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课程教案
㈠ 幼儿园的教案怎么写完整版的
一份完整版的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流程设计、教具准备和教室的准备这五个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我们选择教材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一节课的内容深了、浅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当的,只有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先发制人,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制定原则上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一个活动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确定:
1、认知
2、能力
3、情感
三、流程的设计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顺序,是先放主料还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时是先放姜蒜还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讲究的,放得好放得适时则色美味鲜,入口回味无穷;若放料放得不好则食欲全无,再好的营养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东流,失去应有的价值。
一堂课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场的第一环节很重要。引题能不能先声夺人,对一堂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确,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过来。
一般在引题后就是重点内容的学习了,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也就是说要教之有法,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学有所得。而怎么教、怎么学就看你活动过程怎么去设计。
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老师的许多隐性因素渗透在设计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这个环节要安排在哪里,要如何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只有做到设计时的心中有数,才能做到上课时的运用自如。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很容易犯一个低级错误,即认为反正课已经完了,赶紧收场了事,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头重脚轻、牛头蛇尾的感觉,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也一定要从容不迫、有始有终,最好能与开场相呼应,使整个活动有圆满的感觉。
而且在整个活动设计中要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使整节课条理清晰,不要中餐西餐满堂彩,一会儿用筷子一会儿用刀叉,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在每一个活动中都有一个学习、巩固、提升、迁移的过程。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在结束时也是留有悬念的,一节好课上完了也不应该是嘎然而止,而应该是余味无穷,意犹未尽。
四、教具的准备
教具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刃上。教具的设计和准备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考虑课的需要
教具的份量要足,但不要多了,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教具的制作要精巧,但不要花俏。可以利用现成的实物,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但绝不可粗制滥造,以免给人造成不负责任的感觉。
但也不必太多花俏,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甚至有时候会中看不中用。
在写教案时只要把本课有关的教具写清楚就好了,当然,教案里写到的准备并不单单只是教具的准备,还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如有一些特殊的活动还要有天气准备等等。
五、教案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包含四个要素,即上面说到的四个大点:
1、设计意图,也可以是教材分析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总结:总之,要写好教案,首先要选择适合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学习的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慎重地确定活动的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流程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切实为目标服务,以达到教得轻松、学得开心的目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真正让幼儿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㈡ 幼儿园国学课程教案怎么写
首先:标题 第四课 手足 一、经典课文 心手相应,至巧至灵。 闲习屈伸,五脏咸宁。 暖日除履,信步于庭。 接纳地气,肾精由兴。 (一)字词注释 咸:都 履:鞋子 肾精:肾之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于后天之精的滋润。 (二)课文解读 手足不止于是四肢的末端,更是阴阳经脉交合联络的部位...,经络系统中十二正经(手 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四阳经)分别起止于手足,这些经脉与全身的脏腑相通。所以,闲暇之时我们经常做做手指脚趾屈伸运动,使经脉畅通,五脏得到充足的气血,正如一个城市不堵车了,所以物资都能及时到达,城市也会欣欣向荣。 二、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认识手足的作用 (二)使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手足保护和保健方法。 三、活动准备 (一)教学DVD:音乐《小手拍拍,小脚踩踩》、视频《手部穴位保健操》、《课文诵读》。 (二)教具图片:《手部穴位分布图》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让全体幼儿起立,播放音乐《小手拍拍,小脚踩踩》,并带领幼儿跟音乐简单活动手脚。 (二)活动展开 1.操作活动:认识手脚 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手脚各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小朋友,既然我们的手和脚有那么多本领,对我们生活多么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它们,你们知道怎样保护它们吗? 2.健康指导:保护手脚 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讲解保护手脚的基本方法。 A.不吸手指头,不啃手指头。 B.勤洗手,勤剪手指甲,保护手指甲干净和美观。 C.天冷时给小手抹上护手油,戴上手套。 D.不拿锋利或烫热的危险物品,保证安全。 E.穿鞋、穿袜子、勤洗脚、勤剪脚趾甲。 F.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预防疾病。 5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朗读本课课文,请有耳聆听。 2.教师结合“课文解读”对课文的大意进行解释。 3.教师领读,幼儿跟读2~3遍。
