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景区校本课程
1.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的介绍
沙家浜芦苇荡风来景区是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一区占地1000多亩,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2. 沙家浜的主要景点
沙家浜,地名,景区名,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方,阳澄湖边,与苏州市相城区、昆山市交界处。 沙家浜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
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唱遍全国的样板戏《沙家浜》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抗日传奇故事与当地的阳澄湖、芦苇荡、大闸蟹等地方特色,丰富了这个景区的文化内涵。
因京剧《沙家浜》而家喻户晓。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现有芦苇荡、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春来茶馆、横泾老街、芦荡湿地等景点。
沙家浜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东接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在沙家浜设有互通,风景区正门紧靠锡太一级公路,交通十分便捷。
沙家浜风景区占地,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旅游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列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全国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景区追求大自然生态和野趣,营造水乡“森林公园”,各个不同的地块,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万竹岛,同时追求“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绿化与芦苇构成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春是桃红柳绿,夏是荷藕飘香,秋是杏林尽染,冬是雪融芦花,四季如诗如画。碧波之上,橹声咿呀、渔歌阵阵;万绿丛中,鸟儿婉啼、苇香扑鼻,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水乡特色。此外,独具特色的端午龙舟赛、民俗风情展、风筝表演、江南吴歌会等活动,也体现了沙家浜深化的文化内涵。 景区推出的探访《沙家浜》故事,追寻阿庆嫂、郭建光踪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之“红色教育游 ”;忘却都市喧嚣,呼吸新鲜绿色空气之“绿色生态游”;品尝阳澄湖大闸蟹,享受“持螯赏菊、对酒当歌”意境之“金色美食游”;漫步沙家浜古镇,品味浪漫与怀旧的“影视文化游”,以独特的魅力享誉旅游市场。 沙家浜芦荡湿地占地998亩,总投资共一亿元,围绕凸出湿地的典型特征,着力打造亚热带地区的典型湿地园区。通过选择芦苇、芦竹、蒲苇、朴树、女贞等当地典型的湿地植物与耐水湿植物,营造具有江南水乡特征的湿地植物群落。通过河道调整,形成凹凸程度丰富的湿地水岸线,增加岛屿破碎度,生成理想的湿地空间形态。通过土方改造,形成水下坡地,营造出适宜各类湿地植物生长的浅水区域。通过还原常熟典型的古镇村落,为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江南水乡渔民特有的生产、生活状况与民风民俗。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参与性活动,吸引游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使游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各种湿地知识,增强环境与生态意识。
“绿波不尽尘难染,芦苇深处浮人家”。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芦荡人家,飞鸟闲逸、游鱼戏水的湿地娱乐园,荇菜参差、苇叶摇曳的湿地植物园,描绘了明日沙家浜惬意田园的诗意画境,展现了沙家浜不一样的大自然乐趣。
芦荡人家位于景区西南角,还原常熟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村落,主要目的是为游人提供原汁原味的传统江南水乡生活状况与民风民俗的特色住宿。该区域建筑面积3274平方米:内有芦荡水街(2090平方米)、云庆会馆(320平方米)及乡间农舍(144*6=864平方米)。
该区设计以芦荡水街为主,结合云庆会馆和乡间农舍的特色化餐饮住宿,完善了沙家浜景区接待设施。景区中,错落有致的民居老街营造出了一个个生动的街巷空间,其滨水部分的栈桥、平台等,以增加水面层次,增强水体空间感,使街巷尺度与水体空间得到和谐的融合。通过这种人文化的湿地景观,使沙家浜自然古朴的气息得以再生,同时也丰富了沙家浜景区的水域空间。
湿地渔乐园位于景区东南角,主要目的是为游人提供能感受湿地动植物景色及湿地系统原理的场所,寓教于乐,游乐性强,参与度高。该区域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包括鱼乐轩(285平方米)、公厕(140平方米)。
渔乐园中各种不同的景点,形成了河藕飘香,雪融芦花,四季如诗如画的江南湿地景观。各种不同的湿地动物观赏寓教于乐,蟹趣滩、觅虾台等沼泽体验区及净水潭、浊水潭等展示湿地生态循环系统的景观设计,既展现了沙家浜江南鱼米乡的渔作文化,丰富了景区体验性活动项目,又全方位多侧面地揭示出湿地作为“地球之肾”的奥秘。
湿地植物园位于景区西北角,主要目的是为游人提供观赏湿地植物的平台。该区域面积约30000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10000 平方米,水体面积约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平方米(包括湿地站和公厕)。
植物园以江南地带性植物景观、景观结构为营造核心,成为展示以芦苇、菖蒲、香蒲、荇菜等江南湿地植物品种为主的专类植物园。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整到零的景观结构,既符合破碎度较高的湿地景观特色,也满足建筑、交通等功能需求。通过丰富流畅的道路及栈桥穿插,将破碎的湿地景观串联,形成整体。打造了沙家浜富有江南水乡气息的多元化生态环境系统。
3. 沙家浜风景区特色或者游玩攻略
沙家浜芦苇复荡风景区是全制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
特点
以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游”、以观光休闲为内容“绿色生态游”、以品尝水产为特色的“金色美食游”、以古镇文化为亮点的“影视文化游”——沙家浜“四色游”久享盛誉。2004年投资1500多万元修复性建成的横泾老街(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红色遗迹,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2006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的沙家浜革命历史念馆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和雕塑、绘画和木刻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展览的形象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08年建成的国防教育园,占地130亩,是一处集体验革命战争场面、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普及国防知识,增强旅游可参与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而建设的又一新的亮点。
