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课程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1-13 23:47:35

①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有什么联系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课程价值取向比较 1.三种环境创设反映三种不同的课程理念 试看我国传统的幼儿园环境:户外是开阔的场地,场地上纵横清晰地点缀着小圆点,便于幼儿在此整齐地列队操练。室内是开放的空间,其设计思想是根据班级的人数安排桌椅,因为全班三十几名幼儿将同时排坐,便于集体教学;墙面上的布置有提示老师教的,有示意幼儿练的;而玩具和材料在靠边的玩具柜里,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则在教案上,这一切都将在一个规定的时候呈现。在这样的环境中,集体活动时井然,自由活动时喧嚣。显然,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授课为组织形式的课程模式,它更多地强调了整齐、划一和规范,更多地强调了个体对集体(权威)的应答和服从。 再看今天改革中的我国幼儿园环境:户外场地增加了现代化的气息,大型组合性运动器械和塑胶场地使操场更加气派。室内用矮柜区隔了若干个活动区角,各个活动区都固定地陈列着丰富的材料,便于幼儿个人或小组选择性的操作。区角若在四周则腾出中间的空地,区角若占用一半室内则腾出另一半空间,以便保留集体教学的位置。在此,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的意图正在尽可能地客体化,教育目标隐蔽在环境和材料中,并且在个体操作和集体教学的互补中得到实现。 在德国看到的几所幼儿园环境:户外基本上是土坪和草坪,帐篷、木屋、石阶、木桩以及大型的沙池和可移动的废旧物、自然物,实为原始古朴。而活动室基本上都是用柜子、木架、屏风和布帘将室内区隔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区域没有固定的学习功能,材料可以任孩子们搬来搬去。除了区域性的空间,很少再有专门辟出可以容纳全班正规集体教学的空间,所谓集体活动也只是随地就坐围拢在一起讨论问题,时间很短,也要不了多少空间。很明显,这是一种以个别和小组自由活动为主的形式,课程主张的是让儿童自主、自由地发展,老师对环境的创设是刻意的,而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却是自然的。 2.幼儿园环境与课程特色的体现 改革中的我国幼儿教育,出现了不少具有个性化的幼儿园课程,标以游戏的特色、情感的特色、体育的特色、艺术的特色、数学的特色、科技的特色等等。这些幼儿园都在本园课程的特色上下了很大工夫,从而都能拿出一套非常成熟的课程方案和研究成果——活动设计或教材。然而在钦佩之余却总不免有那么点遗憾,因为与课程特色相应的理念和新的教育观念,大都落实在活动的设计和教材的编选上,课程的思想仅仅在教师自己的把握中。走进这些幼儿园,如果没有园长对课程方案的介绍,如果没有老师对现场活动的解释,仅凭幼儿园的环境就很难区分出各种不同的课程特色。一个新进该园的教师,如果不经过一定的培训,就很难使她的教育工作立即得到该课程思想的体现。 在德国参观了九所托幼机构,原以为幼儿园看多了会由于其大同小异而失去兴趣,然而每新到一个幼儿园,就会迎来一个新的面貌,园本化的特点不断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有一个幼儿园完全是家庭式的环境创设,每个班级(他们称为小组)好似是一个大家庭,有高的大桌子,有矮的小桌子,有阁楼、有半边隔开的板铺,可睡觉可活动,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另一个幼儿园充斥着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设施,专门的体育室里各种在我们看来需要高难度运动技巧的设施,孩子们灵巧地在上面玩耍。走廊里也是可用于钻爬垒高的设施,室内部分用架子和布帘做的开放式区隔,使室内空间变大,便于孩子们的大肌肉活动,户外则是大片沙石,木板、石墩之类。一看就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幼儿园。还有一所则明显是年龄跨度很大的混龄教育机构,因为每个活动室都有适合最小年龄(如学步儿)、适合中等年龄(如幼儿)、适合较大年龄(如小学生)的不同设备和用品,墙上的格言是“小的进来,大的出去”,意即每个孩子进来时是班上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出去时已经成长为班上的大哥哥或大姐姐了。另有一所很有特色的幼儿园,是集中游戏,即一年中有两个月的集中游戏,平时是以主题活动为主线来实施课程的,环境的创设要配合主题。而有两个月则完全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在这期间,老师不加任何干预,孩子们的自由程度就好象是在儿童乐园里玩耍。这时候孩子们可以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活动室、自由搬动可以搬动的材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环境是随孩子的意变化的,老师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和监护,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支持。 同样是课程特色的反映,我感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听我们的幼儿园介绍课程,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做法很令人鼓舞,但听完介绍看环境看活动却大同小异,特色如何体现,只能带着一套研究成果回去嚼味,很多则味同一般,有的还不堪细嚼。而在德国参观,感觉他们并没有在理论依据上大做文章,也没有在教材的编写和活动的设计上费尽心计,特色就在环境的创设中体现了,要问他们依据什么,有个园长说得很朴实,“是孩子喜欢的,也是我们认为值得的。” 由此我们认为,环境应当能吸引人的注意诱导人的行为,应当能使身处其境的人受到潜移默化和感染,至于吸引人注意什么?诱导人去怎样行为?潜移默化人的哪些品质?那就是课程思想在环境中的暗示了。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和创造性劳动的地方,无论哪一种课程方案,无论哪一种园本特色,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理念:尊重—满足孩子所需;信任—放开孩子的手;发展—给孩子以挑战。 所谓满足孩子所需,是指环境的规划和布置是从孩子的视角,考虑孩子的年龄,考虑孩子的兴趣,考虑孩子的发展需要;放开孩子的手,是指对环境的利用应给孩子更多选择的自由,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减少过分的保护性措施;给孩子以挑战,是指环境必须能使幼儿经常产生各种问题,不断诱发着孩子的好奇心,驱使孩子永无止境的探索。在此前提下,我们从许多幼儿园的经验中概括出四条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 有利于发展的规范化布置 有一个教育督导员,在巡视了两所幼儿园以后,对这两所幼儿园的教室环境创设做了如下评价: 甲幼儿园的教室玩具材料充足、墙面栏目丰富、布置适合童趣、各发展领域的内容都能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但是各班教室整齐划一,每个教室的环境布置都基本相同,没有个性。园长说:“我规定了各班环境布置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某些材料由园方统一购置,并有意识让各班老师相互学习,鼓励创新,也鼓励模仿。” 乙幼儿园的各班教室完全是个性化的,有的教室是区隔的,有的教室是开放的,有的教室废旧物的利用很有特色,有的教室结构材料极其丰富,有的教室的语言表演区非常醒目,总能从不同的教室发现新的环境创意。园长说:“我提倡教师不断创新,鼓励每个教室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室的独特之处。” 在此,我十分赞赏甲幼儿园的那种规范化的做法。我们知道,环境具有诱导行为的意义,教育意图的客体化,意味着我们的课程目标、内容和对全园幼儿的基本要求将隐含在规范的环境布置中,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潜移默化幼儿的行为和品质。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减少教师教育行为的主观性,满足了幼儿按自己的需要主动学习。二是各班环境的规范布置具有公正的意义,当我们创设了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丰富环境,就能让幼儿更多地受益于环境的恩惠,较少地接受教师的说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之间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带给幼儿接受教育的不公平性。 规范的布置包括与本园课程相应的激励性格言和教育家的名言,这

