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有怎样的关系

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有怎样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1-01-14 00:35:08

❶ 国家幼儿园课程、地方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园园本课程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国家的课程是统领,地方的幼儿园课程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环境设置的,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本课程是自己园所的特色教学。

❷ 如何正确认识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系

教育活动内容针对性更强,可以灵活把握,如有的小孩动手能力差,就多开一些有点难度的手工课。幼儿园课程是硬性要求,所有小孩都要学。

❸ 如何将幼儿园课程融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必须有预设,而环境的创设同样要有预设。课程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需要某种特定的环境支持,环境创设得是否合理将影响到课程的进行。 1、 环境的创设要依据课程的目标。 将创设环境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依据目标增加或减少材料,预测对幼儿建构性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2、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瑞吉欧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洞察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需要和兴趣。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美丽校园我的家》时,当时正好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刚刚搬新家,孩子们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我的家”,同样家也是孩子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于是我们将“我爱我家”的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切入点。为了让孩子体验“家”的温暖,了解自己和社区的关系,我们和孩子一起创设了“中五班小区”,整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区,有自己的家、幼儿园、超市、售楼部、银行等,每个孩子都扮演一种身份,在“小区”中快乐的生活、学习。

❹ 你觉得什么是幼儿园的环境它和课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如香港艾乐幼儿园的环境,跟课程是有关的,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就要对于怎样的课室,比如高尔夫课就要有高尔夫场地等等

❺ 科学领域的课怎样和幼儿园环境、季节、主题结合

小学英语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内容
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版训练 。英语语权音,语法、词汇、包括听说读写。练习口语
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别是在小学,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❻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什么课程,对幼儿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效应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幼儿自主学习的氛围;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❼ 幼儿园五大领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课程分为这五大领域 五大领域的课程属幼儿园教学

❽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的重难点及与其他课的关联,有什么意义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是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我们来看几个关键词:班级环境创设、重要、开发智力、环保意识、探索兴趣。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环境既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班级环境创设上,我们有主题环境的墙面创设与游戏区域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上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一、 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墙面、活动区等是在课程实施中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的种种,使课程不断的延伸。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如我们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 主题中,我们在副墙上布置了天气记录表,幼儿通过观天记录每天的天气,于是 他们就生成了疑问:"为什么会有雨?风是怎么样形成了?"等等。又如,幼儿和教师一起制作"小水滴旅行图",他们画的小水滴形象可人,他们被主题内容深深吸引,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而且通过他们之 间的相互交流,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 动手能力的提高。 并且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孩子们想象着水滴成云的情景,并相互抱在一起 形象地模拟着水滴成云的现象,还提出了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提供大量的废旧物品,供幼儿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在科学探索区配置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和工具,这些材料和工具能 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我们班放置了放大镜、磁铁、教师自制的天平等。还有各种形状的卡片,供幼儿 拼图。在美工区,提供蛋壳,颜料,废旧的瓶罐,促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 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增强了孩子的探 索欲,以后每逢碰到废旧物品,孩子们就会说,我们来做一个东西,然后绞尽脑 汁。 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我们班级向阳的走廊处, 放了一些植物,如可发芽的土豆、黄豆、稻谷、大蒜等,这些自然角的秘密常常 会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答案。我们班权权有天突然说, 红薯霉了,为什么呢?他就想去研究一番。 三、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 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现今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又可使幼儿对自己 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励,更激发幼儿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尤其活动区更是设计、提供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教育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操作材料,材料和工具的摆放 ,方便幼儿取放,培养幼儿玩后放回原处的好习惯。由于幼儿喜欢介入环境,体验自身的行为过程,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注重环境设计过程的指导,让幼儿在参与环境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班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意义。 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他们主体的作用。 如我们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 创设 《快乐家园》的主题环境。 背景是地球,意为我们共同的快乐家园。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方式以 ,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孩子们把自己纸折的青蛙,自己画剪的云朵,自己制作的小房子,还有自己的自画像等等,都处理好粘贴到"地球上",当整个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对地球有了 更深的了解,更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园了。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 环境相互作用。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

