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校本课程评价办法
⑴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措施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呢?我粗浅的谈谈。
一、 明确要求心中有数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所以每学期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爱幼,团结;与人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关爱他人,在学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六点六会”:以对自己负责为起点,学会修身;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支点,学会求知;以对他人负责为出发点,学会合作;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学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要示范如何行礼问好,使其从关心自己的人品、学业、健康、前途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文明言行默化有心人
单纯的说教,莫过于实在的行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学生见到教师问好时,教师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手头的工作向学生点头或招手问好,或教师放下师长的架子主动跟不知道问好的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当需要学生帮助时,主动说声“谢谢”。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弯腰捡起一片碎纸,顺手扔进垃圾桶,不用说话,学生就学会爱班,进而学会爱校,爱家乡,爱祖国。教师顺手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笔、本轻放于他的课桌上,他就会牢记在心上,并会帮别人捡笔,捡本……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我们教师生活上的小节不忽视,学生文明礼仪就会很快养成。
三、多彩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推崇和践行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说教,而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如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说话,墙报悬挂名人名句,班级的清洁区、学校的水龙头、班级绿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语:“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请节约用水”、“我体弱,不要践踏我”……无声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良好教育。班级黑板报既有规定主题,又有留有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我进步了、好人好事宣传、风采展示……在营造育人氛围的同时,鼓励学生追求个性的张扬。 同时定期评出班级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结对子对问题学生跟踪帮教等系列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现在的许多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或有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总之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⑵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一 狠抓礼仪常识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和礼仪行为两大方面,主要包括语言、举止、仪容仪表和场所礼仪等。
(一)语言文明教育:不说脏话是语言文明的前提,学会并运用文明礼貌用语(常用十字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正确称呼他人,掌握基本交往交谈技巧,能够当众简短发言。
(二)着装审美教育:学习服装穿着的TPO原则:服装的穿着要与穿着的时间、地点、场合环境相协调。如上课应穿着校服,运动休闲的运动服,不穿奇装异服。
(三)举止规范得体教育:学习优美的站姿、坐姿、走姿,简单练习大方漂亮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发现自身的美、展示自身的美、树立自信心,散发青春阳光的魅力。
(四)人际交往教育: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男女生之间、社会活动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和礼貌礼节。
(五)校园场所礼仪教育:校园场所礼仪教育有教室、办公室、宿舍、集会、卫生间以及其他场所礼仪的教育。
二 加强自身礼仪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学高为范,德高为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强自身礼仪教育能力。
(一)树立信心: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礼仪教育能力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在礼仪教育过程中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始终坚信如果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学生们就会像我们设想的那样文明有礼、懂事可爱。
(二)讲究方法:礼仪教育是心灵沟通的教育,多用正面引导法和情景模拟展示对比法,让学生领悟发现。少用说教,不用反面语言。如:在礼仪教育的初期见到学生可以主动和他打招呼,而不是给他下个“没礼貌”的结论而放弃;学生说脏话时善意提醒他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提高个人魅力,而不是大声训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你是在帮助他,让他进步,而不是在管教他。
(三)区分场合:公共场所多用于各种礼仪常识的普及和正面宣传。学生偶有不良行为在公开场合应善意悄声提醒,强调某种现象和行为时不点名,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愿意接受你的礼仪教育。
⑶ 小学生文明礼仪评语怎么写
小学生文明礼抄仪评语,你尊袭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所以大家都喜欢你。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不够刻苦,有畏难情绪。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掌握知识不够牢固,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平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习成绩比上学期有一定的进步。今后如果能注意分配好学习时间,各科全面发展,均衡提高。相信一定会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学生。
⑷ 怎么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上文明礼仪的实施办法
要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上文明礼仪的实施办法。老师必须做个规范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模仿着一步一步做。
⑸ 礼仪课程需要哪些指导
(一)学习礼仪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学我校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二)实践礼仪
