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生课程单一的原因

小学生课程单一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1-01-07 15:55:46

⑴ 小学生不喜欢上信息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目前,大多数学生和部分老师都有这样一个认识:信息技术课就是微机课,就是要在微机室上,就是要上机操作,因此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学生大都兴趣缺缺,更有甚者甚至对老师在信息技术上讲理论知识感到不满,认为这些理论知识都是没用的,这不是信息技术课应该学习的内容。
解决办法:
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内涵,了解信息技术所要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个正确的认识。但这只是简单的铺垫,学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认识,并不是老师的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于电脑这种新生事物都想自己动手操作一下,所以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学生都非常高兴,有的学生星期一就在盼望星期五的课了,等到上课更是激动得不得了。所以绝对不能一开始就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等知识灌输给他们,这样会使原本在学生心中很有趣很神圣的电脑变成一种学习的负担,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明确信息技术的学习目的之后,针对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目标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或有趣的游戏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听故事或做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所学知识。实践证明,采用理论知识与教学艺术融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来导课、授课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⑵ 小学生课堂走思的原因有哪些

1、老师上课不精彩。
2、是你不感兴趣或成绩稍差一点的课程,你认为赶不上。
3、你认为不重要的课程。
4、老师没点你回答问题,你思想上放松了。

⑶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综合起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育失策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失策直接相关,甚至有些问题行为还可能是教师直接造成的,因而决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的失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教育观、学生观
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如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将升学率作为指导思想,把分数作为唯一指标。教学上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上课、补课、考试,学习成了无边的“苦海”。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性行为。而且,学生会因考试、课业负担过重、同学间的剧烈竞争而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样神经整天就会处于紧张之中,得不到调整就会产生脑功能失调,出现干扰学习的问题行为,如注意力涣散,多动。
2.管理的缺失
许多教师过于将注意力放在学科内容方面,忽视自己在课堂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实际上,学生中问题行为的出现与任课老师在课堂管理上的不当和失败密切相关。
美国哈佛大学1968年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分离出教师的3种管理行为:随机应变、专横与惩罚。学生的7种行为是: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探索、求成、助人与凝固。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随机应变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以及求知特征成正相关,教师的惩罚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求知和助人的特征成负相关。相反,教师的专横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求知和助人的特征成相关。
3.教学的偏差
教师不认真备课或根本不备课;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缺乏活力,精神不振,懒懒散散等等,这些教学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表明,教师的威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越高,学生越不易产生问题行为。
(二)学生的身心因素
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同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性别差异
学生的性别特征对问题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低年级中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曾将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与纪律问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男孩在纪律问题上要比女孩“勇敢”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或次数也更多。

2.生理障碍
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问题行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种问题行为。
3.心理偏差
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直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三)环境的因素
心理学家勒温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家庭因素
许多心理学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另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
2.大众媒体
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中。
3.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二、处理课堂问题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
①思想上要“冷”。一旦发生课堂问题,教师思想必须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就是在学生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
②处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说的课堂问题“冷处理”。具体表现为明示与暗示以暗示为主,当众批评与个别谈心以个别谈心为主,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这样违纪学生不但不会反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恶果。

2.生理障碍
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问题行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种问题行为。
3.心理偏差
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直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三)环境的因素
心理学家勒温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家庭因素
许多心理学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另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
2.大众媒体
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中。
3.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二、处理课堂问题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
①思想上要“冷”。一旦发生课堂问题,教师思想必须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就是在学生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
②处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说的课堂问题“冷处理”。具体表现为明示与暗示以暗示为主,当众批评与个别谈心以个别谈心为主,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这样违纪学生不但不会反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恶果。

