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水准仪使用课程设计

水准仪使用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2-16 17:04:47

㈠ 关于智能仪表课程设计

要实物吗

我做单片机设计的

㈡ 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安置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粗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圆水准气泡居于圆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精平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像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像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气泡左半部分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水准仪多是倒像望远镜,读数时应由上而下进行。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注意,水准仪使用步骤一定要按上面顺序进行,不能颠倒,特别是读数前的符合水泡调整,一定要在读数前进行。

㈢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书中的体会怎么写

这个方面的问题的研究帮助,或者方法研究是可以的

㈣ 单片机课程设计转速测量仪设计

这个你使用单片机P3.5脚的T1计数器功能就可以实现了,
不过注意一点,你所采集的信号要通过施密特反相器,否则有可能误判;

㈤ 测量放大器的课程设计,满意再加五十分

1.2.1测量放大器
a.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通过改变R2的阻值产生差模输入电压信号。
b. 非线性误差的测量:在AVD=100的条件下,分别测量VI为± 25mV、± 50mV、± 75mV、± 100mV时的输出电压,求出非线性误差的最大值。
c. KCMR的测量:在AVD=500、VI=0的条件下,分别测出VA=+15V、VB=0和 VA=0、VB=-15V时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取较大的一个计算KCMR。
d. 输出端噪声电压的测量:在R1=R2=R3=R4、VI=0的条件下,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端噪声电压峰-峰值。
e. 通频带的测量:用信号变换放大器取代桥式测量电路,信号变换电路的输入信号由函数发生器或低频信号发生器给出。
f. 不测量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仅根据对电路的分析,判断它能否满足对输入阻抗的要求。
1.2.2测量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电压变化+10%和-15%时,AVD和KCMR应保持不变。

2测量放大器的制作
2.1方案比较
2.1.1方案一:
如图一直接采用高精度OP放大器接成悬置电桥差动放大器:利用一个放大器将双端输入信号转变成单端输出,然后通过电阻与下一级反向比例放大器进行耦合,放大主要通过后一级的比例放大器获得,此电路的特点是简单,实现起来对结构工艺要求不高,但是其输入阻抗低,共模抑制比小。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等参数也受到放大器本身性能限制不易进一步提高,且无法抑制放大器本身的零漂及共模信号产生,虽然电路十分简单,元器件比较少,但仍将其舍弃。

图一
2.1.2方案二:
采用比较通用的仪用放大器,如图二所示,它是由运放A1A2按同相输入法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运放A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在第一级电路中,v1v2分别加到A1和A2的同相端,R1和两个R2组成的反馈网络,引入了负反馈,两运放A1、A2的两输入端形成虚短和虚断,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电路的电压增益,适当的选择电阻的阻值即可实现放大倍数的改变,并且可以将R1用一个适当阻值的电位器代替,通过调节电位器即可实现对放大倍数的控制。
该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原件较少,A1和A1两个放大器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并且为双端输出,其共模放大倍数理论为0,因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共模抑制比,并且由于输入信号V1和V2都是A1、A2的
图二
同相端输入,根据虚短和虚断,流入放大器的电流为0所以输入电阻Ri,并且要求两运放的性能完全相同,这样,线路除具有差模.共模输入电阻大的特点外,两运放的共模增益、失调及其漂移产生的误差也相互抵消,但由于本实验要求放大倍数可以调节,通过电位器调节放大倍数,电位器的阻值无法准确获得,因而放大倍数无法准确得到,因而,本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验要求,故舍弃本方案

2.1.3方案三:
如图三。同相并联式高阻抗测量放大器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调节方便、漂移互相补偿、双端变单端以及输出不包括共模信号等优点。线路前级为同相差动放大结构,要求两运放的性能完全相同,这样,线路除具有差模、共模输人电阻大的特点外,两运放的共模增益、失调及其漂移产生的误差也相互抵消,因而不需精密匹配电阻。后级的作用是抑制共模信号,并将双端输出转变为单端放大输出,以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后级的电阻精度则要求匹配。增益分配一般前级取高值,后级取低值。
该测量放大器由运放U1和U2按同相输入接法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运放U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

图三
对测量电路的基本要求是:
a高输入阻抗,以抑制信号源与传输网络电阻不对称引入的误差。
b高共模抑制比,以抑制各种共模干扰引入的误差。
c高增益及宽的增益调节范围,以适应信号源电平的宽范围。
以上这些要求通常采用多运放组合的电路来满足,典型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同相串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同相并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
抑制共模信号传递的最简单方法是在基本的同相并联电路之后,再接一级差动运算放大器,它不仅能割断共模信号的传递,还将双端变单端,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电路如图4所示。它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调节方便、漂移相互补偿,以及输出不包含共模信号等优点,其代价是所用组件数目较多,共模抑制能力略有下降。
其中Ac12和CMRR12为A1和A2组成的前置级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CMRR2为A3组成的输出级的共模抑制比。
方案三比的抑制共模能力强,故采取方案三.
方案三电路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分别为
Ac=R3/R2(1+2R1/Rw)
CMRR=(Ac12*CMRR3*CMRR12)/( Ac12*CMRR3+ CMRR12)
若 CMRR12>>Ac12*CMRR3
则有 CMRR=AC12*CMRR3
其中Ac12和CMRR12为A1和A2组成的前置级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CMRR2为A3组成的输出级的共模抑制比
Op07作为常用的运放主要有以下特点:
a低的输入噪声电压幅度-0.35uvp-p(0.1hz-10hz)
b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10uv
c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温漂-0.2uf/c
d具有长期的稳定性-0.2uv/mo
e低的输入偏置电流-+—1na
f高的共模抑制比-126db
g宽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14v
h宽的电源电压范围-+-3v—+-22v
i可替代725,108A,741,AD510等电路

图片不好发,你把你邮箱告诉我我发给你

㈥ 课程设计 八位运算器的设计

你不是课设3吗?问错啦!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