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1. 论述汽车全车线路分析的一般原则
简单说有几点
1牢记汽车电路的基本特点,即,单线,并联,负极搭铁,同时明确这几点
a,每专个用电设备连接都属是一根导线与电源的正极相接,如果某个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还连接着其它用电设备,则是与其他用电设备共电源线
b用电设备与电源之间可能串联有熔断器 开关或继电器等部件,但各个用电设备之间仍然是并联关系
c一些电器通过其壳体搭铁连接电源的负极,有的电器和电子装置则是通过导线打铁
2 充分了解各种电路图的特点与规定
3 熟悉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这是分析电气系统的电路原理理解线路连接关系及进行电路故障诊断的基础。
4 熟悉各种开关及继电器的功能与状态
5 分清相关联线路的关系
a并联关系
b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c控制目标关联关系
6熟练掌握回路分析法
你提的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在这里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略提几点。抛砖引玉
可惜,你没有分,还问这么大的一个题目
2. 汽车ECU电路分析方法
1 电控单元的故障类型
依据电控单元ECU故障发生的部位可分为:ECU外围电路故障和ECU内部故障。
ECU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传感器信号电路和执行器驱动电路。ECU外围电路故障主要是指ECU电源电路故障,一旦电源电路不正常,ECU便无法正常工作。
ECU内部故障又可分为:电源电路故障、输出动力模块故障、存储器故障、ECU进水和受潮故障。
01
电源电路故障
由于浪涌电压的存在,许多元器件易出故障,最常见的是出现贴片电容、贴片电阻、贴片二极管甚至某些重要芯片的周边外围保护电路连同印制板上的铜布线一起烧坏,此种情况是最常见的ECU故障。
02
输出动力模块故障
由于输出动力模块上较大的驱动电流,极易导致功率板发热,这是ECU中最易发生故障的部分;某些汽车喷油器不喷油,突然熄火,其终极原因往往是功率驱动电路发生击穿。
03
存储器故障
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浪涌电压的冲击,程序存储器中出现某些字节丢失的现象,导致汽车发动机或其他被控制对象出现运转失常;或者由于事故发生后,EEPROM中的内容被改写为异常状态,导致系统暂时故障。
如可编程存储器(EPROM或EEPROM)出现问题时,可进行更换。更换时,利用写入器(又称为烧录器),先从带有程序的良好芯片中读出程序,然后写入一只同型号的空白芯片,最后将复制芯片装入ECU。注意有的汽车厂家规定了芯片的复制次数(3~7次),超过规定的次数便不能使用,也有的厂家通过加密手段使芯片无法复制。
2 电控单元的故障原因
电控单元ECU损坏的主要由环境因素、电压超载和不规范的操作等因素造成的。
01
环境因素
由于ECU安装在汽车上,经常受到热、潮湿、振动、水淋、浪涌电压等环境的影响,易引发ECU故障。特别是由于温度突变而引起结露现象,结露后的水会侵蚀电路板;另外,ECU进水将造成短路和不可恢复的腐蚀。
02
电压超载
通常是因为电磁阀或执行器电路内的短路引起的。如果短路的电磁阀或执行器未被发现和修复就更换ECU,所造成的超载电压还可能会损坏新换的ECU。因此,在更换新ECU之前,一定要彻底查清原ECU损坏的原因。
03
不规范的操作
如在拆装过程中未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安装ECU之前未断开蓄电池电源,用内阻较小的电阻表测量其端子等,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均易造成ECU损坏。
3 电控单元的故障检测程序
当电控单元ECU工作不正常时,首先检测ECU的外围电路是否正常,然后按照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程序进行检测。
01
外围电路的检查
在怀疑ECU本身有故障之前,应当先检查并确认ECU的外围电路特别是电源电路是否正常。电源电路检测方法:通过熔断器与蓄电池正极直接连接的端子称为ECU的常电源,通过点火开关或继电器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的端子为ECU的条件电源,用万用表检测这些端子的电压,其正常值应为蓄电池电压。另外,还需检测ECU的搭铁端子搭铁是否良好。
02
静态检测
静态检测是指利用诊断仪对电控系统进行通讯功能检测的一种方法。如果通讯连接正常,则表明ECU供电、搭铁线、芯片组及基本功能正常;如果通讯连接失败或无法通讯,应改用万用表检查ECU的电源电压、基准电压(+5V)与搭铁线等线路。