4. 沙家浜旅游日记
去沙家浜一日游的感想
11月8日去沙家浜旅游,回来后深深感到,沙家浜的以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游”、以观光休闲为内容“绿色生态游”、以品尝水产为特色的“金色美食游”、以古镇文化为亮点的“影视文化游”确实很有特色。
真的要感谢上海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正是这两部戏才有了闻名全国的沙家浜,也真因为沙家浜几乎家喻户咣晓,所以才有到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这里的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建筑,成了红色遗迹,从而提升了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了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
当我们一进沙家浜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两组锻铜浮雕以细腻、生动的构图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深化鱼水情深主题。
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数百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几十件革命文物为游客提供了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沙家浜确实是“红色之旅”的良好场所。
在红石民俗文化村,这里几乎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 “春来茶馆”也坐落其间,“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在“春来茶馆”的对面,戏台上正在演出京剧《沙家浜》片段。那唱腔是那么的熟悉。与之毗邻的是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许多老同志都买了票,乘上手摇船,作了一次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游览。
去沙家浜旅游,中午必是品尝阳澄湖大闸蟹,但现在的阳澄湖大闸蟹并不正宗,开个玩笑说只是把一般的养殖蟹买来后放在阳澄湖里养几天,人们戏称为阳澄湖大浴蟹。所以所谓的品尝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只是吃点价钱,吃点名气。与昔日的阳澄湖大闸蟹已有天攘之别。
当然,沙家浜的芦苇荡还是很有特色的。依据当年江南水乡自然地形复原的芦苇荡,加上绿化,构成了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走在沙家浜陆地的芦苇荡,真有“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那蓝天、碧水、绿芦使游客感觉到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因为上海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才有了今天的沙家浜景区,这使我想到浙江乍浦有不少名胜古迹其实没有很好利用起来做旅游文章,比如乍浦的古炮台,古战场,明代的抗倭,清代的乍浦保卫战,红楼梦从乍浦走向世界,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乍浦东方大港,解放舟山群岛的乍浦练兵基地,还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陆绩故居乍浦怀桔庵,纪念鉴真和尚东渡停留乍浦留下的六度庵,明代乍浦筑城御敌的汤和等纪念馆庙,这些现在都几乎在被遗忘,象这些历史人文遗迹如果串起来,确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可惜,这些文章很少有人去做。这不能不说是一点遗憾。
5. 沙家浜有什么特色
沙家浜的特色有:
6. 沙家浜的资料
芦苇荡来风景区占地自2500亩,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建区理念。
全区以“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之独特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崛起于旅游市场。交通便捷,东接常昆线至上海八十公里,南达沪宁高速苏州互通40公里。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北离常熟市区10余公里,南达沪宁高速苏州、无锡互通40和50公里,东接常昆线至上海85公里。
2003年建成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在境内互通,205省道复线和锡太路与之相接,成为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6)沙家浜景区校本课程扩展阅读:
沙家浜的历史:
瞻仰广场西侧是重建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双拥成果照片。
同时还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花岗岩浮雕等多种手段布展,使展览动静结合、平面立体结合、艺术和科学结合,增强了教育效果。
7. 沙家浜一日游攻略
沙家浜
风景区位于明媚秀丽的阳澄湖畔景区,占地面积6000多亩,交通内便捷。景区利用革命历史、绿容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建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沙家浜湿地公园、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先后形成了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演艺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旅游产品,是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8. 沙家浜简介
沙家浜镇是江苏省常熟市辖镇,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常熟市南部,截至2014年,沙家浜镇辖内2个社区、13个行政村。容镇人民政府驻唐市集镇中环路145号,在常熟市政府驻地东南17千米处。
沙家浜镇经济自古以农业为本,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工业、乡镇工业逐步建立。改革开放后,工业企业向高质量、多层次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迅猛发展,乡镇企业转制,旅游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8)沙家浜景区校本课程扩展阅读:
沙家浜历史沿革
1、隋大业十一年(615年),位于今沙家浜镇境内的法华庵筑朗城,成为乡民聚居地。
2、唐代,今沙家浜镇境域常熟县属双凤乡。
3、1934年今沙家浜镇境域为第八区。
4、1945年中共常熟县委建立县政府,辖6个区,今沙家浜镇境域属东横区
5、1992年3月,撤销芦荡乡,设立沙家浜镇。
6、2003年6月,沙家浜镇和唐市镇合并为沙家浜镇,镇政府驻唐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