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程标准数学
A. 2011年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由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变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B.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l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回念之前的文字之中答,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l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l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新增)—教学活动(合并)—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 2011年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有哪些
第一来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自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 录
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D. 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9条基本事实具体是什么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
录
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E. 2011年小学数学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是什么
2011年小学数学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
1、数感
2、符号意识
3、空间观念
4、几何直观
5、数据分析观念
6、运算能力
7、推理能力
8、模型思想
9、应用意识
10、创新意识
F.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及总体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及理念有哪些怎样
一、理解新课标基本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二 把握新课程总体目标, 三 在教专学中如何事实新课标,完成教学任务属? 首先,遵循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原则。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地教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教学学习方法。 其次,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大胆的积极思考、放手动手实践、勇敢的自主探索、愉快的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最后,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求采纳
G. 罗比塔法则+2011年全国新课标数学高考最后一道题(函数题)
洛必达(L 'Hopital)法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复通过分子制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未定式值的方法。
洛必达法则
(定理)
设函数f(x)和F(x)满足下列条件:
(1)x→a时,lim f(x)=0,lim F(x)=0;
(2)在点a的某去心邻域内f(x)与F(x)都可导,且F(x)的导数不等于0;
(3)x→a时,lim(f'(x)/F'(x))存在或为无穷大
则 x→a时,lim(f(x)/F(x))=lim(f'(x)/F'(x)) 即比值的极限与倒数比值的极限之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