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2020-11-29 15:06:58

A. 如何理解2017版地理课程标准的两个亮点

地理涵盖的事物太多了,覆盖的面太宽了。如果没有一个课程标准,那地理老师就可以随意发挥,对于学生来说这样就会混乱,没有一个体系。所以要有一个地理课课程标准,让老师去按照标准来教学。这样就可以把地理的大框架和地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交给学生,至于学生怎么填充这个大框架里的空间,那就要看学生自己了。不管学生以后会填充多少教科书以外的地理知识,学生都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地理框架、地理基础知识,看到和地理有关的信息也不会两眼一抹黑。

B. 最新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哪一年

2011年,最新的

C. 最新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了什么问题

课程目标”部分的对比分析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提出了原来没有的课程总目标,并增添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改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这一内容,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念和“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视。1、内容标准有一些删减,适当降低了难度并明确意图。作为4大块之一的“地球与地图”中,“地球”部分将原来的“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改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更加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科学史教育增加了一条标准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而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这一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2、还有个别地方内容有所增加。如“地图”单元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的内容,更加全面;又如,在第三块“中国地理”部分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两条标准;关于长江和黄河,则明确要求“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四).“实施建议”部分的对比分析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修改了原来的“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说明,开门见山地提出强调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出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领悟本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了解课程设计思路,按照可能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评价建议部分修订以前的结构是从五个方面、以五个“注重……”作为标题来阐述的,修订以后“评价建议”则从“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强调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指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评价的要点,指出“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并给出了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等评价方法和操作目的与内容;在“评价的实施”中指出“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克服‘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弊端”,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实施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和第四部分“教材编写建议”的位置在修订时进行了互换。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应先谈教材编写,最后再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比较合理。“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内容基本没变,但对其中的三个小标题进行了修改,更加突出了“设计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等要求,使其建议内容与教学更加密切和贴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修订后更加突出了“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在阐述“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时,强调“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也可邀请有关人士到学校进行演讲和座谈;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增加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建议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课程基本理念。总结总之,与修订前相比,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容量略有减少,难度总体略有降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更加突出,更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以及学生、学科和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升了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

D.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什么教育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体现了教育教学理念“新”“趣”“活”的特点:

一、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

(一)理念新——即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的学生观: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都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新课程的的评价观:自觉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 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新课程的课程资源观:教师应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和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社会。

(二)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一节课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

(三)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愿学、越爱学。

(一)导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时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见过山、水吗?听说过桂林吗?学生有一种表现欲,都会把对桂林的了解说给大家听,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也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即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学习,自主解决课文内容,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这样的语文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的亲切和语文智慧的力量。

(三)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经过近三十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容易降低,差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注意使练习有趣味性。

三、活——就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经验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精神的感召。

(一)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

(二)把教材用活

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要想教得好,全在于运用;要想运用得好全在于吃透,只有熟悉新课标,吃透新教材,使新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上课时才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才能做到教的轻松、学的愉快。

(三)把学生教活。

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把学生教活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有思考。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E. 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经历了几次修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般经过三四次的修订才可以通过审核。

F.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哪年颁布的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G. 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2年版)word):http://wenku..com/view/e9d6da5777232f60ddcca1c3.html
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wenku..com/view/7e147d2d915f804d2b16c1d9.html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