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活动
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哪几方面
幼儿园的常规培养教育是指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规则、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过程,是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如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他人要懂得文明礼貌、知道爱护公物、学会等待与轮流以及关心、同情他人等,要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如果按照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内容来划分,幼儿园的常规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三部分。虽然每个幼儿园会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对这三部分的常规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大致的内容是相同的。
(1)生活常规贯穿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是根据幼儿园的生活环节制定的活动规则。
生活常规一般包括来园、盥洗、饮水、如厕、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环节的常规。幼儿应该形成的生活常规包括:遵守作息时间,有良好的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势,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习惯等。各年龄斑的生活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具体的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在中班增加了劳动常规;到了大班,增加了值日、收拾和整理活动的常规。下面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早晨按时入园,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大声向老师问好;
◆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规定的地方;
◆参加班级的晨间游戏活动和晨间锻炼;
◆三餐和吃午点以前能按照规定的步骤洗手,大、小便后知道洗手;
◆安静进餐,不挑食,自己吃,不撒饭;饭后按要求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
◆安静午睡,安静起床,尝试自己穿衣服;
◆离园时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师道别。
(2)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既包括室内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也包括个人游戏、小组游戏和集体游戏。
幼儿园的游戏常规主要是指这几类游戏的常规。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制定游戏常规。下面是中班幼儿的游戏常规:
◆能自己选择游戏活动,并有目的地活动。
◆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
◆与小伙伴一起玩,能大胆表达与交流;
◆学习轮流按顺序游戏;不经过别人允许,不插手别人的游戏;
◆注意保持安静,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
◆爱护玩具,能按照要求有序地收放玩具材料;
◆学习自主解决游戏中的困难与纠纷。
(3)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遵守规律、认真倾听与交流、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好习惯。下面是大班幼儿的学习常规:
◆能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大胆且大声地回答问题;
◆有良好的坐姿、举手姿势、站姿、握笔姿势,懂得用眼卫生;
◆注意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并勇敢地回答问题;
◆大胆探索与尝试,有目的地进行操作;
◆注意观察和学习同伴的经验,积极与大家讨论问题。
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同时,教师要保证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安全的、快乐的、有意义的,要让幼儿获得应有的发展。
②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幼儿园课程目标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包括幼儿身体的、认知的、语言的、情感的、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选择哪些内容才有可能满足幼儿这几方面的发展需要呢?显然,单纯地依赖一两个内容领域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但要把人类所有的文化积累都纳入内容也不可能。因此,只能遵照目标所包含的几方面发展要求,来确定内容的范围,选择对幼儿发展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既使他们终身受用,同时又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和实际生活需要。如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可包括日常生活、体能锻炼、语言、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等学习范围,也可以把它们归纳为健康、语言、认知、社会、艺术等领域。每一个学习范围或领域,既对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共同的意义,又对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
③ 幼儿园教育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可以粗略分为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教育活动等 分科的话是五大领域:语言领域(包括谈话,散文欣赏,诗歌学习,故事教学等)、健康领域(健康,生活,体育等)、科学领域(科学实验探索,数学等)、社会领域、艺术领域(音乐、绘画,泥工,手工等)
④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些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主要有 3 种,即分科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是以科目为单位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的一种方式。 (2)核心课程,又称为生活中心课程或单元课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幼儿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学习活 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 3)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 力为课程内容组织的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
⑤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过程。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主要参与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都十分重要。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除此之外,教育活动的主要构成因素有: (一)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仪表、神态、行为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成效。例如,教师自身是否具有榜样作用,指导教育活动是否适时、适度,对幼儿的管理是否经常出现恐吓、体罚等否定性行为等等,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目标的体现者。幼儿的发展程度从多方面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如幼儿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能保证与教师和同伴的有效交流、是否已经形成良好的集体生活的基本习惯等等,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 (三)内容 教育活动内容是为教育活动目标服务的,其直接依据是教育活动目的。教育活动内容是直接与幼儿发生联系的部分。活动内容是否科学、难度是否适当、信息量是否适宜等,都影响教育活动效果。 (四)方法 教育活动中教师所使用的方法是协调活动中众因素之间关系的直接工具,活动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育活动效果。 (五)环境和材料 环境和材料是幼儿操作和互动的对象,活动环境和材料与教育目的、内容的一致性,环境材料的安全性、其数量、特征与幼儿年龄特征的适应性,都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
⑥ 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