㈢ 幼儿园园本课程教案参观古老建筑
园本课程的构建越来越成为当前幼儿园园所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得益于国家扶持学前教育的政策,幼儿园教师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到各地参观和学习,同时外来的各种幼儿园课程理论不断冲击着国内各地的办园理念,各种园本课程参差百态,不断涌现。如此繁华之表象,一方面表明国内的幼儿园确实在积极地谋求更好的课程,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和警惕背后存在的偏差与问题。 一、园本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园本课程建设是一种极具幼儿园教育特色,也符合幼儿园教育特点的课程形式,因此自提出以来就引起幼儿园的研究和探索,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很多探索是走偏的,尤其是在当前充斥各种杂乱信息的社会,“新”似乎成为了评价事物的重要标准,而“好”和“正确”越来越被忽视。 (一)盲目架构课程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园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一些幼儿园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在园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也有一些地区和园所在课程开发上存在明显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倾向,不研究、不调查,漠视园本实际,忽略过程推进,而重形式、走过场,盲目进行课程的开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西方课程的盲从。对国外一些著名的课程模式趋之若鹜,什么时髦就直接拿来装点门面,而实际上对这些西方课程的内涵、现状、操作实施要点只有模糊的认识,或是一知半解;二是园本课程构建的盲目性,把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案编写,把追求建构一套“与别人不一样”的课程作为目标,甚至简单地认为开发园本课程就是给幼儿园“加门课”,在普适性的课程基础上每周加上一节包含“本土化内容”的活动即可;三是缺乏科学的建设理念,有的把时尚的理念当标签,有的缺乏明确的行动路径与规划,还有的无视师资和环境实际,盲目地投人人力、物力、财力,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1] (二)随意拼凑课程 园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自主确定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课程更适合本园的教育对象,让本园的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但一些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时却随心所欲,课程目标出现了明显的缺损或过度的重复。没有内在的核心理念统领,必然是浅层的、缺少深度和灵魂的,也就必然会使园本课程出现严重的偏倾和失衡,使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些拼凑的做法背离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侵犯了儿童受适宜的教育的权利。[2] (三)简单贴牌课程 幼儿园追求特色发展无可厚非,但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办好幼儿园,第二位才是办有特色的幼儿园。事实上,特色也不是一朝一夕“创办”出来的,而是在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一所优秀的幼儿园总是能够显示出某方面的办园特色,但当前以“特色课程”代替整个幼儿园课程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把“园本特色课程”作为评估幼儿园质量的重要指标。所有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幼儿全面的整体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幼儿健康幸福地成长,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必要进一步考虑彰显某一方面的特色。有的幼儿园为了招生的需要,有的为了政令的需要,有的为了管理者政绩的需要,挂起“双语”“多元智能开发”“艺术”“科技”等五花八门的特色旗号,以为只要搞了一个特色活动,有了一项特色项目,编写了一些特色活动教案,就有了特色课程。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特色”根本不是在幼儿园文化根基上生长出来的,也就不可能真正融入幼儿园的整个课程体系中。 二、解决策略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园本课程样式,幼儿园领导者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形式的多样化是教育的恒久追求,但其依据应是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是为了满足教育对象的多样化需求,而不应是幼儿园追求的根本目的。任何形式的课程建设都是为了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了儿童生命的成长和整全。为此,园本课程建设必须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需要以园本文化为根基 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理念的形成与践行。课程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伴随着课程实践,在园本文化引领下自然产生的。园本课程一要启蒙儿童,二要尊重儿童的本真,三要实现创造的教育。这样的园本课程不可能凭空创造,而只能基于现实,在专家引领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首先,园本课程的构建需要借助教育专家的力量,因为教师的经验通常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征,其推广效应有限,凭靠教师自身难以上升到课程建设的高度。专家对教师经验的提升和总结,可以形成有效的适合幼儿园的课程体系,进而提高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园本课程的构建必须建立在本园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之上,通过对传统积淀的思考与实践,不断对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借鉴其他优秀课程的经验,提炼整合的课程理念,才有可能形成体现愉悦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规则性的园本课程。