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各班级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礼仪学习,评选文明礼仪标兵。
(三)展示礼仪
通过开展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班级各项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⑹ 小学班级如何开展文明礼仪实施细则
xx班文明礼仪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更好地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学校的文明礼仪规范评分标准和班级的班规结合,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实施方案
总负责: 班主任
分管人: 班级八个组长。
评分标准:以学校的文明礼仪规范达标标准进行打分为标准,再进行班级同学的评议
1、把评分标准表发到各组长处,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评分和管理,评分严格遵照上面的分数。
2、路队管理、体操管理、晨读管理、课前管理、卫生管理由专门的组长负责,各组长把当天的分数打好,挂在中队角,每个组长再把自己组员的分数打好。
3、八大组长,实行全班同学互相监督,认真负责得打好分数。
4、建立奖罚制度:
奖励: (1)每个星期五组长将自己组的分数统计好,汇报给班主任,分数在98分以上的评为文明礼仪优秀的队员。评上班级文明礼仪的同学,可在班级五彩缤纷栏里表扬一次,获得一个大苹果和一些学习用品。
(2)在班级文明礼仪优秀队员中评选出一名推荐到学校参加评比,并且能在两个星期里能为班级,同学做好事的同学,优先推荐。
惩罚:分数在60分以下的同学接受教育批评,并告知家长,一起进行教育
还有一个
http://www.d3syxx.com/xiaoxb/ShowArticle.asp?ArticleID=6159
⑺ 文明礼仪评语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读了《文明——只差一步》这样的漫画。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放学了,小男孩与小女孩正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一个垃圾桶,垃圾桶旁有一堆垃圾,那些垃圾的臭气迎面扑鼻而来,路过的人总要拿出手帕,捂着鼻子路过。可就在这时候,小女孩将垃圾捡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将垃圾扔入了垃圾桶。小男孩也拉开了书包,掏出了笔和纸,上面写着:文明——只差一步。随后,小男孩与小女孩将纸贴在了垃圾桶上,告诫人们不要在乱扔垃圾,污染环境了。
如果,人人都成为一个讲文明的人,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那臭臭的垃圾使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一件事:三年前,我还隹在河东,那时,我都是走楼梯的,有一次,我急匆匆地跑下楼来,刚到三楼,就迎面扑来一阵臭熏熏的味儿,我往左一瞧!唔,垃圾桶的四周都是恶心的臭垃圾,太恶心了!我刚准备走,三楼的阿姨打开了门,看也没看垃圾桶就把垃圾扔在了外头,那臭哄哄的垃圾还招来许多苍蝇呀、蟑螂呀、四害全到齐了。
啊,如果人人都讲文明,跨开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家园,要保护我们的地球,请做一个文明人吧!
简单评语:这是一篇《文明——只差一步》读后感,作者概括故事内容简洁清晰,能在引述的基础上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家园,要保护我们的地球,请做一个文明人吧”。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⑻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二十条规定
小学乃至高中阶段对文明礼仪有不同的要求,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个层次的?教育部2011年出台版了个《中小学文权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希望你能用到。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小学1—3年级要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坐、立、行习惯,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能得体地称呼他人,懂得尊敬父母长辈和老师,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遵守交通等基本秩序。小学4—6年级要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和常用体态语,了解传统节日礼俗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要孝敬父母长辈,学会倾听他人,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礼仪。
初中要做到着装大方得体,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要理解父母,懂得感恩,掌握拜访接待的基本礼仪,和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集体活动遵守规则。高中要掌握不同场合谈吐和仪容仪表原则,在排队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距离。
高中阶段,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各种场合介绍和自我介绍、各种场合握手、演讲和辩论的礼仪要求;掌握基本涉外礼仪等
⑼ 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进行换位法,暂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方面去教育。佛家说,事物总有它的因果关系的,事情的产生也总有先有因,然后才会有这个果。案例中是由于此时他们感觉到如此辛苦的把书捧书到那里却不见门开,心中有一种受骗的感觉,再加上往日对该老师的高压做法的不满,自然就粗口辱骂了。做班主任的应该了解学生的这种心情,有时老师的对他们的偏见行为你要对他们看法的表示认同,使学生与你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没有思想上的共鸣,我们就无法真正的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即使我们对他们当场桳吓,只是控制一时的场面平静,我们没办法做到明天学生会心平气和的改变他们粗鲁粗口的语言行为。
利用课本课堂和时势资源进行教育。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不应只限于专门的班会课或政治专题课和特定的场所,对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教育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可利用我们课本课堂的资源来进行。
坚持不懈的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因为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长期的生活学习教育的过程,他的行为准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即使我们对学生强调过,但是人脑不是简单的储存信息的容器,它有存在遗忘的特性,学生也是一样也存在着水过鸭背的现象,在不经意中就绽露出不文明礼貌的行为,这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减少避免不文明礼貌现象的发生,那么就要长期的提醒自己、教育自己。一个人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就要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我们也更要时时抓,常抓不放,常抓不懈。做事情要取得成功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也如此。 当然,对学生文明礼貌的培养,还需要学校领导、各科任老师的通力合作,相关的规章制度的配合,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使之形成气候,而且是学校范围内的大气候,讲文明礼貌才蔚然成风,才能成为该校的人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