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 1. 幼儿园课程目标 2. 幼儿园课程内容 3. 幼儿园课程组织实施 4. 幼儿园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 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个定义有如下几个要点: ①幼儿园课程是“活动”。有关课程本质的观点当中,“学科教材说”、“目标说”以及“计划说”,要么是其教育价值取向不适合幼儿园,要么是过于注重课程的外在部分或局部,已经淡出了课程研究者的视线。而“经验说”则随着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潮的兴起,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占据支配地位。但是将课程理解为学习经验,由于学习经验的主观性,造成教师不容易把握,教师比较容易驾驭的是学科教材。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可以跳出传统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在学习经验和学科教材的结合点――活动上来思考课程。 用活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有其优越之处:一方面,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对象性,作为活动的两大要素――对象和主体并存在活动当中。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将课程理解为“活动”,有利于研究者和教师同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学习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此外,活动自身有一定的存在的形式,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同时由于课程具有双重转换性,外在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方式可以通过学习者的活动内化为主观的学习经验,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外化为态度、技能、动作方式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得到完善、重组和改造。因此课程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也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提供活动材料来干预儿童的活动,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活动一词更能够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因而更适合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 ②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学习经验前边加上“有益的”是为了突出幼儿园课程的目的性,以克服用活动来定义幼儿园课程可能带来的偏颇――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和过程,而忽视甚至忘却活动的目的,视活动本身为目的,为了活动而活动。 当然,活动过程必然伴随着某种结果。幼儿在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活动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一定印象,留下一些关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记忆,但这些内容并不一定与教育期望相一致,也就是说,有些活动的结果并不是教育者想要的。因此,把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使过程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和谐地统一起来。 ③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决不是“上课”或者所上各门课的叠加。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被运用,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课程的下位概念,幼儿园课程也有其属概念所具有的一般形态,也遵循属概念的一般分类标准。但是在现实当中,幼儿园课程分类方法和课程类型有其特殊性。比如一些国际知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是按照其创立者的名字或者所依据的儿童发展理论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如“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和“皮亚杰早期教育方案”等。也有一些幼儿园课程是根据某种价值追求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某种特色来命名的,如“学会学习课程”、“生存 课程”、“素质教育课程”、“游戏课程”等。这些幼儿园课程从教育理念到实施方法各有特色,但同属于课程形态,只是在课程结构上有所不同。
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教师 b幼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1、教师 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是"教"的主体。 2、幼儿 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具体体现: 1)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2)幼儿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差别。 3、幼儿园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看书概括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包含以下五大领域的活动: 4、幼儿园教学方法与手段 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 具体体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为中介,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他们 的发展。形成了由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构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通过现象描述和案例研讨,引导学生理解现代儿童观。
⑧ 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哪几个组成部分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知识。 (2)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3)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4)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⑨ 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领域 情感领域: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认知领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动作技能领域: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语言领域 情感领域: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认知领域: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动作技能领域: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三、社会领域 情感领域: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认知领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动作技能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四、科学领域 情感领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认知领域: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动作技能领域: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 五、艺术领域 情感领域: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认知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动作技能领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⑩ 幼儿园幼儿学习活动包含哪些方面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可以粗略分为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等。
各国对幼儿园定义中非常明确游戏是幼儿园里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如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及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
另外,幼儿园一年中举行的重要活动还有:幼儿园的入学典礼、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运动会、圣诞节、元旦、结业典礼等。
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
1、学科:音乐、美术、语言、常识、体育、礼仪习惯等。
2、活动:为儿童安排各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种活动。
3、经验:为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经验。
(10)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活动扩展阅读
儿童活动的场地要求
1、儿童活动的室内部分,一般包括活动单元(活动室、卧室、卫生间(厕所、盥洗、洗浴)、贮藏及衣帽等)和全园大活动室(全园或几班共同活动室,雨雪天作室内操练、音乐舞蹈大教室)。
2、其中儿童的大部分活动内容在活动室进行,内容的多样性要求室内家具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并要求所创造的建筑空间为这种多变提供可能,最常见的是正方形和矩形,此外还有不规则形、图形、三角形等。
3、此外卧室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白天有3小时的睡眠,要求安静、不直接吹风,睡眠时不需要阳光,平时需阳光照射及通风换气。活动室与卧室可平面相结,也可上下相连。
4、儿童活动室外部分,主要有每班活动场地、全园活动场地(大操场,对所有儿童开放,采用草地,此外有沙坑、戏水池、滑梯、平衡木)和种植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