可见,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实践过程。相应的,园本课程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种积淀和传承,不能现成复制,不能随意照抄,也就无法急功近利。 (二)必须服务于儿童的生命成长 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幼儿、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儿童的生命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核心,一方面由于幼儿的不成熟性,其自理能力未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水平,仍需要成人的看护,这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幼儿的精神成长处于关键期,其发展具有无限可能,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在尊重孩子精神成长的生理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精神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具有激发性的学习内容,这也就决定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必须始终关注幼儿,专注地做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事情,就需要教师将目光聚焦在儿童身上,通过对儿童活动时的需要和状态的了解与把握,捕捉价值瞬间,生成有意义的课程内容,如此幼儿才能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开展新的、针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三)必须以游戏精神为引领 游戏精神是个体自主的态度和体验,[3]本身是一个去形式化的存在,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寻找实际的内容,课程正好可以与之形成理想的契合,即游戏精神的引入可以改变课程的存在方式和运作方式,让师生以开放的、自由的姿态共同对课程知识做出选择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也是儿童的生命。对于回到儿童世界的实践追求,游戏精神始终是我们审视、衡量、检验园本课程质量的有效原点。在以游戏精神为引领的园本课程中,幼儿必然是愉悦的、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因为游戏精神蕴含着创造的特质,游戏者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游戏自由的活动氛围与多变的形式都和创造力所需要的元素在园本课程中达成了一致,即课程游戏化的主体自由、专注与充分的情感体验,最容易激发儿童的创造热情,从而最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健康发展。 (四)必须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儿童教育者应理解和把握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4]因此园本课程作为尊重儿童的课程,必须是基于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人、独特人的基本判断,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载体,即园本课程必须依据幼儿的立场来改善其学习状态,使其学习方式更灵活、更多样,学习环境更丰富,体验更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幼儿多种智能的发展,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探究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总之,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始终遵循儿
㈣ 幼儿园优质课教案
从儿童发育观点来看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该学什么,这时期的教育应以"建立小学学习能力基础"为目标,也就是在幼儿园学的,是为了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效率、学习成就,甚至是学习动机更高,因此这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设计课程:
一、学科基础:关于语文、数学,可以根据儿童发展程度来进行课程规划,目的仍是希望孩子进入小学时,已经具有学习基础,而并非先教、抢跑!
二、智力基础: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智力包含了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因此除了前两项在刚刚的第一点已经有训练了,其他的项目则可以让孩子藉由音乐、大自然来获得,甚至藉由感觉统合训练,更能有效帮助专注力提升与学习效果。
有人说感觉统合是越小做越好,但是三岁前的感觉统合目标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三岁后的感觉统合目标是为了学习更好,目标不同、作法不同,但都是对孩子好的!若想要更认识,我再找机会跟您聊聊!
㈤ 幼儿园故事课教案
小班语言:孤独的小熊
目标: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难点:让幼儿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有一只长着圆圆鼻子,鼻子系着红领巾的小熊来到我们班。大家跟他打个招呼吧(我很漂亮,可是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呀?
二、孤零零的小熊
1.倾听故事开头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2.小熊去找小猪,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猪跑掉了)
3.小熊去找小猴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猴子躲起来了)
三、小熊笑了
1.小熊那么漂亮为什么没有伙伴呢?(接下去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2.讲述故事从“小熊找到大河马”至结尾。
3.提问:小熊找到大河马问为什么他这么漂亮却没有朋友,大河马是怎么回答他的?
(大河马说你要对别人微笑,这样大家才会愿意和你交朋友)
4.小熊最后有没有笑呀?小熊一笑,动物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5.大家喜欢的是怎样的小熊?(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的圆鼻子,也不是它脖子上的红领结,而是好看的微笑)
四、笑一个
1.小熊脸上笑眯眯,动物都愿意做他的朋友,你们愿意做小熊的朋友吗?
2.请幼儿微笑着和小熊握手,亲一亲。
五、课后延伸
小熊微笑着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你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等会请你找找你的好朋友(放音乐让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