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走进新课程答案
㈠ 走进新课程的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来和基本理论
1.1 物质的组源成和构成
1.2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1.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4 溶液
第二部分 常见的化学物质
2.1 物质的分 类
2.2 空气和氧气
2.3 碳和氢气
2.4 金属
2.5 氧化物的分 类和性质及水
2.6 碳的氧化物
2.7 酸
2.8 碱
2.9 盐?
第三部分 化学计算
3.1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2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3.3 有关溶液的计算
第四部分 化学与生活
4.1 家用燃料
4.2 化肥r
4.3 环境保护
第五部分 化学实验
5.1 常见仪器的使用
5.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5.3 气体的制取
5.4 有关物质的性质实验
5.5 物质的检验与提纯
5.6 化学实验探究
第六部分 综合应用
6.1 化学知识点间的综合
6.2 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
6.3 化学与科技、社会
第七部分 专项训练
7.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专项训练
7.2 常见的化学物质专项训练
7.3 化学计算专项训练
7.4 化学与生活专项训练
7.5 化学实验专项训练
㈡ 浅谈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改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高中新课改:(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1 化学教师树立新课改意识和新的教育观念
首先,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领会改革意图,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和旧教材比较,了解减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先学习两个必修模块,以基础的化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以后其它选修模块的学习作铺垫。必修课程阶段,为学生打下了宽厚的知识基础,满足了所有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需的基本科学素养,同时必修阶段为学生储备了继续学习化学的知识,为选修阶段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必修模块追求的是广度,那么选修模块追求的就是深度,选修模块培养的是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教师还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理念,现今高中化学课程是用学分来管理的,学生具有选择性,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模块,学习的模块数也可以不一样。
2 化学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并要实施新教学方法
(1)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以往的化学课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学术的权威,按部就班的把知识传授给学术。现今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学习的收获。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建立平等、健康的新型师生关系,始终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主题。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课堂上“不要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的潜力,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潜力,为同学们安排自主学习、自由讨论的机会。对于每一位学生,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关注其身心发展,关注的实质是尊重,是关心,是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教学行为的转变:新的教材设计,需要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备课上,充分掘展教材资源。内容有些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也不知道的。为了适应教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同时,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学科间融合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当多听听别的学科的教学,了解别的学科的教学模式。抓紧课堂40分钟,课余让给学生。教师需要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许很重要,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终生。教师课堂上不再是演员,而应是导演。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
(3)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我们的老师上课要改变老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二段模式:①问题与情境:老师在上课时给学生尽可能提供一个真实情境,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增。例如联系现在汽车尾气的污染讲空气污染等。②活动与探究:每节课必须瞄准一个切入点,体现探究性,探究活动不能盲目,不能为探究而探究。尤其要重视课本上的活动探究。
总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认同不认同,高中的新课改时代已然来到,我们便无法选择回头,只有在不断的学习、模仿、总结、探索中前行了。毕竟,新课改是一个持久的、需要作出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思想和精神准备的不光是校长、老师、学生,还有我们每一个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