若检查时发现电源电压及搭铁线正常而基准电压过低,则说明ECU电源电路存在故障或外电路基准电源线短路;若检查时发现基准电压过高,也说明ECU电源电路存在故障或电源地线内部开路。如果静态检测一切正常,则应转向动态数据流检测。
03
动态检测
动态检测是指在启动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利用诊断仪读取数据流观察传感器信号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如果丢失某一信号,可通过断开传感器,利用信号模拟器(信号发生器)根据信号性质模拟发送信号(最好将信号传送至ECU输入口)再次进行检测。
如果检测结果正常,说明是外部线路或传感器本身故障;如果仍然没有数据显示,则应检查接口电路焊接情况。若焊接良好,那么则是ECU发生了输入信号处理电路故障。但若属于输入数据流检测正常而输出功能不良的情况,则可通过静态检测元件功能逐一试验输出功能,同时可用万用表和试灯监测试验结果(万用表接在驱动电路前,试灯接在驱动电路后)。如果万用表监测结果正确而试灯无动作,说明ECU驱动电路存在故障(可以更换相同或同类元件);如果万用表监测结果不正确,则说明ECU输出信号处理电路存在故障。
04
ECU内部检查
在经过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能确认ECU基本工作正常后,接下来应进行各项参数的信号分析。如果参数相差甚远或输入信号和输出电路正常而ECU工作不正常时,应检查或更换ECU。ECU内部检查方法以后会单独推文介绍。
4 电控单元的修理
从原则上讲,电控单元ECU只能更换不能修理,对于芯片及程序故障,最好更换同型号ECU。但有些ECU的故障是可以通过更换元器件的方法进行修复的,这类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01
电源故障
ECU电源故障有两种情况:一是主电源故障,二是基准电压故障(5V)。
①主电源故障 一是保护二极管短路(电池接反后造成),这种故障可以通过去掉或用同一规格的二极管代替的方法解决。二是电源主地线开路(烧断)。这种故障可用焊接及导线连接的方法解决。
②基准电压故障 如果基准电压过低,应切断外界相关线路,若电压能恢复到(5±0.1)V,说明外电路传感器负荷过大,此时要逐一查找进行排除;如果基准电压不能达到(5±0.1)V,则应更换电压调整模块;如果基准电压过高(大于5V),则应检查电源模块地线及线路板地线(搭铁线),找到具体故障点后,应修复地线或更换模块。
02
输出动力模块故障
可找到相对应的动力模块检测其输入及输出信号电压,确认模块损坏后,可更换相同或基本参数相同的模块,如点火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喷油控制模块及风扇控制模块等。
03
电容和电阻损坏
有些电容器采用的是电解电容,当ECU使用过久后,很容易造成电容器失效,此时可用相同容量耐压16~25V的电容进行更换。更换电阻的原则也是如此。
04
ECU进水和受潮故障
ECU在进水或受潮后可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方法是先用无水乙醇(工业用酒精)进行冲洗,然后再将ECU装入一个大密封袋内用真空机(空调用真空机也可以)进行抽真空,保持24h干燥后装车试用。
被水浸过的车辆,电路板会出现腐蚀,造成元件引脚断路、粘连或元件损坏,可逐个检查修复或更换元件。例如,某修理厂接修一辆凯迪拉克轿车,故障现象是: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如果开/闭前照灯或其他电器设备就会出现排气管放炮现象,严重时可将排气管炸裂。经检查外围电路正常无故障,怀疑ECU内部有故障,打开ECU盒仔细检测,发现有一处接地线因腐蚀断路,此接地线正是氧传感器的信号屏蔽线通过ECU内部接地的位置,因断路使屏蔽功能失效,而造成氧传感器信号受到其他电器信号的干扰所致,用锡焊接通后,故障现象消除,汽车恢复正常。
3.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及电路分析
复解:先计算第一个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V01。
根据虚断的概念,运算放大输入电流为零,故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为零;再根据虚短的概念,则同相输入端电位=反相输入端电位=0。所以:
(Vi-0)/R1=(0-V01)/Rf,即:V01=-Rf×Vi/R1。
同第一个运算放大器一样,第二个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电位=反相输入端电位=0,所以:
(V01-0)/R=(0-V02)/R,V02=-V01。
而Vo=V02,所以:Vo=-V01=Rf×Vi/R1=100×0.2/10=2(V)。
实质上,第一个运放构成了反相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k=-Rf/R1;第二个运放是一个反相跟随器,k=-1。
