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0-11-29 18:36:19

1. 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教材是潘洪建编的,有没有重点啊。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课件,你用你要搜的题目,后面加上ppt的后缀进行搜索,能搜到很多。因为每个学校用的教材不一样,所以你要多找一些,总能找到适合你的内容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说课稿怎么写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的第__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______》是____(文章体裁),主要写了______(主要内容),表达了_____________(中心思想),“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这篇课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______,课文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给人很深的启迪。/这篇课文按_____顺序,围绕____,向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_____的感情。(歌颂了_____)。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第______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培养……,喜爱……。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 )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 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让学生边学、边悟、边总结、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情导入,课件导入,图片导入,分析题眼,质疑课题,实物观察等方式,课前搜集资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这篇文章应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清楚地说出来,既理清文章脉络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____” 时,用多媒体展示____画面。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____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____”、“____”、“____”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的画面,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
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一想:______。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在学完课文后,我设置了让孩子看生活中……的图片,如……等,再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_____。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本节课计划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专用小笔记本上;
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____画(或编排一个课本剧)。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表现作者的写作思路(或思想感情),简单明了。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3. 教师招聘考试:16个教育学易混淆知识点是什么

1.历史性VS历史继承性
历史性:不同时期不同点
历史继承性:不同时期的相同点。
2.夸美纽斯赫尔巴特
代表作:《大教学论》VS《普通教育学》
地位:教育学之父VS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的代言人
思想:夸的班级独立与大泛VS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3.《大教学论》的地位VS《普通教育学》的地位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是:《普通教育学》
科学形态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4.孔子VS苏格拉底
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5.《学记》的地位VS《论演说家的教育》的地位
《学记》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2.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3.“教育学的雏形”。
《论演说家的教育》 :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2.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3.体现了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6.顺序性VS阶段性
顺序性强调的是方向性,由A到B,不可逆不可跨越。
阶段性强调的是A和B的不同,强调的是不可混淆,不可混为一谈。
7.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
不平衡性指的是同一个人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
个别差异性指的是不同人之间的比较。
8.教育目的VS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理论术语;着重对培养人的规格做规定;可以由个人提出。
教育方针:政治术语;着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具有强制性。
9.教育目的VS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
(2)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教育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终极性;培养目标则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具有多样性。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
10. 义务教育的特点VS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VS义务教育课程的特点
(1)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强制性、基础性、普遍性
(3)义务教育的课程的特征:发展性、基础性、普及性
11.“课程表上的课程”VS“课程表本身”
课程表上的课程是显性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内容。
课程表是指隐形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12.教学VS教育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除教学外,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13.谈话法VS讨论法
谈话法: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
讨论法:学生围绕问题各抒己见(争论、磋商)。
14.德育过程VS品德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育者如何把一定社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等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也就是个体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两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两者不能混淆。
15.陶冶法VS榜样法
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强调情境对人的感化和熏陶,重情。
榜样法:突出榜样者和示范者的作用,重行。
16.疏导性原则VS长善救失原则
疏导性原则:晓之以理、表扬激励、因势(特点兴趣)利导。
长善救失:用优点(闪光点)克服缺点。

4.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哪些学校好求推荐,万分感谢!!!

六所免费师范院校都不错的,就是招生人数太少了,基本上都是4个左右的,还包括本校的推免生。建议你看看这个吧······一、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教育学考研学校排名: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5华南师范大学6华中师范大学7东北师范大学8浙江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2湖南师范大学3辽宁师范大学4曲阜师范大学5厦门大学6陕西师范大学7福建师范大学8上海师范大学9四川师范大学10山东师范大学11云南师范大学12首都师范大学13河南大学14河北大学15北京大学16安徽师范大学17华中科技大学18山西师范大学19广西师范大学20西华师范大学21江西师范大学22沈阳师范大学23浙江师范大学
二、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教育学考研学校排名
教育学原理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3山东师范大学4辽宁师范大学5西南大学6西北师范大学7上海师范大学8华南师范大学9武汉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华南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2首都师范大学3华中师范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5东北师范大学6湖南师范大学7陕西师范大学8哈尔滨师范大学9上海师范大学10安徽师范大学11广西师范大学12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史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2浙江大学3西南大学
比较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2西南大学3华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南京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厦门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大学2湖南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苏州大学 5南京师范大学6南京大学7浙江大学8清华大学9武汉理工大学10上海交通大学11河海大学12长江大学
成人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华南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天津大学3西南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
特殊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2西北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内蒙古师范大学5东南大学6山东师范大学7四川师范大学8吉林大学9山西师范大学10浙江师范大学11华中师范大学

5. 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教育研究方向的考研复习着资料都有什么 重点需要看什么书

课程教学论小学教育研究方向在统考时,没有专门区分出来的,都是统考(全国各专业各方向一张卷子),即101政治理论、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所以考研备战的话,专业课备考只要买一本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大纲解析(高教出版社)再加其他材料即可。如果是大一大二要想扩大视野,增加感性认识的话,下面这些书可以参考: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袁振国;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吴庆林;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 ;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炳照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叶兰。

6. 袁孝亭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和陈澄 《新编地理教学论》的东北师大地理科学本科生的期末考的重点~~

问上一届的学长学姐咯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