❾ 如何利用环境实施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在于它是幼儿的课程,是幼儿的活动,是幼儿“问题—解决”的过程。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针对幼儿行为的亲历性、行动性、即时性、整体性、真实性与探索性,且不能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发起、延续或终结。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环境”一般包括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园本文化、家庭环境以及周边的自然、社区的环境等,本文所讨论的环境主要是指班级环境。
一说起幼儿园的环境,我们头脑里立刻会浮现出一幅幅美观整洁、活泼可爱的画面。确实,教师精致的手工作品、精心的色彩搭配和布局设计能给幼儿美的享受,但孩子们一般不敢去动,因为怕弄坏了而导致老师的批评。另外,常常有老师在创设环境时会把自己存了好多年的“家当”,全都罗列在各个区域中,整个教室堆的满满的,结果孩子没有了活动的空间,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环境却没有体现出教育的价值。这样的环境创设其实是老师在唱独角戏,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会给幼儿造成一种“心理疲劳”,创设的环境缺乏教育价值。
瑞吉欧教育理念认为:创设的环境应该是孩子学习的乐园,孩子是环境真正的主人;教师则是陪伴孩子一起体验主动学习乐趣的合作者,更是为孩子提供主动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学习进程的导师。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不断的学习、反思,我认为环境的创设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的预设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必须有预设,而环境的创设同样要有预设。课程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需要某种特定的环境支持,环境创设得是否合理将影响到课程的进行。
1、 环境的创设要依据课程的目标。
将创设环境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依据目标增加或减少材料,预测对幼儿建构性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2、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瑞吉欧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洞察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需要和兴趣。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美丽校园我的家》时,当时正好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刚刚搬新家,孩子们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我的家”,同样家也是孩子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于是我们将“我爱我家”的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切入点。为了让孩子体验“家”的温暖,了解自己和社区的关系,我们和孩子一起创设了“中五班小区”,整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区,有自己的家、幼儿园、超市、售楼部、银行等,每个孩子都扮演一种身份,在“小区”中快乐的生活、学习。
3、环境的创设考虑各领域的整合。
《纲要》明确的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的创设要强调“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如在主题活动《美丽校园我的家》中,结合各领域的要求,我们提供了便于幼儿交往的各个区域,提供了各类统计表、制作材料、社区及世界著名建筑图片等,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其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材料的准备
1、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能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敏锐而积极的反应,促使他们在主动建构中得到发展。在主题活动《美丽校园我的家》中,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是大量的制作材料,特别是小朋友在户外参观收集的小树叶、树枝等,这都是小朋友眼中的“宝贝”,我们又请来建筑系的大哥哥,和我们一起利用这些材料设计自己梦想的家,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不断有问题涌现:“大哥哥,有哪些材料是环保的?”“为什么好多屋顶会设计成尖顶的?”“旋转楼梯怎样设计上起来才不会头晕?”……在大哥哥的帮助下,“中五班小区”终于落成了,而随后而来的生成活动不断产生,如小区命名、小区的绿化、小小售楼部等等。
(2)创设的环境能支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幼儿与教师、同伴的积极互动提供现实条件,便于幼儿在交往中主动学习。如当孩子们创设完成了 “我生活的地方”时,发现很多问题:“幼儿园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地方,我们认为幼儿园应该是圆顶的。”“幼儿园里应该有小朋友。”“科技大楼应该有个标记,要不然大家会找不到的。”……在幼儿的提问和讨论中,我们生成的活动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3)创设的环境应具多功能性、挑战性和变化性,使环境始终能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环境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东西,而是一种富有人格魅力和思想的教育力量,能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指导性,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帮助幼儿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2、 材料来源于幼儿、教师、家长。
在主题活动《美丽校园我的家》开展过程中,以“中五班小区”作为展示孩子兴趣和经验的窗口,通过活动区游戏、集体活动、社区活动、家长参与等活动,环境的创设应成为一个设计――实施――调整――生成――再实施的发展过程,幼儿、教师、家长积极地参与其中,课程的内容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拓展、延伸。
三、幼儿经验的丰富
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儿童建构过程的支持或妨碍,因此若要把握“教”的时机,则应把握儿童的建构过程,这种建构的前提是幼儿经验的丰富。结合主题活动我们开展了参观社区、去小朋友家作客、“我了解的建筑知识”等活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家的温暖,社区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建筑的常识。
四、环境的调整
丰富而适宜的环境资源可为幼儿提供无尽主动探索的机会,幼儿会在与环境和他人的积极互动中主动思考、主动交流,幼儿生成活动也随之而来,环境的创设也将根据幼儿学习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例:在组织幼儿去小朋友家做客时,小朋友又提出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呢?”大家想出了很多办法:“可以打电话,提前问一问。” “可以设计一个路线图,我们看地图去找。”“可以请叔叔阿姨来接我们。”……于是我们又开辟了“请到我家来作客”的主题墙,展示孩子们和家长制作的各种路线图,孩子们可以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还有的孩子利用各种材料在进行测量,原来他们在寻找“最佳路线”呢!
三、环境的延续
正如马拉古奇所说:“我们的学前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作用。”环境以它直观形象的方式记录下实施课程的过程,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而旧问题的解决又孕育出新的问题,环境也将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拓展、延伸。在环境创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对环境的教育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不仅需要在课程内容与组织方式上下工夫,更要反思我们的环境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教育取向,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赋予我们所创设的环境更多更积极的教育价值,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家庭”的氛围,让环境伴随幼儿一起成长,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生活与学习的“快乐之家”。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