4. 汽车电路学习哪些内容
汽车电气整体认知抄、蓄电池的充电与袭更换、充电系统(发电机的更换、发电机的保养)、起动系统(起动机更换与保养)、点火系统(火花塞更换、点火线圈更换、分电器更换)、照明与信号系统(前照灯调整与更换、照明与信号线路检修、电喇叭)、仪表与报警(组合仪表拆装、水温表、燃油表检修、油压报警灯和制动报警灯检修)、辅助电器(电动风扇更换、雨刮器更换、电动车窗更换、防盗器及中控锁的安装)、汽车空调(压缩机更换、压缩机离合器不工作、制冷剂加注)、全车电路(电路图基础知识、使用线路图诊断故障、大众车系整车电路图分析
你可以找专门学习汽车维修的学校,要有实际操作,边实践边学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掌握的更好一点。
5. 汽车电路分析的内容简介
该书内容包括:汽车电路基础简述、汽车电路原理图常用符号、汽车电路识图常用方法、典型汽车电路识图、汽车主要电气系统电路图识读等。
6. 汽车电路基础知识是什么
一、整车电路的组成
汽车整车电路通常有电源电路、起动电路、点火电路、照明与灯光信号装置电路、仪表信息系统电路、辅助装置电路和电子控制系统电路组成。
1、 电源电路
也称充电电路,是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及充电指示装置等组成的电路,电能分配(配电)及电路保护器件也可归入这一电路。
2、 起动电路
是由起动机、起动继电器、起动开关及起动保护电路组成的电路。也可将低温条件下 起动预热的装置及其控制电路列入这一电路内。
3、点火电路
是汽油发动机汽车特有的电路。它由点火线圈、分电器、电子点火控制器、火花塞及点火开关组成。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控制系统一般列入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
4、照明与灯光信号装置电路
是由前照灯、雾灯、示廓灯、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车内照明灯及有关控制继电器和开关组成的电路。
5、仪表信息系统电路
是由仪表及其传感器、各种报警指示灯及控制器组成的电路。
6、辅助装置电路
是由为提高车辆安全安性、舒适性等而设置的各种电器装置组成的电路。辅助电器装 置的种类随车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汽车档次越高,辅助电器装置越完善。一般包括风 窗刮水及清洗装置、风窗除霜(防雾)装置、空调装置、音响装置等。较高级车型上还装有车窗电动举升装置、电控门锁、电动座椅调节装置和电动遥控后视镜等。电子 控制安全气囊归入电子控制系统。
7、电子控制系统电路
主要有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燃油喷射、点火、排放等控制)、自动变速器及恒速行驶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等电路组成。
二、三种电路图
1、布线图
布线图识按照汽车电器在车身上的大体位置来进行布线的。
其特点是:全车的电器(即电器设备)数量明显且准确,电线的走向清楚,有始有终,便于循线跟踪,查找起来比较方便。它按线束编制将电线分配到各条线束中去与各个插件的位置严格对号。在各开关附近用表格法表示了开关的接线与挡位控制关系,表示了熔断器与电线的连接关系,表明了电线的颜色与截面积。
布线图的缺点:图上电线纵横交错,印制版面小则不易分辨,版面过大印装受限制;读图、画图费时费力,不易抓住电路重点、难点;不易表达电路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2、原理图
◇ 整车电路原理图:
为了生产与教学的需要,常常需要尽快找到某条电路的始末,以便确定故障分析的路线。在分析故障原因时,不能孤立地仅局限于某一部分,而要将这一部分电路在整车电路中的位置及与相关电路的联系都表达出来。整车电路图的优点在于:
(1)对全车电路有完整的概念,它既是一幅完整的全车电路图,又是一幅互相联系的局部电路图。重点难点突出、繁简适当。
(2)在此图上建立起电位高、低的概念:其负极“-”接地(俗称搭铁),电位最低,可用图中的最下面一条线表示;正极“+”电位最高,用最上面的那条线表示。电流的方向基本都是由上而下,路径是: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搭铁→电源负极“-”。
(3)大可能减少电线的曲折与交叉,布局合理,图面简洁、清晰,图形符号考虑到元器件的外形与内部结构,便于读者联想、分析,易读、易画。
(4)各局部电路(或称子系统)相互并联且关系清楚,发电机与蓄电池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点尽量保持原位,熔断器、开关及仪表等的接法基本上与原图吻合。
◇ 局部电路原理图:
为了弄清汽车电器的内部结构,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弄懂某个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常从整车电路图中抽出某个需要研究的局部电路,参照其他翔实的资料,必要时根据实地测绘、检查和试验记录,将重点部位进行放大、绘制并加以说明。这种电路图的用电器少、幅面小,看起来简单明了,易读易绘;其缺点是只能了解电路的局部。如图8-7所示为普桑发动机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3、线束图
整车电路线束图常用于汽车厂总装线和修理厂的连接、检修与配线。线束图主要表明电线束各用电器的连接部位、接线柱的标记、线头、插接器(连接器)的形状及位置等,它是人们在汽车上能够实际接触到的汽车电路图。这种图一般不去详细描绘线束内部的电线走向,只将露在线束外面的线头与插接器详细编号或用字母标记。它是一种突出装配记号的电路表现形式,非常便于安装、配线、检测与维修。如果再将此图各线端都用序号、颜色准确无误地标注出来,并与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结合起来使用,则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且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一般汽车电路的接线规律
汽车线路一般采用单线制、用电设备并联、负极搭铁、线路有颜色和编号加以区分,并以点火开关为中心将全车电路分成几条主干线,即:蓄电池火线(30号线)、附件火线(Acc线)、钥匙开关火线(15号线)。
(1)蓄电池火线(B线或30号线)
从蓄电池正极引出直通熔断器盒,也有汽车的蓄电池火线接到起动机火线接线柱上,再从那里引出较细的火线。
(2)点火仪表指示灯线(IG线或15号线)
点火开关在ON(工作)和ST(起动)挡才有电的电线,必须有汽车钥匙才能接通点火系统、预充磁、仪表系统、指示灯、信号系、电子控制系重要电路。
(3)专用线(Acc线或15A线)
用于发动机不工作时需要接入的电器,如收放机、点烟器等。点火开关单独设置一挡予以供电,但发动机运行时收音机等仍需接入与点火仪表指示灯等同时工作,所以点火开关触刀与触点的接触结构要作特殊设计。
(4)起动控制线(ST线或50号线)
起动机主电路的控制开关(触盘)常用磁力开关来通断。磁力开关的吸引线圈、保持线圈可以由点火开关的起动挡控制。大功率起动机的吸引、保持线圈电流也很大(可达40~80A),容易烧蚀点火开关的“30-50”触点对,必须另设起动机继电器(如东风、解放及三菱重型车)。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轿车,为了保证空挡起动,常在50号线上串有空挡开关。
(5)搭铁线(接地线或31号线)
汽车电路中,以元件和机体(车架)金属部分作为一根公共导线的接线方法称为单线制,将机体与电器相接的部位称为搭铁或接地。搭铁点分布在汽车全身,由于不同金属相接(如铁、铜与铝、铅与铁),形成电极电位差,有些搭铁部位容易沾染泥水、油污或生锈,有些搭铁部位是很薄的钣金件,都可能引起搭铁不良,如灯不亮、仪表不起作用、喇叭不响等。要将搭铁部位与火线接点同等重视,所以现代汽车局部采用双线制,设有专门公共搭铁接点,编绘专门搭铁线路图,堪与熔断器电路提纲图并列。为了保证起动时减少线路接触压降,蓄电池极桩夹头、车架与发动机机体都接上大截面积的搭铁线,并将接触部位彻底除锈、去漆、拧紧。
四、读识电路图的一般要点
(1)纵观“全车”,眼盯“局部”-由“集中”到“分散”。
全车电路一般都是由各个局部电路所构成,它表达了各个局部电路之间的连接和控制关系。要把局部电路从全车总图中分割出来,就必须掌握各个单元电路的基本情况和接线规律。
汽车电路的基本特点是:单线制、负极搭铁、各用电器互相并联。各单元(局部)电路,例如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仪表系统等都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看电路要以其自身的特点为指导,去分解并研究全车电路,这样做会少一些盲目性,能较快速、准确地识读汽车电路图。开始,必须认真地读几遍图注,对照线路图查看电器在车上的大概位置及数量,电器的用途,有没有新颖独特的电器,如有,应加倍注意。
(2) 抓住“开关”的作用-所控制的“对象”。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关键,特别注意继电器不但是控制开关也是被控制对象。
(3) 寻找电流的“回路”-控制对象的“通路”。
回路是最简单的电气学概念。无论什么电器,要想正常工作(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必须与电源(发电机或蓄电池)的正负两极构成通路。即: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用电器→回到同一电源的负极。这个简单而重要的原则无论在读什么电路图时都是必须用到的,在读汽车电路时却往往被忽略,理不出头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