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
A. 幼儿教育目标是通过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对吗
幼儿教育目标是通过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对吗? 你好 幼儿教育目标是通过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对。
B. 什么是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弱点是什么
从课程功能出发,课程领域是属于知识性课程,是从不同的分支领域中选取一定内容,根据专社会规定属的教育目的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浩繁的知识内容加以适当的精心挑选,按照科学的逻辑合理地编排,转化为学科(领域)体系,构成相应的课程。
幼儿园领域课程就是将课程分成若干个学科或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的课程。
幼儿园教育内容一般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幼儿园学科(领域)
课程的长处: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弱点: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较少顾及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C. 幼儿园教育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可以粗略分为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教育活动等 分科的话是五大领域:语言领域(包括谈话,散文欣赏,诗歌学习,故事教学等)、健康领域(健康,生活,体育等)、科学领域(科学实验探索,数学等)、社会领域、艺术领域(音乐、绘画,泥工,手工等)
D. 什么是领域课程,以及什么是幼儿园领域课程
答: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弱点: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较少顾及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E.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几个维度请写出每一维度所包括的领域内容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它是从职业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等十四个领域进行阐述的,基本要求如下: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 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1 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 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 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 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 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 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 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 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 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 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 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 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 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 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 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 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 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 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 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 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 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 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 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 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 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 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 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 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 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 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 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 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 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4 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4 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4 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 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 二)教育教学评价 5 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5 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 三)沟通与合作 5 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 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 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 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 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F.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几个维度请写出每一维度所包括的领域内容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它是从职业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等十四个领域进行阐述的,基本要求如下: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 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1 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 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 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 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 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 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 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 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 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 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 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 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 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 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 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 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 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 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 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 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 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 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 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 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 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 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 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 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 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 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 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 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 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4 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4 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4 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 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 二)教育教学评价 5 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5 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 三)沟通与合作 5 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 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 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 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 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G. 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有哪五个
一、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二、科学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三、社会
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四、语言
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五、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拓展资料:
幼儿园特性
一、基础性、启蒙性
从教育体质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
三、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
四、潜在性
与中小学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当然,中小学课程也存在隐性课程,但毕竟显性课程的力量要强大的多。
H.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指导原则与要点有那些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一个优化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中,奠定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比起做普通的幼师现在做对外汉语教师是比较有发展的,但是需要持有一定的教学资质才可以任职。我们提供的是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以及国际认证协会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三证唯一联考机构,两证承诺一站式就业,助您后顾 无忧!
I. 幼儿园搭积木属于什么学科领域
属于培养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