② 你觉得什么是幼儿园的环境它和课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如香港艾乐幼儿园的环境,跟课程是有关的,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就要对于怎样的课室,比如高尔夫课就要有高尔夫场地等等

③ 幼儿园环境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三方面:物质环境教育、精神环境教育和社区资源教育。

1、保护幼儿的天性,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为幼儿创设处处皆精品、充满童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2、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所幼儿园能否成为幼儿真正的乐园,精神环境是关键。

3、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请进来,走出去是幼儿圆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

(3)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课程扩展阅读: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方法:

一、在活动室内设置各种活动角落

在活动室内可以为孩子们设置玩具角、图书角、美术角、常识角、自然角等。这些活动角落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活动机会和空间,同时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增长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加强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比如:在幼儿园设置的美术角,这是为幼儿提供美工活动的场所。孩子们在绘画、剪贴、折纸、塑造、制做等活动中,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美工活动既可以对幼儿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又可以培养幼儿抽象思维的能力。

美工活动是手脑并用、动静交替、寓教于乐的好形式。幼儿在玩中做,玩中学,整个活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可以使幼儿萌发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因此在幼儿园中设置美术角是十分必要的。为幼儿设置图书角,可以使孩子们通过阅览图书,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图书角有多种形式,条件好的幼儿园可以制做专用的图书柜,图书架等,狭窄的幼儿园可以将图书角设置在窗台上。效果比较好的是布袋式图书角。

布袋式图书角具有制作简便,不占空间,价格低廉,幼儿取送图书方便,美观大方,富有幼儿情趣等特点。同时,可以培养幼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布袋式图书角,可以设置在风琴的背面和门上,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布置家园联系,小红花园地等专栏

家园联系、小红花园地专栏,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栏园。家园联系专栏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该专栏可以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以及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教师还要以通过家园信箱栏目,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见解和要求,通过信箱传递给教师,共同为教育好幼儿做出努力。幼儿园设置小红花园地,是为了表扬和鼓励幼儿进步,激发动儿积极向上的愿望。