2. “治病救人”原则。解决课堂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使学生认识缺点,改正错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大一样。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幡然醒悟,弃旧图新的。
3.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教师都必须积极思考对策,力求变被动为主动。视具体情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从而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课堂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音符”,若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不把握正确处理的原则,选择的解决方法不适宜,小事也会变大,闹得不可收拾。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作出一些与课堂要求不符的行为,姑且称之为课堂问题。虽然事因不大,但如果处理不当,教师往往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后果严重,以致于对簿公堂。那么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课堂问题呢?我认为,除了要把握好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几个原则之外,还要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
第一类,“放任法”,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施加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出点小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应宽容一些,大度一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它,看待它,并努力替学生的错误寻找“合理性”。如果问题的负面影响较小,出事的学生平时表现良好,出现的问题却属偶然,且学生有悔改之意或即刻改正了,就无须小题大做,立即采取严厉的措施。
第二类,暗示法,也就是间接提示、批评正在犯错误的学生。可分为静态揭示法、语调变换法、“借题发挥”法、表扬法、直接提问法等。
1.静态揭示法,即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引起学生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认识,如凝望、摇头、摆手、走近学生等以提醒学生,迫使其在无形的压力下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语调变换法,也就是运用适宜的高音、音强和语素、停顿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当教师讲解问题时,可突然加速语调,可突然加重语调,提高声音或减慢节奏,突然不语,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3.“借题发挥”法,教师发现课堂问题时,可结合教学内容“即景生情”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4.表扬法,表扬好的就是间接批评了差的,如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看准时机,表扬这方面做的好的学生,或表扬他本人做得好的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5.间接提问法,当即提问正在犯错误的学生,提问的问题一般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而与学生的缺点无关,只要中止了学生的行为,即可达到了目的。
第三类,明示法,可分为明确强调法,“施行处罚”法等。
1.明确强调法,有时学生是由于对教师的讲解不甚明白而有意无意的干扰课堂秩序。如不按教师的设计思路回答问题,胡蒙瞎侃,教师应立即强调所学的内容。若遇个别学生趁“混水”之机故意向教师发难,教师要及时纠正。否则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也会被搅的一塌糊涂。
2.“施行处罚”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个别不求上进,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应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如严厉批评、写检讨、警告等。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明晰其类型、原因、运用什么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控,以改善课堂秩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⑷ 影响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因素

复①不良的学习环境造制成学生注意力涣散,学习分心。
如在学校里,操场上体育课的喧闹声、窗外有人走动、某个学生迟到、教室有些学生随便说话等多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影响学生学习。
②教育的方式不当。
大脑英才专家指出,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且注意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呆板,不善于处理教材,批评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学生对学科的偏差,以至于注意力无法集中。
③对所要精力集中的事情没有兴趣。
比如,孩子对老师讲课没有兴趣,脑子里总是在想自己想做作的事情,就很可能会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④家长不经意的导向。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那些玩具较少的孩子,由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更多,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玩具成山的同龄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⑸ 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学生都选择补课

选择补课的家长有两类,一种是主动补课,一种是被动补课。

主动补课的家长一种是孩子本身学习还不错,但为了让孩子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可以出类拔萃,实现更大的人生目标,他们会让孩子在学习之余,通过补课来提升孩子的知识水平,而且他们也有一种焦虑,那就是如果不补课,孩子有可能别补课的孩子追上。

有的人肯能会质疑老师为什么不讲的慢一点,这是因为我们上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无法兼顾到某几个学生,当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懂了之后,自然会转到下一个问题的讲解。而那些不上辅导班的学生一看,没办法,他们也只能选择上辅导班。所以,社会机构没有办法取缔,这是市场决定的,那么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家长监督检查的力度,严谨提前讲授新课!

另一种是在老师的的诱导下补课的,这种情况,家长不便于得罪老师,便选择了让孩子上辅导班。这样的情况上级部门应该重视,加以监督检查和处罚!

⑹ 小学生为什么要设置各种各样的课程呢

全面发展 啊

⑺ 小学生课堂上乱讲话的原因是什么

我就是小学生,虽然我课堂上不爱说话。
小学生是因为课下没有好好放松,上课才会说。
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六(9)中队王智月提交的答案

⑻ 为什么小学生要上课外班

参加课外辅导班,并不一定是辅导课上知识。课上知识,尽量在课堂和自习时间学好,再专不济,还有家庭作属业时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辅导。孩子在小学阶段,多开阔视野,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最好可以让孩子多方面接触一下,提高知识面。而且,只有了解了某一事物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如果时间够的话,可以多选几个兴趣科目学习。其实,兴趣班不一定就是单一学一门课程,比如虫洞儿童中心的课程有五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是一系列的课程。如:虫洞入学准备课,包含十个科目:母语认知、发音练习、成语接龙、诗词精选、阅读能力、书写入门、读写训练、思维训练、口算速算、入学能力。虫洞少儿编程课,包括三个科目:虫洞趣味机器人、虫洞趣味机械、虫洞Scratch JR编程。虫洞素质养成课,包含六门课程:科学探索、绘本阅读、体能训练、彩艺美术、才艺音乐、趣味美厨。虫洞少儿英语课,包含3门课程:英文语音、英文交流、英文阅读。虫洞国学经典课,包含六门课程:经典诵读、趣味珠算、少儿围棋、中华书法、国画启蒙、国学大观园。
如果孩子确定自己想要学哪一门特长,也可以单一选择。比如音乐、体育中的某一科目,可以作为高考特长科目。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