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制课程开设安排
Ⅰ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成为了学生的什么本必修课
一个健全的社会离不开法,一个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民主法制观念是现代化国家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全民普法教育至今已开展二十年,从“一五”到“四五”都把青少年列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学校中开设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 “四落实”,但“四落实”其实并不落实。
法制教育入课堂是人们多年来的期盼:对于已经迈上新世纪的一代未成年人来说,法制教育理应成为基本的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当在中小学校设置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将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使法制教育取得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等课程相同的地位。笔者认为这应当是“五五”普法必须解决的问题。法制教育入课堂能够产生以下作用。
一、能够加强学校对法制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还不相称。主要问题是:在组织领导上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貌似齐抓共管,实则游离在学校、社会和政府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缺乏对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领导、组织和规划。普法机关催一催,教育部门动一动,紧一阵、松一阵。青少年普法教育被放在学校正常领导体系之外。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对法制教育缺乏刚性的管理机制,有的学校甚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工作,在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方面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极被动,不投入人、财、物,有的学校虽有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却没有安排课时、教材,师资更没有保障。如果把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则能使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因为既是专门课程,学校就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学科教学任务,将法制课教学列入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师岗位目标之中,列入教书育人的常规工作中,进行总体安排,分层次实施。设立教学研究工作机构,提出具体任务和目标要求,指定专人承担教学任务,对所开设课程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开发,并建立起学生法律素质测评、法制课质量评价、课程评价体系等等。
二、能把学校法制教育纳入规范化轨道。现有学校的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渐进性、科学性。今天这个纪念日请法官上一堂课,下次宣传周请司法干警做个国旗下的讲话,学期末请公安民警讲讲暑期安全,可谓内容丰富,却是杂乱无章,给人东一榔头,新一棒子的感觉。且多数学校都是在纪念日、宣传周,请综治副校长(法制副校长)给全校同学上大课。虽然综治(或法制)副校长熟悉法律业务,但多数没有受过教学方面的业务培训,对教学的方法和规律、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常规管理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讲课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上课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年复一年,难免陷入窘境,既无法深入也有重复之嫌。加上没有法制教育的专门课本,虽然各地的普法机关都编印了各式各样的辅导读本,但五花八门,不具系统性、权威性。而让法制教育入课堂,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进入教学大纲,配齐法制教育专用课本,合理安排课时,组织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由专职法制课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正规化、系统化、持续性的法制教育,就能把学校的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正常化、规范化的教育轨道,使法制教育真正“从娃娃抓起”,“四落实”不再落空,进而构建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Ⅱ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有什么意义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回入开展法治答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Ⅲ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有什么意义
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比开展法制教育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这需要学校和老师自己首先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杜绝任何体罚、性侵学生的行为,不拿有违法律法规的校纪校规去打压学生,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榜样。
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改革目标,对当今和今后中小学的普法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务必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在继续抓好法制教育的同时,向更高目标即法治教育迈进,尽快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Ⅳ 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什么课程
法治教育进课堂 将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网北京12月4日电 (熊旭
实习生胡少雄)昨日下午,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的“12.4”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三里河三小、国际关系学院等学校的学生,通过童谣、微视频等方式展示了今年北京市各级学校的法制教育情况。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黄兴胜表示,要鼓励教师积极讲法,学生们自觉学法,积极构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校园氛围。宪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让2亿多中小学生普遍知晓宪法,牢记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增强并巩固宪法意识奠定基础。
据悉,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的实施方案;抓紧研究在高等学校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具体举措。将从教材编写、课程安排、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抓紧完善宪法和法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抓紧研究将宪法及基本法律内容纳入升学考试的办法,进一步突出宪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Ⅳ 真心建议从小学开始加一门法制课程,我觉得普及下法律常识,太有必要了!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这种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从小就应该增加法律意识,法律常识从小培养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