小红花代表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情况确立,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学习小红花,守纪律小红花,讲卫生小红花等。在周末总评时,就可以比一比,谁的红花最多,谁的进步最大,通过在幼儿园设置小红花园地,使孩子们能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三、幼儿园瓷砖墙壁的利用

在幼儿园设置瓷砖墙面,为师生共同参与装饰、绘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是幼儿园布置环境较为理想的方法。

在师生共同设计、布置环境的过程中,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的瓷砖墙壁上,使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增添一种亲切感,提高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美的环境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也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

如果幼儿园结合主题教育与季节的变化,随时更换幼儿的作品,就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了知识传授。

在活动室设置瓷砖墙面,为幼儿提供了即兴作画的新天地。瓷砖墙面光滑,洁白、易画、易擦、易清洗,是幼儿作画的最佳场所。幼儿即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育的主题作画,也可以按着自己的想象即兴作画,还可以几个小朋友自由结合集体作画。

从个体上来说,不但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和兴趣,而且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来说,既美化了幼儿生活环境,使幼儿生活在不断变化,富有新意的童趣世界中,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与集体主义思想。这项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在活动室设置瓷砖墙面,也为教师展示美术技能提供了极好的舞台,教师在瓷砖墙面上既可以根据教育主题的内容选择粘贴的题材,也可以按着自己的爱好进行粘贴,还可将墙面涂上颜色,然后再进行粘贴。

这样既能不断提高教师手工技能,又给幼儿创设一个和谐轻松、富有美感的环境。幼儿在这样一个天地里,即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受到知识的教育。

四、用纸贴画,布贴画装饰布置幼儿园环境

用各种纸贴画布置幼儿园环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里说的各种纸包括吹塑纸、绒纸、旧挂历纸、手工纸和不干胶纸等。这些纸粘贴出的作品,色彩鲜艳,画面生动,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比如,采用比较先进的彩色不干胶纸粘贴玻璃画,布置幼儿园环境,效果十分显著。

这种形势是把不干胶的艳丽色彩与玻璃的透明作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深受幼儿的欢迎。特别是具有主题性的内容,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使该于们受到教育和启发。不干胶纸粘贴的玻璃画,优点很多,最主要的是不怕水,不怕擦,不易损坏,还可以随时更换。

用布贴画装饰、布置幼儿园环境,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新颖别致的良好空间,布帖画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作画方法,画面材质新颖,色彩十分明快,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将不同规格和内容的布贴画分别布置在梯厅和活动室内,可以使孩子们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受到教育。真正是寓理于情,寓教于乐。

幼儿天真、活泼,他们早期性格与习惯的形成,是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幼儿生理上的弱性,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依赖性,幼儿行为的可塑性,决定了环境作用的广泛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为幼儿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精心的布置,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优雅、舒美的环境。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不仅达到了对幼儿心灵塑造、情感陶冶的目的,同时,为幼儿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④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要做好幼抄儿园环境设计袭,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题墙饰的创设中要努力调动幼儿的“三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三性”,关键在于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在创设主题墙饰中我们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创作,亲身体验,这有利于拓展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自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⑤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优良的环境对于幼儿成长非常重要

⑥ 如何理解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1.与教育目的相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的环境是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的,我们应该把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隐藏在环境之中,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但是有些老师在创设环境时一味地追求美观、高档,却没有体现环境和教育目的一致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创设幼儿园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2.适宜性原则。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中大班幼儿的环境创设应有所差异。此外,即使是同一年龄班,不同幼儿发展水平不同。为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不仅要提供图书、绘本等材料,还需要丰富的玩教具等操作性材料。
3.幼儿参与的原则。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挥幼儿的主人翁地位,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经验丰富的幼儿老师可能会在创设环境时,专门留一面主题墙,让幼儿将自己的绘画、手工作品等粘贴在主题墙上,从而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这里的开放性原则是指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既要对园内的环境进行创设,还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创设。这个小知识点也很容易在单项选择题中出现,给我们一个例子让我们反选这是属于什么原则。
5.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环境创设应该根据本园的实际经济条件和情况,因地制宜地来创设环境,避免出现盲目地进行环境创设,给园所的其他经济支出造成负担。
6.安全性原则。幼儿园是保教结合的教育机构,并且保育是教育的前提,这就要求在创设环境时充分考虑幼儿园的身心安全。如剪刀等锋利的用品不能够乱放,桌椅的棱角应用海绵做处理以免幼儿被撞伤,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保护幼儿的心理安全。

⑦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作为专门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回特别是其特定的答环境设置,必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儿童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是儿童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早期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幼儿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改善幼儿生存环境、提高幼儿生存质量、创造环境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
所谓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人事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这种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要具有保育性质,又具有教育性质;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它不仅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又受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