展聋童语言的任务、原则和途径。7.聋童缺陷的补偿。8.聋校教育案例分析。9.聋校课程与教学法(1)《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聋校的教学原则。(3)聋校的教学方法。10.《中国手语》汉语拼音23个声母的手指语。11.聋校教学案例分析。智障专业方面内容:1.智力障碍的概念与分类。2.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3.智障儿童教育与训练的原则。4.智障儿童缺陷补偿的途径。5.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6.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及案例分析。7.培智学校课程与教学法(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培智学校的教学原则。(3)培智学校的教学方法。8.培智学校教学案例分析。
3. 给自闭症孩子换特殊教育学校好吗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青、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按具体研究对象又可细分为盲教育学(视障教育)、聋教育学(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学(智能障碍教育)、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身体病弱、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其他障碍等。 有专门的自闭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