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A. 浙江初中的各科教材都是什么版本的
语文、英语、数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都是人教版的,科学是浙教版。
B. 如何理解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四个维度
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许多老师心中没有数,要等专家或领导的点评才行。其实,每个老师上完了课不需要问别人,问自己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否高。这就是我最近提出的“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本班的课程标准。
第二个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这是最高水平的课。比如:现在山东省高青县的几个农村初中也做到了“课前无预习、课后零作业”,他们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规规律的。有的老师说预习不是负担。一定要明确:预习也是负担,也是作业,凡是课后占用学生时间而与课本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都是负担。
第三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教师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老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了吗?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四个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的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C. 浙江的初中的各科教材都是什么版本的
浙江的初中的各科教材都是人教版的;
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版相对于权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如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长春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粤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沪教版”。可见所谓“人教”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所谓“版”指的是教科书版本,而非“出版社”的“版”。
(3)2017浙江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人教版在继续坚持“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敬业、严谨、团结、创新”,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抢占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三大战略高地,推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坚定不移地走精品化道路。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编校、精心制作出版物,构筑精品工程,形成精品积聚优势,向优质高效型出版企业发展。
紧跟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稳步推进数字出版工作,奠定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的发展基础,开发适应教育和市场需求的多媒体数字产品,探索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实现我社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
D. 谁有初中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标准阿发我一份可以吗谢谢。[email protected]
浙江的没有电子稿。是一本淡蓝皮的书。我找了个国家的课程标准。你看看,有些东西一样的,业务考试都一样的。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第一部分前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在以相对论、量子论、DNA双螺旋结构和板块学说的提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的推动下,科学理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上述挑战,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因此,7~9年级的科学课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力求创建一门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一)科学课程(7~9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科学课程(7~9年级)将在科学课程(3~6年级)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科学课程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地解决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科学课程建立在以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它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不是绝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内适用,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可验证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理论的检验。
科学活动应当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将受到科学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的双重约束。
(三)科学课程的独特作用
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E. 初中科学课究竟是分还是合
有的地方是将科学分为四门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来上的。有的地方是将这归为一起称为科学。科学以浙江为试点,现已开始向其他地方逐渐更改推广。是把科学给整合了,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是循环学习的。其实还是有点分开的感觉。
从广义上来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把四门学科合在一起。但是初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基本为生活常识类。
而科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在只是在较广的层面上将四门基础学科的基础常识放在了一起,让学生学习,避免了因为偏科引起学生常识性的缺失,而且这样更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算是合在一起了。
(5)2017浙江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教与学:初中科学(7年级)(下)(新课标华师大版)(升级版)》根据新课标精神,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由浙江省特高级教师精心编写,在形式上做到跟课堂教学同步,方便学生课堂同步学习和阶段测试使用。全书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紧扣新教材,贯彻新理念。
本丛书以各学科的最新教材为蓝本,在目标确立、体例安排以及创新思维训练等诸多方面,做到与新教材同步,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
二、选择新素材,设计新题目。
本丛书选题,紧扣教材内容,追踪中考方向,聚焦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真正给学生提供社会、生活、中考等方面的最新精神要素。
三、扎实打基础,全力求创新。
本丛书在体例和题目设计上,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追求能力的提高,真正形成在打基础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夯实基础,使之良性循环。
F. 《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怎么把握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回放的视野,具备包答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G.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有哪些版本
我找了个国家的课程标准。你看看,有些东西一样的,业务考试都一样的。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 第一部分 前言 20世纪以来,科学,
H. 初中科学包括哪些学科
初中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官方中物理,化学叫物质科学,生物叫生命科学,地理叫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中考180分中物理占35%,化学占35%,生物占23%,地理占7%。
(8)2017浙江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科学是小初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从2017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科学课(未分科);在小学,科学课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世界的兴趣。
从2017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将科学课作为基础性课程;在中考中占有较高的分值(各地的总分不同),其包含了物理 化学 生物三科内容;高中将科学细分成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在高考中(理科)占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