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㈠ 2004年3月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哪里出版的主编是谁
人们教育出版社吧
㈡ 如何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建立知识结构网。
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必修3 文化生活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要高举爱国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专想。毛泽东思属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2第一单元提纲怎么写
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素材(新人教必修2)
1.国家(含义;类型;根本属性;性质及决定因素)
2.民主的含义;专政的含义;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我国的国体及本质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及其表现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怎么做)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被选举权(含义;条件;地位)
7.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义务?
8.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要求分别是什么?
9.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影响公民参与政治的因素?
10.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1.公民有序参与政治与无序参与政治的区别?
12.比较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优点;局限性)
13.影响我国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4.选举权的含义? 行使选举权的意义? 怎样行使选举权?
1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区别这些方式?
1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从决策者角度;从公民角度)
17.村(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18.村民自治的内容:①选举 ②决策 ③管理 ④监督
19.居民自治的内容:①选举 ②决策: ③管理 ④监督
20.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讲义》P18)
21.民主监督(内容;方式;特点;意义;要求)---注意几种方式的区别
22.我国政府的性质? 23.我国政府有哪些基本职能?每项职能的具体内容分别有哪些?如何判断?
24.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25.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26.公民向政府求助的途径和意义? 27.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
28如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9.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
决策的基础
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村民自治的基础
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村民创造了。。。。。
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由。。。。决定
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公民向政府部门求助的法律途径
判断并说明理由:
1.国家代表和维护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5.我国公民选举所需要的经费由政府开支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6.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指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7.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是一样的
81.没有选举资格的三种情况:①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②没有年满18周岁。③被剥夺政治权利
9.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10.在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
11.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各级各机关的领导或厂长、村民居委会成员的权利属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2.自由的表达政治意愿是公民的政治自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其内容主要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其对象是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
1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指立法平等,也指司法和守法平等。
15.在我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16.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17.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18.关注我国维和部队在苏丹的维和行动,属于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
19.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20.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民主
21.现阶段我国直接选举方式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22.差额选举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23.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员会的选举都是直接选举
24.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25.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
26.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7.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一样。
28.“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列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公民的文化水平越高,享有的政治权利就越多。
29.实行村(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30.在实行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村民委员会定期汇报工作等形式
31.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的国家政权机关
32.参与民主决策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33.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者对决策的理解,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
34.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召开听证会。
35.写信给报社反映情况,是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36.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是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37.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工作,所以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不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