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校本课程与语文课程的结合

校本课程与语文课程的结合

发布时间: 2021-02-16 13:08:35

A.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有哪些好题目

校本课程的四个突出特征:(1)实践性: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而不属于学科类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2)探索性。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各门校本课程应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进而通过自 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各个课题或主题的答案多为实际答案(即拿出各种作品),也有认识性答案。有些课题或主题有多个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操作有据,就可获得优良的成绩。(3)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或课题而从多种学科和多种现代媒体中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4)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操作思考、作出结论或提交作品

B. 怎样结合校本教材融入到课堂教材中

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写校本教材

为什么许多人一提到校本课程就会想到校本教材?为什么将“教师开发课程”理解为“教师编写教材”?其根源就在于把课程理解为教材。

校本课程的产品指的是《课程纲要》而不是教材

教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教材展开,以致于产生了没有教材就没有课程的错觉。其实,在我国,“中小学教材是指中小学用于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含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及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中小学教材是指列入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学生用书”。教材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编写、出版、发行、选用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定,遵守相关的法规。因此,尽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校本课程的产品作出编、审、用的专门规定,但考虑到学生用书的特殊性,建议不要将校本课程的产品称为校本教材。同时,考虑到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定位,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部门以及学校不要关注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发,而应关注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以及由教师开发的《课程纲要》。

什么是《课程纲要》?它有何意义?

《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广义来说,大到国家课程方案,小到教师编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指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某门课程的大纲或计划书。这里主要取其狭义,是指教师依据《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相关课程的性质而编写的、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一门校本课程的文本,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课程纲要》对于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一份课程计划,体现了课程的计划性,体现了校本课程整体规划与具体各门课程的一致性,避免校本课程开发的随意性;其次它是一份完整的课程文本,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审视一门课程,像专家一样思考,从一门课程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与组织到实施与评价等,完整地建设一门课程,从而避免了教教材的习惯做法;再其次它是一种认知地图,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前就明确该门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及教学安排,便于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最后它是一种交流工具,有助于课程开发小组间、教师与学生间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它是课程审议与管理的重要对象与工具,是学校课程委员会及外部督导与评估部门评估该门校本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那么,为什么说教师经常写的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呢?因为,与《课程纲要》相比,教学进度表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因此,编写《课程纲要》不论对校本课程,还是对国家课程,都是值得提倡的做法,特别是开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

教师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关于《课程纲要》文本的撰写,我们无意提供一个统一的格式,但是,为了便于交流,提供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还是必要的。

一门课程必须回答下列四个问题:依据什么确定目标以及目标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如何呈现或实施上述内容?怎么知道上述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上述四个问题是所有课程开发都不能回避的。当然,如有必要,还可以回答“情景的课程需求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课程政策以保障该门课程的实施”等问题。因此,《课程纲要》的撰写就是围绕回答上述问题而展开的。如“生命的记忆——植物标本制作”(节选)(见下表)就是《课程纲要》的一种形式。

http://www.xbjy.net/yanj/46395.html

C. 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中,应用最好的有哪些它们的优势是什么

校本课程的四个突出特征:(1)实践性: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而不属于学科类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2)探索性。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各门校本课程应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进而通过自 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各个课题或主题的答案多为实际答案(即拿出各种作品),也有认识性答案。有些课题或主题有多个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操作有据,就可获得优良的成绩。(3)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或课题而从多种学科和多种现代媒体中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4)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操作思考、作出结论或提交作品

D. 校本课程开发中,怎样整合国家和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社区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要求将国家课程标准与社区课程资源结合与融合。因此,我们要明确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点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其内容无论从难度上,还是从选择与组织上,都应该相互协调、互相平衡,整合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 1、课程内容、方法和学生生活经验整合。国家课程关注学生共性的基本要求,作为弥补国家课程缺陷的校本课程,应着力于区域性和个性的基本要求,把课程与学生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如宝应水泅中学语文老师对第七册“荷”单元进行环境分析时,改变常规的课程组织方式,让学生走进社区,深入荷园去体验,泡进图书室去感悟,寻阅名家“荷”题诗文,结合自身经验与课文作者去交流,在碰撞中深刻领悟荷之美、荷之善、荷之情、荷之神。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所学的课程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身心结构中,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同时又使国家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2、学科之间的整合。课程整合强调的是课程的横向联系,其目的是让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相联系,使学生能够把 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以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获得综合经验。为此,校本课程的编制应致力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提倡按需要把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教学主题。如蒲松龄在宝应做了一年的幕僚,而且创作《聊斋志异》。由此我们结合语文学科开设了“蒲氏文化”的校本课程,要研究蒲氏文化,就必须要了解蒲氏的生活朝代及社会现状、创作素材及情感状态等,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这其中就包含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民俗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开发出这些相关的学科内容,还可以开发出与此内容有关的网络资源、社区资源,同时也可以开发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等课程资源来加强学生对“蒲氏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获得全面的认识。

E. 语文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语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是由很多东西组成的,每一个科目的资料都与其有关联。

语文课程资源。就是在校本课程中要应用的东西。

语文校本课程从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得来。
语文课程资源从很多资料得来,但最终会应用在语文校本课程。

F. 校本课程伴我成长作文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发展同学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学校在每周星期四下午版的最后权两节课开设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种类特别多,各种各样,琳琅满目,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报名,这下大家可高兴了,有报平面设计的,有报卡通画的,有报毛笔字的,有报剪纸花的,还有报科学小发明的。。。。。。

我报的是“表演话剧课本剧”,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可以通过亲身感受,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上的连在一起。也让我更多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通过校本课程,我们扩大了知识面,了解到了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校本课程太有意义了,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同学们都觉得很有意思。

G. 语文校本课程的概念是什么呢哪位大侠解答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校本’英文为school-based,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意思。
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