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教学法课程
1.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
中世纪大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和参加辩论会。教材多是古代传下来回的一些名著。每天清晨答,学生们到教堂做完弥撒,就去教堂上课。教师一边诵读教材,一边加以解释,不允许学生怀疑,也极少实验。即使是医学教学也不进行活体解剖,更绝对禁止做人体解剖,教师只能从阿拉伯的医书上引用某些解剖学知识。辩论是大学学习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中世纪大学生习以为常的活动。所有获得学位的学生都必须经过公开答辩,来证明自己获得这个学位的权利。巴黎大学组织辩论会,主要是本校师生参加,有时也邀请其他大学的教师来辩论。辩论时,辩论者提出某些命题,听取反对意见,并驳斥这些意见。当时,很多参加辩论者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例如:有一次,一个英国牛津大学出身的硕士来巴黎大学参加辩论会。他听取了二百多条反对意见,竟能全部当场记住,并且立即依次加以反驳。辩论会常常是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当辩论达到高潮时,激动的双方面红耳赤,甚至会扭打起来。
2. 大学教学方法
先讲中国的学生,他她们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作为老师:学生喜欢干什么,我们就让他们干什么
除了作坏事 。
再讲老师。首先,同学普遍认为老师比较公平,对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这是一个老师的起码要求)
第二,他知识很丰富,上课时会讲一些有趣的事,且把握有度,该严肃时严肃,风趣时风趣.
第三,他很认真负责.
最后说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很多学生思维灵活,想法奇特,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巧妙自然的即兴发挥,能够调节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如果对学生的想法不予理会,也许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首先,在课改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我把数学教学当成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强调活动、操作,强调直接经验,与传统教学中强调间接知识学习截然不同。此外,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真正的学问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内化,进而形成的一种能够灵活运用的个性化智慧。否则,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不会产生真正的力量。因此,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数学活动中,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教师只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的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尝试、感受、体悟、总结、发现,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充满自信。
倡导”对话式”的课堂,在老师的心目中,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是他智慧的火花,都有其可贵的一面。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建立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此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置学生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言说,才能对话,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估算与计算,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此外,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